GTD經驗分享:一個產品負責人的效率工作流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套協助完成任務的方法論,核心點是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那我們要如何使用GTD呢?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要做什麼都是靠大腦來記憶,有空餘的時間準備做事情的時候,有好多件事圍在腦子裡轉:比如今天大概有3件事必須做完、這周要寫一份報告相關數據還沒拉、突然插進來的任務還沒做完、信用卡賬單後天到期別忘了還款、淨水器的濾芯好像用很久該換了、還有一個月XX過生日要給XX要買禮物、XX學習相關知識有個教程還沒看完、待閱讀的文章還沒看等等等。工作、生活、家庭、相關重要時間節點,這些都糾纏在一起。每天睡覺前總是有焦慮感,感覺還有事情沒有做完。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或者已經知道GTD但還苦於如何運用,這篇文章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我的解決方法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套協助完成任務的方法論,核心點是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具體怎麼做我稍後再說。

GTD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瞭解並開始關注,當時我雖然嘗試了,但那時候事情不多,沒有必要花時間來維護這個系統。

在生活變得複雜之後,我又撿起了GTD,開始認真的重新學習相關知識和尋找工具,我希望達成的目的有兩個:

  1. 在當下的此時、此地,我只做現在需要做的事,現在無需做或者做不了的都不去考慮;
  2. 希望度過卓有成效的一天,每天處理完今日要解決的事情,晚上睡覺前毫不悔恨、心懷滿足。

達成效果

使用GTD四五年後,通過GTD方法和工具Omnifocus,我也算初步實現了這三點的目標:

  1. 有截止日期的重要的事情在需要做的時間再提醒我,不擔心會忘記從而造成問題,例如信用卡未及時還款而造成逾期,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2. 到公司只考慮在公司能完成的事情,到家只考慮在家能完成的事情,不需要把暫時無法完成的事情放在心裡,加深自己的焦慮;
  3. 對於未來要實現的,已經拆解到了每天的任務中,每天做完就可以一步步走到目標。

心中不記事,未來不操心,一切只要把握現在,完成現在的事情,這就是GTD對於我的意義。

GTD是什麼

GTD就是Getting Things Done,把事情完成。核心是收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這些介紹的文章網上隨便搜搜都是一大把,在這我就按我自己的理解簡單說下。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GTD是什麼?

收集就是把在心裡許多各種操心、要解決的事情全部寫下來,讓心裡徹底清空。包括你必須做的(如工作要交的報告、具體的工作)、想去做的(如徒步、蹦極)、想去學的(如深度學習、跳舞)、想去實現的目標(如減肥、財務自由)等等。

整理是審視這些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和複雜程度,做出立刻做、委託別人做、延期之後做、分拆到某天做、捨棄不做的決定。

組織是把委託、延期、分拆後的事項進一步處理,做好分類,設定好開始、截止時間,這樣可以在特定的地點和時間告訴你該做什麼。

在Omnifocus中,主要是通過項目標籤分類、設置開始、截止時間:

  • 我把Omnifocus中的項目用作事項分類,標籤用作情境分類,然後通過Omnifocus特有的透視功能,通過條件篩選形成我自定的視圖office-today、work track等;這樣到公司,點擊office-today就會篩選出來今天在公司我需要做的事。點擊work track,就可以看到今天我委託其他人做的事情。
  • 推遲至就是把不需要立刻做的事情推遲到需要開始做的日期才展示;
  • 截止是必須要在這個日期完成,當快到期的時候會有顯著的提醒。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GTD-組織

回顧是我在大學放棄的原因,就是每天、每週要固定花時間去校準任務信息。現在花這點時間,卻可以幫我解決很多問題,那無疑這個時間的性價比就很高了,所以我也樂意去做這件事。

要校準哪些信息呢?主要是看看沒完成的這些任務還要不要做,要不要延遲,要不要繼續拆解。讓這些任務的信息保持有效,才能保證後續這些任務可以被安排並執行。

執行,最重要的一點!在這步前面那些只是前期的準備,很多GTD失敗的情況就是隻熱衷於前面的那幾步,而忽略這個最重要的一步,GTD如果沒有這步,前面的沒有一點意義,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我的GTD工作流

我拿我的工作流程說明下我在工作中是如何使用GTD的,有興趣的可以借鑑一下。

每週的開始

我的每週開始是從前一個週日晚上開始,在這個晚上我會做3件事: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每週的開始

(1)回顧本週工作有哪些沒來得及完成,考慮如何安排

沒完成的一般都是不緊急的事情,或者是推進進展不佳的任務。對於這些任務,要麼提高優先級下週早點完成;要麼就是任務太大沒法做完,要拆解的再細緻些;要麼就是其實沒有那麼重要,要果斷捨棄

(2)把下週需要完成的事、可以做的事安排到具體日期裡

先在日曆中,查看下週的日程安排,在日曆中找到屬於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因為在工作中,我會有溝通、會議、面試等已經被確認的工作,也要去掉吃飯、鍛鍊、通勤、休息的時間,剩下的才是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時間。我要在這些時間裡,去分配要做的工作。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每週開始-日曆

我會使用Omnifocus中的預測功能,查看下一週每天截止的工作和被安排到那天的工作,使用番茄個數(1個番茄25分鐘)來評估工作時間,一般安排3~5個番茄,最多不要超過8個。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每週開始-下週工作

