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常見症狀以及最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

楊爽醫生


高血壓是大家非常熟知的慢性疾病,可控制不可治癒。原發性高血壓一旦確診,需要終身服藥,服藥期間不可隨意停藥。我國高血壓患者人群大約有2.7億人,幾乎5個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這是個非常龐大的人群。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高血壓患者中只有大約25%的人群進行了規範的降壓治療,很大一部分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各種併發症。

高血壓併發症包括

1.心臟的併發症 長期高血壓會引起動脈硬化,冠狀動脈是為心臟提供氧氣和營養的主要來源,同樣也會受到影響。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6倍左右。所以,有高血壓基礎疾病的人,如果出現心前區悶脹、疼痛,要及時就診,排除心絞痛、心肌梗塞。此外,長期高血壓,心臟後負荷加重,會引起心臟結構改變,出現左心室肥大,心臟舒縮功能下降,嚴重者會發展為心衰。

2.腦的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為高血壓腦病,當高血壓患者短時間之內血壓突然間增高,超出了腦血管本身的調節的能力,出現腦血管的痙攣,導致腦組織水腫,患者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甚至精神狀態突然變化、神志模糊等症狀。除此之外,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腦出血,腦梗塞。腦出血的80%是由高血壓引起,腦梗死的發生多與血壓升高有關。

3.腎臟的併發症 隨著高血壓患者全身血壓升高,其直接後果就是引起腎小球內的“三高”(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狀態。高血壓持續存在,腎小球濾過膜結構會發生改變,導致腎小球硬化,同時腎小管和腎間質也會受到損害,從而影響到腎臟的功能,逐漸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部分病人最終發展為尿毒症。

4.眼底的併發症 在申請高血壓門診慢性病的時候,眼底檢查是必查項目。高血壓病人中約70%有眼底改變,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高血壓病程時間越長髮生率越高。表現為視網膜動脈硬化,視乳頭水腫、眼底出血。

5.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號稱人體內的旋風炸彈,是指主動脈壁在一系列外因(高血壓、外傷等)的作用下發生主動脈內膜撕裂,血液有內膜裂口進入主動脈中層。主動脈夾層非常兇險,死亡率很高。幾乎所有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可以說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而且是血壓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常與糖尿病並存,二者並存時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生危險。高血壓常與血脂異常並存,二者並存時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從而引發冠心病或中風。

高血壓對心、腦、腎、眼底及全身大小血管的損害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控制高血壓極其重要。由於這種損害是極其緩慢的,不少人對高血壓表現得比較麻木,覺得血壓高一點也無所謂,或者是害怕終生服藥,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是極其危險的。要知道併發症一旦出現,後悔都來不及。


胡洋


患者老錢今年53歲,前些年突然出現了頭暈、頭痛的現象,起初只是以為是過度勞累,但是家裡人放心不下,就測了一下血壓。

結果顯示高壓150、低壓110,這個結果可真是嚇壞了家人,血壓是啥時候升這麼高的呢?

不管怎樣,既然發現了,肯定要積極治療的,又是吃藥,又是預防的,這才算是把血壓穩了下來。

不過,前兩天,老錢突然頭疼的厲害,而且一直不見好轉,家人無奈下,送他去了醫院。

經過檢查,發現老錢竟然還出現了高血壓的併發症—腦梗塞。

醫生經過了解,發現老錢平時的飲食還算健康,不過,獨獨是吃辣這一塊戒不掉,每次吃飯總是說,沒辣椒這飯怎麼吃啊,結果出現了現在的這個情況。

醫生提醒:高血壓患者,除了高鹽食物,3種血壓"加速器"注意遠離

1、動物蛋白質

高血壓患者應當限制或禁止動物蛋白(如動物肝臟、蛋類)的攝入,雖然他們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還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蛋白質,因蛋白質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可引起血壓波動,所以平時應當注意食用量。

平常飲食可選用高生物價優質蛋白,如魚肉、牛奶等。某些蛋白(如氨基乙黃酸、酪氨酸等)有降壓作用。

2、辛辣食物

辛辣和精細食物往往容易使得大便乾燥難排,易導致大便秘結。

患者排便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驟升,誘發腦出血,所以高血壓患者應當禁止食用辛辣和精細食物。

3、酒

飲酒固然是可以擴張血管,不過那是在適當的量下才有的作用。而我們一到酒桌上,能夠恪守這個量的人是少之又少。

飲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可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

