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上個世紀30年代,赤峰有位電影演員,為了不受日寇欺壓,放棄個人名利,攜帶妻子張冰琳從大城市回到了故鄉赤峰。這位電影演員就是赤峰市第一個從事影視界的電影演員——杜寒星。


杜寒星原名杜漢興,生於1917年,祖籍山西,後遷居赤峰。清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杜、郝兩家集股,在元寶山開窯挖煤,取名“錦元窯”,這是赤峰地區最早的煤礦。杜家除辦煤礦還在市內開設過華琳金店、錢莊、雜貨鋪,還有幾處房產和數十畝菜園。


1939年日寇入侵赤峰,煤礦被日本人奪走,杜家收入大減,加上家門不幸,杜漢興祖父的兩位公子相繼去世。杜漢興是杜家長孫,十七歲時,由祖父主婚娶妻毛氏。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杜寒星青年時代


杜漢興還在兒童時期,爺爺到老爺廟戲院看戲時常領上他,逢年遇節,或遇有喜事唱堂會,杜漢興更是看個沒夠,他從小就喜歡文藝,愛看京劇。杜漢興16歲那年在赤峰中學讀書時,因病被家人護送到北京治療,這更成了杜漢興看戲學戲的好機會。


由於家裡有錢,他幾乎天天去看戲,一有名角演出,他就派人提前到戲院,買最好的坐票看戲,風雨不誤。“四大名旦角”、楊小樓、尚合玉、金少山、侯喜瑞、蕭長華等名家的戲,他都沒少看了。特別是四大鬚生的戲,使他入了迷,有時買不上票,寧出高價買黑票也要看戲。他看戲實際是為了學戲,邊看邊隨著哼唱,有時甚至哼出聲來,看完戲,回到旅館繼續練唱。杜漢興覺得光通過看戲很難達到學習的目的,於是又三番五次託人疏通楊寶森,給他送上一包好的大煙土,得到允許,這才到楊的住處學習,相繼學會《捉放曹》《時空斬》兩出老生戲,從此杜漢興學唱京劇的興趣更濃了。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頭道街老爺廟院


從北京返回赤峰,回到學校,同學們都愛聽他唱京劇,每逢星期六,一些要好的同學都到他家來複習功課,複習完功課一定要聽他清唱一段才肯離去。杜漢興在唸中學時就成了一位有名的京劇愛好者。他自幼天資聰穎,喜歡讀書,每次期考總是名列前茅,由於家庭富有,中學畢業後,他考入瀋陽高中。此時日寇侵佔赤峰,不許市民出境而輟學,之後他就留在了赤峰,當了兩年小學教師。當過“錦元窯”經理的爺爺有見地,看到他聰明好學,積極主張他升學,杜漢興也早有此意,1936年到瀋陽插考高中三年級。20歲時他去了日本,起初在東亞學院補習日語,21歲考入東京明治大學預科學習。杜漢興在日學習期間,除了學習日語和規定課程,還領略了日本社會和工業發展概況,對日本明治維新有所瞭解,對外國的情況也有所瞭解,開闊了眼界。


1938年春假回國時途經瀋陽,正逢偽滿影片公司在瀋陽招考電影演員。杜漢興從小就熱愛藝術,對當演員很感興趣,決定報考。由於他條件好,長得漂亮,有藝術表演基礎,很快被錄取了。於是他中斷留日學習,去長春從事電影工作。


杜漢興在影界當演員,遭到了祖父和寡母的斥責和阻攔,說這一行是下九流,有損杜家門風,更與曹總統賜予他母親的“玉潔冰清”守節牌坊格格不入。經過他一再磨牙才說服了爺爺,寡母見公爹鬆了口也只好答應。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老爺廟戲樓