原來我學別人的一些經驗,日曆和GTD工具是有明顯的界限的,日曆只放有明確開始結束時間的事項,比如會議,方便安排會議的時候不要打架。在沒有被安排的時間裡面,我會打開GTD工具,根據裡面任務的優先級,在這一天裡面見縫插針的完成任務。

但是這樣會有兩個問題:

  • 一個是排定的工作列表無法全部完成,因為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打擾,每天看著被安排卻無法完成的任務就會很焦慮。
  • 二是見縫插針的工作方式,不適合需要需要分析思考撰寫的工作,每次被打斷後有可能思路就不連續,或者再次進入狀態要比較長的時間。

所以我後面改為,把任務分配到每天后,我會在日曆中給到這個任務分配相應的時間。這樣我就能保證在這個時間點,我要完成的工作。

考慮到產品工作溝通的特殊性,我在日曆上安排時間時,一般會安排一個小時的時間給一個番茄,這樣如果中途有事,可以及時處理,同時可以保證番茄的可完成。如果沒有打擾,那就在一個番茄後,繼續進入下一個番茄,如果可以儘早完成當日工作,就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在安排下一整週的工作內容時,因為時間過長,所以並不是太細緻。但是對於下週一的工作內容是可以具體安排,這也是下面所說的當天晚上安排次日的工作。

工作日流程

過了週日,就到了全新的一週,在這一週的每個工作日裡,我一般是通過下面幾個手段來保證任務的完成。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工作日流程

(1)按照番茄工作法,消化解決安排到今天要做的事

在早上到達辦公室後,我會按照日曆中的安排開始當天的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儘可能完成既定的工作內容。

我採用的是番茄工作法,一個任務給到25分鐘聚焦去解決一個問題,達到規定的產出,之後休息5分鐘,繼續下一個25分鐘番茄任務。如果在番茄任務計時中,被打斷去開會、去做其他的事情,那這個番茄任務就捨棄掉,不能繼續計時,也不能算完成一個番茄。等到你任務重新開始的時候,開始一個新的番茄任務。

番茄工作法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 給任務所設的番茄數過少?這種情況下,繼續加番茄完成任務,完成後記錄一下實際真實番茄數,後續評估的時候就有經驗了。比如GTD分享的準備,我開始設定了2個番茄,但實際花了差不多5個番茄。後續我再做分享,我就知道要給到多少的工作量。
  • 什麼樣的打斷要捨棄一個番茄,重新開始計時?這個打斷不是眼睛瞄瞄其他網頁就算的,應該是打斷了思路的程度,思路停止了1分鐘以上的可以算是打斷,應該要重新開始番茄。

要能夠在當天完成既定的工作內容,就要求我們對排進來的工作任務有2個要求:

  • 一是安排的工作內容,要有必須完成的和可以延後的進行搭配,這樣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優先保證必須完成的事項。
  • 二是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安排進來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這要求你對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每個季度設置的OKR就是在宏觀層面幫助團隊成員界定任務的輕重緩急。

番茄工作法是為了聚焦精力進入工作,適應一段時間養成習慣後,不開番茄也可以,工具不是必須,完成任務才是最終目的。

(2)接到新任務要先分類再處理

在工作中,每天會有不在安排中的新任務會需要處理,對於這種打擾要承認,這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所以要去思考如何在儘量不打擾今日工作安排的情況下,來接受新任務。

GTD的方法就是先分類再處理:接到不在安排中的新任務時,5分鐘內能處理完的直接處理掉;如果是今天要開始或解決的,重新排定今日日曆,給這個任務分配時間;如果是可以延後的,僅放GTD收件箱中,等到晚上再安排。

(3)每晚回顧、安排明日工作

每個工作日晚上,我會做3件事來結束今日的工作。

第一就是回顧今日的日程表,沒有完成的繼續延期、拆解、捨棄。

第二是清理收件箱。經過一天,收件箱中會有新增任務,我們要及時對任務收件箱的任務進行拆分排期,如果這個任務需要幾天才能做完,或者有需要別人的配合,那這個任務就是一個項目,對於項目要分拆具體可執行的。

任務拆解我再舉一個例子-如何學習某個具體技能,這個例子不是我自己總結的,我是看到別人的經驗之後拿過來用的。鏈接為:https://kenengba.com/post/3569.html

這裡有一點要大家注意,不要沉迷於拆解中,不要拆解的過於細,只要到可以執行做的步驟就可以了。

第三是對安排的工作內容進行校準、排期。

這個跟週日的差不多,但是在具體的工作日的時候,可能會增加新任務、新會議,擠掉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對於優先級高的任務和會議,還是優先給到時間排期。

及時更新自己的日曆,被安排新任務時,打開日曆表,就可以知道新任務我大概可以完成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避免因為亂承諾,在時間節點無法給到交付物的情況。另外當有重要的事情插進來,影響了原先承諾的交付物產出時間時,要第一時間跟交付人溝通情況。

GTD经验分享:一个产品负责人的效率工作流

工作日流程-日曆校準

對於我來說,比較重要的是下面兩點:

  • 確認的會議要儘早安排並通知,越提前越好,比如項目流程中各種會;
  • 承諾的交付時間是我感知別人工作進度很重要的一點,承諾的時間要再精準一些,有變動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溝通。

結尾

以上就是我使用GTD來安排工作的大體流程,在生活方面會更加複雜一些,但是本質思想還是一樣的。

GTD工具口碑比較好的是Omnifoucus和Things,國內也有滴答清單可以使用。不想折騰的就直接選Omnifoucus。

對GTD感興趣的同學,有問題或者建議,歡迎相互交流學習。

本文由 @產品在思考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