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上个世纪30年代,赤峰有位电影演员,为了不受日寇欺压,放弃个人名利,携带妻子张冰琳从大城市回到了故乡赤峰。这位电影演员就是赤峰市第一个从事影视界的电影演员——杜寒星。


杜寒星原名杜汉兴,生于1917年,祖籍山西,后迁居赤峰。清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杜、郝两家集股,在元宝山开窑挖煤,取名“锦元窑”,这是赤峰地区最早的煤矿。杜家除办煤矿还在市内开设过华琳金店、钱庄、杂货铺,还有几处房产和数十亩菜园。


1939年日寇入侵赤峰,煤矿被日本人夺走,杜家收入大减,加上家门不幸,杜汉兴祖父的两位公子相继去世。杜汉兴是杜家长孙,十七岁时,由祖父主婚娶妻毛氏。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杜寒星青年时代


杜汉兴还在儿童时期,爷爷到老爷庙戏院看戏时常领上他,逢年遇节,或遇有喜事唱堂会,杜汉兴更是看个没够,他从小就喜欢文艺,爱看京剧。杜汉兴16岁那年在赤峰中学读书时,因病被家人护送到北京治疗,这更成了杜汉兴看戏学戏的好机会。


由于家里有钱,他几乎天天去看戏,一有名角演出,他就派人提前到戏院,买最好的坐票看戏,风雨不误。“四大名旦角”、杨小楼、尚合玉、金少山、侯喜瑞、萧长华等名家的戏,他都没少看了。特别是四大须生的戏,使他入了迷,有时买不上票,宁出高价买黑票也要看戏。他看戏实际是为了学戏,边看边随着哼唱,有时甚至哼出声来,看完戏,回到旅馆继续练唱。杜汉兴觉得光通过看戏很难达到学习的目的,于是又三番五次托人疏通杨宝森,给他送上一包好的大烟土,得到允许,这才到杨的住处学习,相继学会《捉放曹》《时空斩》两出老生戏,从此杜汉兴学唱京剧的兴趣更浓了。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头道街老爷庙院


从北京返回赤峰,回到学校,同学们都爱听他唱京剧,每逢星期六,一些要好的同学都到他家来复习功课,复习完功课一定要听他清唱一段才肯离去。杜汉兴在念中学时就成了一位有名的京剧爱好者。他自幼天资聪颖,喜欢读书,每次期考总是名列前茅,由于家庭富有,中学毕业后,他考入沈阳高中。此时日寇侵占赤峰,不许市民出境而辍学,之后他就留在了赤峰,当了两年小学教师。当过“锦元窑”经理的爷爷有见地,看到他聪明好学,积极主张他升学,杜汉兴也早有此意,1936年到沈阳插考高中三年级。20岁时他去了日本,起初在东亚学院补习日语,21岁考入东京明治大学预科学习。杜汉兴在日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日语和规定课程,还领略了日本社会和工业发展概况,对日本明治维新有所了解,对外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开阔了眼界。


1938年春假回国时途经沈阳,正逢伪满影片公司在沈阳招考电影演员。杜汉兴从小就热爱艺术,对当演员很感兴趣,决定报考。由于他条件好,长得漂亮,有艺术表演基础,很快被录取了。于是他中断留日学习,去长春从事电影工作。


杜汉兴在影界当演员,遭到了祖父和寡母的斥责和阻拦,说这一行是下九流,有损杜家门风,更与曹总统赐予他母亲的“玉洁冰清”守节牌坊格格不入。经过他一再磨牙才说服了爷爷,寡母见公爹松了口也只好答应。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老爷庙戏楼


杜汉兴人才出众,到满映很快就在新拍的影片中担任主角,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蜜月快车》,女主角是李香兰,杜汉兴和李香兰主演的《蜜月快车》演得很成功,上映后名噪各地,从此杜汉兴成了电影明星。从演《蜜月快车》开始,杜汉兴的艺名改成杜寒星。《蜜月快车》之后他又接拍了《空之旅》,仍担任男主角,女主角是著名演员郑晓君。之后杜寒星又拍摄了《大陆长虹》,他成了满映明星,轰动了东北各地。


荧幕上的成功给杜寒星发挥表演才能提供了理想的天地,可是在拍三部影片的过程中,杜寒星亲眼看到日寇的横行霸道。当时满映公司大权掌握在日本人手上,拍一部电影,正导演都是日本人,副导演才是中国人,在拍摄过程中一切都得听日本人的,日本导演吹胡子瞪眼睛瞎指挥,副导演敢怒不敢言,日本导演一不随心就破口大骂,对中国演员任意侮辱。杜寒星懂日语,对此感到屈辱,怒不可遏,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因而在拍完《大陆长虹》后用医院开的患有空洞性肺结核的假诊断,向满映当局提出返乡治疗和休养的辞呈。当时肺结核是不治之症,日本人怕受传染,不得不放杜寒星,离开满映返回故乡赤峰。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杜寒星《蜜月快车》剧照