大量、長期飲酒,更易誘發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應戒酒。

高血壓本身並不是十分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高血壓的併發症

· 腦出血

高血壓會引起動脈硬化,造成血管脆化,極易造成血管破裂,目前中國有700萬腦中風後遺症殘疾人群。

· 心力衰竭

高血壓病會導致心肌代償性肥大,造成心臟缺血、缺氧,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隨時都可能發生心力衰竭。

· 腎衰竭

高血壓導致腎小球小動脈硬化,造成腎臟排洩肝功能障礙,水鹽代謝和酸鹼平衡發生紊亂,出現尿毒症。

· 冠心病

高血壓會造成全身大小動脈硬化,一旦形成冠狀動脈硬化,每天就會生活在心肌梗塞的死亡威脅中。

· 糖尿病

高血壓會引起糖尿病,繼而引起足潰瘍,以及心血管、腎臟、神經、視網膜多出病變,最終因腎衰竭死亡。

· 缺血性腦中風

高血壓最嚴重的併發症是腦中風,發生腦中風的概率是正常人的7.76倍,腦中風死亡率及致殘率都極高。

預防高血壓,注意做好3件事

1、補充營養元素

多喝水,是降低血液粘稠的有效方式之一。

有條件的人,可以在喝水的同時,放一些:玲瓏菊、杜仲茶、玉米鬚等,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血管健康。

其中,"玲瓏菊"屬於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而黃酮作為一種抗氧化劑,能夠對抗人體內有害的自由基,減少血管壁的老化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人體內的沉積。

並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從而預防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的慢性發作。

泡茶、做粥時放一些常喝,對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壓有幫助。

2、減少吸菸

吸菸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每15分鐘吸一支菸,吸足4支,血壓和心率都會有所上升,因此減少吸菸也可預防高血壓。

而且吸菸不光會使得血壓升高,還會加快動脈血管粥樣化的發生,因此,減少吸菸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具有重要意義。

3、改善膳食結構

1、嚴格限制鈉鹽的攝入,新鮮的蔬菜,如綠葉菜、豆類以及根莖類含鉀較多,混淆水果,如香蕉、杏、梅含鉀豐富。

我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天吃蔬菜400克,每日吃水果1000克。

2、增加優質蛋白量,即動物蛋白與豆類蛋白質。

調查研究顯示,我國膳食中,動物蛋白與肉類蛋白質僅佔8%,已證實提高動物蛋白質的攝入量對預防高血壓有重要意義。


健康每日聊一聊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哪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在增加。由於高血壓是一種血管性疾病,它可以累及全身臟器,因此它的併發症也是比較多的,今天我來分享一些常見的高血壓的併發症,具體如下:

1.高血壓性心臟病:

長期的高血壓,引起體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分泌增加,可引起心臟的壓力負荷增加,心臟為了把血液射出去,它只有拼命工作,所以心臟容易增生肥厚,這種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會使心臟功能下降,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

2.腦卒中:

長期的高血壓使腦血管發生缺血、變性,形成微動脈瘤,這種情況下腦部血管容易破裂,出現腦出血;另外高血壓也可以引起腦部動脈粥樣硬化,可使局部的腦血管狹窄,增加腦梗死的風險;其中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

3.高血壓性腎臟病:

高血壓的時候心臟負荷增加,雖然心臟也在努力工作,但是全身相比之前還是缺血;這種長期的高血壓使腎小球囊內壓力升高,可引起腎小球纖維化、萎縮,腎動脈硬化,導致腎臟缺血和腎單位減少;久而久之可引起腎功能衰竭,稱為高血壓性腎臟病;

4.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

高血壓也可以使視網膜局部缺血,引起視網膜小動脈早期發生痙攣,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視網膜血管的硬化;當血壓急劇升高的時候可引起視網膜滲出和出血,可引起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最後小結:高血壓的併發症遠遠不止這些,以上是比較常見的併發症。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一、高血壓最常見症狀

高血壓患者有1/5的是沒有症狀的,大部分是起病緩慢的,也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僅在測量時血壓升高或者是被發現時,已經有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高血壓最常見的症狀就有頭暈、頭痛、疲勞、心慌、胸悶、頸項板緊,一般持續的程度比較輕,在勞累和緊張後加重,但是這些症狀啊,不一定與血壓水平有關係。這些症狀大都可以自行的緩解,有的會出現視力模糊、鼻出血等症狀。