杜漢興人才出眾,到滿映很快就在新拍的影片中擔任主角,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蜜月快車》,女主角是李香蘭,杜漢興和李香蘭主演的《蜜月快車》演得很成功,上映後名噪各地,從此杜漢興成了電影明星。從演《蜜月快車》開始,杜漢興的藝名改成杜寒星。《蜜月快車》之後他又接拍了《空之旅》,仍擔任男主角,女主角是著名演員鄭曉君。之後杜寒星又拍攝了《大陸長虹》,他成了滿映明星,轟動了東北各地。


熒幕上的成功給杜寒星發揮表演才能提供了理想的天地,可是在拍三部影片的過程中,杜寒星親眼看到日寇的橫行霸道。當時滿映公司大權掌握在日本人手上,拍一部電影,正導演都是日本人,副導演才是中國人,在拍攝過程中一切都得聽日本人的,日本導演吹鬍子瞪眼睛瞎指揮,副導演敢怒不敢言,日本導演一不隨心就破口大罵,對中國演員任意侮辱。杜寒星懂日語,對此感到屈辱,怒不可遏,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因而在拍完《大陸長虹》後用醫院開的患有空洞性肺結核的假診斷,向滿映當局提出返鄉治療和休養的辭呈。當時肺結核是不治之症,日本人怕受傳染,不得不放杜寒星,離開滿映返回故鄉赤峰。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杜寒星《蜜月快車》劇照


張冰琳在小學唸書時就喜歡文藝,在天津女子師範讀書時經常參加文藝活動,16歲參加鸚鵡和春草話劇團,在《雷雨》中扮演四風,在《孔雀東南飛》中扮演小姑子,還扮演過《日出》的女主角,18歲考入偽滿影片公司和13歲的妹妹張冰玉一塊在長春當電影演員。杜寒星22歲這一年正在滿映工作,張冰琳從認識杜寒星那天起就對他有好感,似乎自己要找的終身伴侶就是他。由於杜寒星有妻室,她只能把愛埋在了心底。張冰琳漂亮,有才氣,對藝術執著的熱愛也同樣鑽進了杜寒星的心裡,因為自己有妻子,當然也不敢對張冰琳表示愛慕之情。雙方的美好記憶卻為他們後來的結合埋下了種子。

杜寒星從長春返回赤峰度假,家裡已不是原來的樣子,煤礦被日寇霸佔,爺爺母親先後去世,已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此時禍不單行,妻子得了骨結核又離開了人間,三歲的女兒永貞也夭折了,只剩下杜寒星孑然一身。經過幾年失去所有的親人,他痛不欲生,經過親朋好友百般地勸說,他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他想起了有共同語言的張冰琳,他拿起筆給她寫過幾次信,講述自己的不幸,但沒提到過一個愛字。他又去信託同仁李雪娜打聽張冰琳的情況,得知她尚無情人之後,毅然從赤峰赴長春,託陳振中向張冰琳求婚,李雪娜又專程到長春當張冰琳面誇杜寒星,這樣經朋友撮合、雙方几次面談,加深瞭解,已達到情投意合的地步。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張冰琳


1939年秋,滿映拍《人馬平安》,張冰琳擔任女主角,杜寒星得知這一消息極力反對,張冰琳接受主演這一影片時,《人馬平安》已拍到4幕鏡頭,張冰琳要杜寒星允許她把這部影片拍完再辭職,但是杜寒星堅決不允許。杜寒星說,你會把片子拍成功的,你擔任了主角,如果和日本人接觸多,受氣就多。把這部片子拍好了,還會安排你拍演更多的女主角,那你就整天陷入日本人的擺佈中,你一定會感到萬分痛苦。寒星的肺腑之言和民族氣節深深地感動了張冰琳,她決定不再繼續拍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拒拍和辭職是很難的,杜寒星為她弄來了假X光肺部照片和假診斷書,一次又一次地向滿映當局交涉,最後日本人提出的條件是賠償損失費400元,杜寒星為她如數交了賠償費,使她獲得了自由。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滿映舊址。日本投降後,滿映被中國人民接管,改造為“東北電影製片廠”,1955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張冰琳辭職後經母親同意,與杜寒星在長春松竹飯店舉行了訂婚儀式。1940年10月11日,杜寒星24歲,張冰琳20歲,在長春國都飯店舉行了結婚典禮,著名演員白木、白玫、凌元和於洋的哥哥於延江等都前來祝賀。