张冰琳在小学念书时就喜欢文艺,在天津女子师范读书时经常参加文艺活动,16岁参加鹦鹉和春草话剧团,在《雷雨》中扮演四风,在《孔雀东南飞》中扮演小姑子,还扮演过《日出》的女主角,18岁考入伪满影片公司和13岁的妹妹张冰玉一块在长春当电影演员。杜寒星22岁这一年正在满映工作,张冰琳从认识杜寒星那天起就对他有好感,似乎自己要找的终身伴侣就是他。由于杜寒星有妻室,她只能把爱埋在了心底。张冰琳漂亮,有才气,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也同样钻进了杜寒星的心里,因为自己有妻子,当然也不敢对张冰琳表示爱慕之情。双方的美好记忆却为他们后来的结合埋下了种子。

杜寒星从长春返回赤峰度假,家里已不是原来的样子,煤矿被日寇霸占,爷爷母亲先后去世,已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此时祸不单行,妻子得了骨结核又离开了人间,三岁的女儿永贞也夭折了,只剩下杜寒星孑然一身。经过几年失去所有的亲人,他痛不欲生,经过亲朋好友百般地劝说,他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他想起了有共同语言的张冰琳,他拿起笔给她写过几次信,讲述自己的不幸,但没提到过一个爱字。他又去信托同仁李雪娜打听张冰琳的情况,得知她尚无情人之后,毅然从赤峰赴长春,托陈振中向张冰琳求婚,李雪娜又专程到长春当张冰琳面夸杜寒星,这样经朋友撮合、双方几次面谈,加深了解,已达到情投意合的地步。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张冰琳


1939年秋,满映拍《人马平安》,张冰琳担任女主角,杜寒星得知这一消息极力反对,张冰琳接受主演这一影片时,《人马平安》已拍到4幕镜头,张冰琳要杜寒星允许她把这部影片拍完再辞职,但是杜寒星坚决不允许。杜寒星说,你会把片子拍成功的,你担任了主角,如果和日本人接触多,受气就多。把这部片子拍好了,还会安排你拍演更多的女主角,那你就整天陷入日本人的摆布中,你一定会感到万分痛苦。寒星的肺腑之言和民族气节深深地感动了张冰琳,她决定不再继续拍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拒拍和辞职是很难的,杜寒星为她弄来了假X光肺部照片和假诊断书,一次又一次地向满映当局交涉,最后日本人提出的条件是赔偿损失费400元,杜寒星为她如数交了赔偿费,使她获得了自由。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满映旧址。日本投降后,满映被中国人民接管,改造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张冰琳辞职后经母亲同意,与杜寒星在长春松竹饭店举行了订婚仪式。1940年10月11日,杜寒星24岁,张冰琳20岁,在长春国都饭店举行了结婚典礼,著名演员白木、白玫、凌元和于洋的哥哥于延江等都前来祝贺。


婚后杜寒星在长春岳母家生活两年,根据杜寒星的意愿,1942年张冰琳随杜寒星来到了赤峰,当时他们的第一个爱子杜梦麟已经13个月了,赤峰虽然也是在日寇蹂躏下的土地,但却是杜寒星的故土,这里有他的叔叔婶婶、堂兄弟姐妹、老乡亲朋、老同学老朋友、老戏友。杜寒星刚一回赤峰,日本伪协和会经常来人动员他到伪政府里工作,均被婉言谢拒,他发誓不为日本人做事。返乡后他的爱好有两个,一是天天到剧院听戏,来了名角更是场场不落,二是和老朋友一起从事京剧业余活动,经常登台演戏。杜寒星本行演老生,偶尔也反串丑角,常和戏友们一起参加赤峰的业余演唱活动,也时常到剧院和裴云亭、董景芳、魏永茂、刘艳明等专业演员一起合作演出。他的宅院成了票友们的活动场所,他家里有文武场用的乐器,如京胡、二胡、南胡、月琴、板、鼓等,也经常邀请一些票友来家里弹唱一番。


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杜寒星为此欢欣鼓舞。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杜寒星《蜜月快车》剧照


1946年初,热北军分区司令员王逸伦来赤峰,赤峰市政府组织欢迎晚会,在欢迎会上,杜寒星演唱了京剧片段,王逸伦认出了杜寒星,演唱完了王逸伦派人将他请去,互相道离别之情。杜寒星虽与王逸伦曾在赤峰中学念书之时同班,他也知道王逸伦来赤峰,由于地位悬殊,他没好意思去探望。王逸伦早就知道杜寒星是满映电影明星,提出让杜寒星和张冰琳夫妇到内蒙电影厂工作,杜寒星当时犹豫不决,也没再给王去信,此事便作罢了。当时王逸伦在赤峰发起组织中苏友好协会,杜寒星是发起人之一,成了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赤峰市政府成立后,知道杜寒星是元宝山煤矿的股东之一,当时的市长张立文请杜寒星出面恢复元宝山煤矿的生产,政府派员协助,杜寒星以股东代表身份负责抓矿山生产。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赤峰庙会期间唱大戏的繁华景象