二、高血壓常見併發症

1、高血壓危象,一般發作在突然停服降壓藥物或者是因為寒冷、疲勞、緊張、嗜鉻細胞瘤陣發性高血壓發作等誘因下,小動脈發生強烈急劇血壓升高,導致一些重要的器官血液供應不足,發生危機的情況。在高血壓的早期或者是晚期均可發生。高血壓危象發作時有頭痛、煩躁、眩暈、心悸、氣急、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

2、高血壓腦病,發生在重症高血壓患者,由於血壓過高使腦血流量已經突破了調節能力,引起腦組織血流灌注過多引起腦水腫。臨床表現為瀰漫嚴重的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嚴重的出現精神錯亂、昏迷、全身抽搐。

3、腦血管疾病,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腔隙性腦梗死。

4、心力衰竭,急性發作時主要是血壓太高導致急性功能的不全,表現為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腫,嚴重的出現咳粉紅色泡沫痰。如果是慢性心衰,出現勞累後氣促。

5、如果血壓急劇的升高,舒張壓大於130mmHg,如果不及時降壓治療,患者短期內會出現腎臟損害,持續蛋白、血尿與管型尿,常死於腎功能衰竭或者是腦卒中、心衰。如果是慢性的血壓升高,長期血壓控制不好會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有些到晚期會導致尿毒症。

6、主動脈夾層,由於血壓沒控制好,血液深入主動脈中層形成的夾層的血腫中,沿著主動脈壁延伸剝離出現的嚴重心血管急症。表現為突發劇烈撕裂樣的胸痛,是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


楊爽醫生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科普高血壓,科普大家一定要監測血壓,控制血壓,發現高血壓必須控制。

可是很多朋友很奇怪,問:高血壓不疼不癢,幹嘛還得每天吃藥,一年花那麼多錢買罪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甚至還有極少數人覺得高血壓就是藥廠和醫院的一個陰謀,他們甚至高血壓都沒事。

少部分高血壓人有不舒服的症狀,常見的不舒服包括頭暈眼花,頭痛耳鳴,乏力失眠,健忘沒精神,流鼻血等等情況。有這些症狀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因為每個人不舒服的時候肯定會去看病,這樣就能早發現高血壓,害怕在此男神,肯定也會乖乖的控制血壓。這部分高血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沒有任何不舒服的高血壓,大部分高血壓人都沒有症狀,所以我國有一般高血壓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血壓高。

可是沒有不舒服,不代表就沒有傷害,高血壓的長期的,默默無聞的,可是一旦出現併發症,後悔莫及。高血壓都有哪些併發症呢?


第一、中風

中風叫卒中,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就是腦出血和腦梗死。

約70%左右的腦出血是高血壓引起的,我國腦出血年發病率高達50.6/10萬~80.7/10萬,30天死完率為35%-50%,其中半數死於發病頭兩天內,存活者大多數留有殘疾:失語、偏癱、半身不遂、喝水嗆咳、長期臥床。腦梗死風險中的90%可歸咎於10個簡單的危險因素,排名第一的就是高血壓,45-70歲單病種死亡腦卒中排名第一,70歲以後排名第二。無論是腦出血還是腦梗死對患者本人及整個家庭無疑是致命打擊,所以我們一直科普控制高血壓。

第二、心血管

1、有效的控制高血壓,能降低心衰發生率50%,長期如果不有效控制高血壓,就會導致心臟擴大,引起高血壓性心臟病,最終導心衰。心衰五年的死亡率和肺癌持平,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辦法,最有效的治療就是延緩病情發展。2、除了心衰,控制高血壓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發病率,心肌梗死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個疾病,即使到醫院,也會有10-30%的病死率。3、還有一個大血管病比心肌梗死更可怕,那就是主動脈夾層,調查顯示50%主動脈夾層患者會在48小時內死亡,70%會在1周內死亡,90%患者會在3個月內死亡。所以說,主動脈夾層九死一生。

第三、腎臟及眼睛

血壓控制情況不理想,對腎臟血管造成損害,從而引起腎臟功能的損害,所以才形成了高血壓腎衰竭。而腎病本身就和高血壓是歡喜冤家,一旦腎臟出現問題,血壓就更難控制。長期高血壓也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影響,眼底出血、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視覺衰退、眼皮沉重、眼痛、頭痛、視力下降等症狀。

總之,高血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沒發現,可怕的是高血壓沒有控制!