婚後杜寒星在長春岳母家生活兩年,根據杜寒星的意願,1942年張冰琳隨杜寒星來到了赤峰,當時他們的第一個愛子杜夢麟已經13個月了,赤峰雖然也是在日寇蹂躪下的土地,但卻是杜寒星的故土,這裡有他的叔叔嬸嬸、堂兄弟姐妹、老鄉親朋、老同學老朋友、老戲友。杜寒星剛一回赤峰,日本偽協和會經常來人動員他到偽政府裡工作,均被婉言謝拒,他發誓不為日本人做事。返鄉後他的愛好有兩個,一是天天到劇院聽戲,來了名角更是場場不落,二是和老朋友一起從事京劇業餘活動,經常登臺演戲。杜寒星本行演老生,偶爾也反串丑角,常和戲友們一起參加赤峰的業餘演唱活動,也時常到劇院和裴雲亭、董景芳、魏永茂、劉豔明等專業演員一起合作演出。他的宅院成了票友們的活動場所,他家裡有文武場用的樂器,如京胡、二胡、南胡、月琴、板、鼓等,也經常邀請一些票友來家裡彈唱一番。


1945年8月15日,日寇無條件投降,杜寒星為此歡欣鼓舞。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杜寒星《蜜月快車》劇照


1946年初,熱北軍分區司令員王逸倫來赤峰,赤峰市政府組織歡迎晚會,在歡迎會上,杜寒星演唱了京劇片段,王逸倫認出了杜寒星,演唱完了王逸倫派人將他請去,互相道離別之情。杜寒星雖與王逸倫曾在赤峰中學唸書之時同班,他也知道王逸倫來赤峰,由於地位懸殊,他沒好意思去探望。王逸倫早就知道杜寒星是滿映電影明星,提出讓杜寒星和張冰琳夫婦到內蒙電影廠工作,杜寒星當時猶豫不決,也沒再給王去信,此事便作罷了。當時王逸倫在赤峰發起組織中蘇友好協會,杜寒星是發起人之一,成了當地有影響的代表人物。


赤峰市政府成立後,知道杜寒星是元寶山煤礦的股東之一,當時的市長張立文請杜寒星出面恢復元寶山煤礦的生產,政府派員協助,杜寒星以股東代表身份負責抓礦山生產。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赤峰廟會期間唱大戲的繁華景象


1946年10月初,國民黨九十三軍佔領赤峰,國民黨縣長孫明仍指派杜寒星管理煤礦生產,並授予經理職務。礦山有杜家一份祖業,杜寒星不忍離棄,力爭恢復生產,提高產量,供應城鄉用電。1947年4月18日,赤峰第二次解放。國民黨在赤峰期間,由於進行反共宣傳,使杜寒星有些恐慌,特別是國民黨授予他的經歷頭銜,使他壓力很大,怕受人民的鬥爭,於是和妻子還有三個孩子離開家鄉赤峰,跑到北京過上了逃亡生活。北京影片公司有不少在長影工作過的老同事,得知他逃往北京,幾次派人邀請他們到北影當演員,國內戰局正緊,政局難變,他沒敢貿然參加北影工作,悄悄地在北京當無業遊民。在北京的兩年逃亡生活十分艱難,可是杜寒星寧可忍飢挨餓也不忘到劇院看戲。只要有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張君秋、袁世海、裘盛戎,特別是幾位名老生等名角的戲,他必看無誤。看戲對於他來說不光是一種消遣,也是一種逃避苦悶的辦法。