1946年10月初,国民党九十三军占领赤峰,国民党县长孙明仍指派杜寒星管理煤矿生产,并授予经理职务。矿山有杜家一份祖业,杜寒星不忍离弃,力争恢复生产,提高产量,供应城乡用电。1947年4月18日,赤峰第二次解放。国民党在赤峰期间,由于进行反共宣传,使杜寒星有些恐慌,特别是国民党授予他的经历头衔,使他压力很大,怕受人民的斗争,于是和妻子还有三个孩子离开家乡赤峰,跑到北京过上了逃亡生活。北京影片公司有不少在长影工作过的老同事,得知他逃往北京,几次派人邀请他们到北影当演员,国内战局正紧,政局难变,他没敢贸然参加北影工作,悄悄地在北京当无业游民。在北京的两年逃亡生活十分艰难,可是杜寒星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忘到剧院看戏。只要有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袁世海、裘盛戎,特别是几位名老生等名角的戏,他必看无误。看戏对于他来说不光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逃避苦闷的办法。


1949年春,北京和平解放,杜寒星与张冰琳携带子女返回赤峰,因他们成了逃亡地主,回到家乡竟然找不到工作。杜寒星从北京返回赤峰的消息很快在票房间传开了,陈永庆、徐贵生等出面,请杜寒星参加票界活动,正在此时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逸伦来了,他们又组织了一次京剧演唱欢迎会。1950年春赤峰市文联召开第一届文代会,杜寒星应邀参加。会后决定排演大型歌剧《赤叶河》,由各单位文艺爱好者与剧院演员联合演出,杜寒星担任导演,花月舫担任女主角,杜寒星接演大地主。演出很成功,受到各界好评。


热河省文工团岳洪起来到赤峰,发现了杜、张两位人才,动员他们参加文工团,他们也想参加革命,但又怕4个孩子没人管,迟迟疑疑又错过了参加工作的机会。因为受生活所迫,经赤峰市文化馆介绍,当年杜寒星加入赤峰剧院当演员,干配角活,有时也担任主演,7天一开支,一家6口人总算有了一碗饭吃。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赤峰剧场外景


1951年,杜寒星35岁,张冰琳31岁,这一年的一天晚上,杜寒星张冰琳突然被公安人员抓进监狱,一夜之间失去了人身自由,变成了反革命。临危托故人,只好将4个不大的孩子托亲友照看。1953年被释放时,有关部门只是对他们表示了道歉,后来才知道逮捕他们的原因是特嫌。出狱后为了糊口,杜寒星去了沈阳,在工厂里当了两年会计。1955年杜寒星回赤峰,先后在第三联合诊所、市医院、中医院中心卫生院等单位当会计,张冰琳在中医院当挂号员。从此杜寒星正式参加赤峰市工人俱乐部业余京剧团的演出活动,后来京剧团变成了半专业的团体,只要有演出,几乎是场场登台献艺,博得观众的热烈欢迎。由于杜寒星对京剧下过一番真功夫,他的演技令票界叹服,他的最大长处是嗓音清纯,抑扬顿挫把握得好,板式正,有喷头,能达到字正腔圆,因此受到赤峰票界普遍尊崇。“台上一语,重如千钧”。杜寒星在念白上,特别是京白上有功夫。有一次业余京剧团去红花沟金矿慰问演出《法门寺》,杜寒星饰演贾贵,在运用京白念状纸时,由慢到快,一句紧似一句,干板跺姿,有情有力,把台下观众念得屏气息声地静听,等念到:“因此叩天,哀哀上告哀哀上告哇”,台下立时报以震耳欲聋的掌声。


两年的监狱生活和文革的折磨使杜寒星患了肺心病,1971年他病倒了,虽然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和妻子的精心呵护,可是他因二儿子梦鱼是全盟高考第二名,由于父母有海外关系,而不让升大学,女儿梦鸾下乡10年,因无门路也抽不上来,尽不了做父亲的责任而使他消沉烦恼,因此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1973年12月8日,杜寒星离开了人世,年仅57岁。


赤峰第一位电影演员杜寒星与爱妻坎坷的一生

《蜜月快车》剧照


文革结束后,杜寒星的冤案得以平反。1979年张冰琳被选为红山区卫生界的代表,成为赤峰市政协常委,杜寒星的5个子女也长大成人。


杜寒星去世后,张冰琳写了许多诗词来怀念他。


“伤疤刀痕年久深,终身悔恨不甘心,天涯海角谁知己,指我为我你一人,哭知音,念知音,失去知音不再寻。泪流枕边深夜冷,伤疤刀疤疼又疼”。

“夜深人静,寒风凛冽,刹那时刻,与世长辞。心欲碎,肠欲断,肝欲裂,此情此景何所寄?”


如此深情,杜寒星在天之灵也得到慰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