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總額 連續23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近日,記者獲悉,成都海關日前發佈了今年1-2月四川外貿進出口運行數據,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今年前2個月實現進出口672.7億元,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9.7%,佔四川外貿進出口的比重達68.8%。其中,出口324.6億元,增長7.3%;進口348.1億元,增長34.2%。這已經是成都高新綜保區連續23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總額 連續23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今年1-2月四川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78億元,進出口規模位列全國第10,較去年同期增長8.3%,其中成都實現進出口值867.2億元,同比增長13.1%,佔四川省外貿比重88.7%。四川、成都外貿同比增速均高於同期全國整體水平,呈現出逆勢增長運行態勢。

  成都高新綜保區成為拉動四川外貿增長的主引擎。2019年,成都高新綜保區共實現進出口額4330億元,成為全國唯一突破4000億元大關的綜合保稅區。其中,成都高新綜保區高新園區進出口3827億元,同比增長24%,佔四川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7%。2018年4月,成都高新綜保區在全國74個綜保區中進出口額首次名列全國第一,並一直保持至今。

  據瞭解,成都高新綜保區位於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於2010年獲批設立,2011年正式封關運行。截至目前,成都高新綜保區入駐企業近40家,聚集了英特爾、德州儀器、戴爾、富士康、莫仕連接器等高端製造企業,擁有一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6座封裝測試廠,區內外聯動,形成由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及配套項目組成的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同時,蘋果、戴爾的平板及筆電等智能終端產品也在此生產,成為全球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的重要生產基地。另外,區內有5家航空精密儀器製造企業和1家通過美國FDA認證的研發、製藥企業。

  “作為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高地,成都高新綜保區電子信息等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部分龍頭企業產能繼續釋放,帶動進出口外貿快速增長。”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目前,成都高新綜保區(高新園區)已全面復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推動綜保區內企業有序復工,不僅海關方面在加班加點為企業服務,我們也在供應鏈、物流通道和生產要素等各個方面進行助力。”該負責人說,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建立疫情防控指導組,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邀請防控專家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同時開展專人“一對一”精準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協助企業解決防疫物資保障、復工人員招募、物流供應鏈等問題,幫助企業防疫復工兩手抓。

  春節期間,成都高新綜保區(高新園區)內的龍頭企業英特爾沒有停工,但是處理廢舊物料的配套企業停工了,廢舊物料無法處理將嚴重影響英特爾的生產進度。瞭解這一情況後,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及時幫英特爾解決問題,並與相關部門協調,促進英特爾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

  “針對綜保區內富士康這類特大型重點企業,我們搭建工作專班進駐企業,吸納區級衛生、勞動、應急、維穩、經濟運行等多部門專業力量,優服務、強保障,促進富士康做好精準防疫。”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落實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過幫助富士康解決防疫物質、用工等問題,助力企業實現擴大產能,爭取穩產滿產甚至增產的目標。

  在成都高新綜保區(高新園區)A區,戴爾成都工廠已全面恢復產能,確保供應鏈對全球供貨保持正常狀態。“在相關部門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戴爾全球運營中心採取了非常細緻的防疫措施,在確保員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已經穩產達產。因此,我們有信心能渡過此難關,對2020年全年業務的健康穩定增長充滿信心。”戴爾(成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預計一季度,綜保區內龍頭企業產能基本能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將進一步落實好“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工作,推動企業穩產滿產,並推進高新綜合保稅區提質增效。

本報訊(記者 王舒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