1949年春,北京和平解放,杜寒星與張冰琳攜帶子女返回赤峰,因他們成了逃亡地主,回到家鄉竟然找不到工作。杜寒星從北京返回赤峰的消息很快在票房間傳開了,陳永慶、徐貴生等出面,請杜寒星參加票界活動,正在此時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王逸倫來了,他們又組織了一次京劇演唱歡迎會。1950年春赤峰市文聯召開第一屆文代會,杜寒星應邀參加。會後決定排演大型歌劇《赤葉河》,由各單位文藝愛好者與劇院演員聯合演出,杜寒星擔任導演,花月舫擔任女主角,杜寒星接演大地主。演出很成功,受到各界好評。


熱河省文工團嶽洪起來到赤峰,發現了杜、張兩位人才,動員他們參加文工團,他們也想參加革命,但又怕4個孩子沒人管,遲遲疑疑又錯過了參加工作的機會。因為受生活所迫,經赤峰市文化館介紹,當年杜寒星加入赤峰劇院當演員,幹配角活,有時也擔任主演,7天一開支,一家6口人總算有了一碗飯吃。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赤峰劇場外景


1951年,杜寒星35歲,張冰琳31歲,這一年的一天晚上,杜寒星張冰琳突然被公安人員抓進監獄,一夜之間失去了人身自由,變成了反革命。臨危託故人,只好將4個不大的孩子託親友照看。1953年被釋放時,有關部門只是對他們表示了道歉,後來才知道逮捕他們的原因是特嫌。出獄後為了餬口,杜寒星去了瀋陽,在工廠裡當了兩年會計。1955年杜寒星迴赤峰,先後在第三聯合診所、市醫院、中醫院中心衛生院等單位當會計,張冰琳在中醫院當掛號員。從此杜寒星正式參加赤峰市工人俱樂部業餘京劇團的演出活動,後來京劇團變成了半專業的團體,只要有演出,幾乎是場場登臺獻藝,博得觀眾的熱烈歡迎。由於杜寒星對京劇下過一番真功夫,他的演技令票界歎服,他的最大長處是嗓音清純,抑揚頓挫把握得好,板式正,有噴頭,能達到字正腔圓,因此受到赤峰票界普遍尊崇。“臺上一語,重如千鈞”。杜寒星在唸白上,特別是京白上有功夫。有一次業餘京劇團去紅花溝金礦慰問演出《法門寺》,杜寒星飾演賈貴,在運用京白念狀紙時,由慢到快,一句緊似一句,幹板跺姿,有情有力,把臺下觀眾念得屏氣息聲地靜聽,等唸到:“因此叩天,哀哀上告哀哀上告哇”,臺下立時報以震耳欲聾的掌聲。


兩年的監獄生活和文革的折磨使杜寒星患了肺心病,1971年他病倒了,雖然有較好的醫療條件和妻子的精心呵護,可是他因二兒子夢魚是全盟高考第二名,由於父母有海外關係,而不讓升大學,女兒夢鸞下鄉10年,因無門路也抽不上來,盡不了做父親的責任而使他消沉煩惱,因此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1973年12月8日,杜寒星離開了人世,年僅57歲。


赤峰第一位電影演員杜寒星與愛妻坎坷的一生

《蜜月快車》劇照


文革結束後,杜寒星的冤案得以平反。1979年張冰琳被選為紅山區衛生界的代表,成為赤峰市政協常委,杜寒星的5個子女也長大成人。


杜寒星去世後,張冰琳寫了許多詩詞來懷念他。


“傷疤刀痕年久深,終身悔恨不甘心,天涯海角誰知己,指我為我你一人,哭知音,念知音,失去知音不再尋。淚流枕邊深夜冷,傷疤刀疤疼又疼”。

“夜深人靜,寒風凜冽,剎那時刻,與世長辭。心欲碎,腸欲斷,肝欲裂,此情此景何所寄?”


如此深情,杜寒星在天之靈也得到慰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