心血管王醫生


中華養生源遠流長,注重養生,才能遠離疾病,獲取更多養生知識,請“關注”我們。

在高血壓的慢性病變過程中,如果未能控制好血壓,血壓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或經常出現明顯的波動,使動脈血管受到高強度的衝擊,10年左右時間就將引起心、腦、腎功能、眼底的損害。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中早期發現最重要,患者自己可以多加留意,患者家屬也應該對患者的一舉一動多加關注,及早發現一些異常的表現,加加以辨別。

(1)高血壓性心臟病

由於血壓長期升高使左心室負荷逐漸加重,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和擴張而形成的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一般出現在高血壓病起病數年至十餘年後,根據心功能變化情況可分為心功能代償期和心功能失代償期。在心功能代償期,患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但在心功能失代償期,則逐漸出現左心衰竭的症狀,開始時僅在勞累、飽食或說話過多時感心悸、氣喘、咳嗽,以後症狀逐漸加重。上述症狀呈陣發性發作,多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並痰中帶血,嚴重時可發生急性肺水腫。

心功能減退的早期表現:氣喘,特別是活動以後更為明顯。許多患者反映原來一口氣可以爬上三層的樓梯,現在到了二層就要歇一歇,以往買菜回來很輕鬆,現在拎著菜籃子氣都喘不過來,活動以後的氣喘就是心功能減退的早期表現。

(2)高血壓性腦病

高血壓病對腦的危害主要是影響腦動脈血管。高血壓病的早期只有全身小動脈痙攣,且血管沒有明顯器質性改變。如果血壓持續增高多年,動脈壁因為缺氧、營養不良、動脈內膜通透性増高、血管壁逐漸發生硬化而失去彈性。管腔逐漸狹窄和閉塞。各臟器血管病變程度不一,一般以腦、心、腎等處病變最為嚴重。而腦內小動脈的肌層及外膜均不發達,管壁較薄弱,血管的自動調節功能較差,加上長期的血壓増高、精神緊張或降壓藥物使用不當、血壓的劇烈波動,引起腦動脈痙攣等因素都可促使腦血管病發生。

臨床上高血壓病引起腦血管的疾病主要有腦出血、高血壓腦病和腔隙性腦梗死等。而腦出血又是晚期高血壓病的最常見併發症。腦出血的病變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緊急處理情況對患者的預後關係非常大,一般病死率較高,即使倖存也會遺留偏癱或失語等後遺症。

腦動脈硬化的早期症狀:記憶力減退、反應遲。要記的記不住,說好出去買醬油,到超市一轉,要買什麼想不起來了;要說的說不出,想要告訴別人一件事,到要講的時候,卻怎麼也說不出,不知該怎樣表達,這種記憶力的減退主要表現在對近期的人和事容易忘。

(3)高血壓性腎病

高血壓可直接造成腎臟的損害,即所謂的高血壓腎病,包括良性腎小動脈硬化和惡性腎小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若不控制血壓,病情持續進展,5~10年(甚至更短時間)可以出現輕、中度腎小球動脈硬化。

病理硏究證明,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主要是從細小動脈開始的,初期沒有明顯的腎臟形態和功能上的改變。一開始是腎小動脈出現硬化、狹窄,使腎臟進行性缺血,一些腎單位發生纖維化玻璃樣變,而另一些正常的腎單位則代償性肥大,隨著病情的不斷髮展,腎臟的表面呈顆粒狀,皮層變薄,因為腎單位的不斷破壞,腎臟出現萎縮,繼而發生腎功能不全並發展為尿毒症。

腎功能減退的早期徵兆:尿微量蛋白的出現預示著早期的腎功能減退信號,而不是看有沒有腰痠、腰痛的症狀。早期的腎功能減退主要是反映出尿液的變化,夜間尿量的増多以及尿蛋白的出現都表明腎功能已受到中度程度的損害。

(4)高血壓性眼底病變

研究表明,高血壓病早期,眼底檢査大都是正常的。當高血壓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視網膜動脈會出現痙攣性收縮、動脈管徑狹窄,中央回反射減弱;如果血壓長時間增高,視網膜動脈可發生硬化,動脈發生銀線反應,動靜脈出現交叉徵;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視網膜可出現出血、滲出、水腫,嚴重時出現視神經盤水腫。時間長了,這些滲出物質就沉積於視網膜上,眼底出現放射狀蠟樣小黃點,這時會引起患者的視覺障礙,如視物不清、視物變形或變小等。


中華養生道


我是蔣小生,希望通過普及醫學知識的機會讓人們更好預防疾病,瞭解疾病,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習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



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哪些?

1、心臟方面的疾病: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

2、腎臟方面的疾病:腎小球纖維化、腎小球萎縮、腎小動脈硬化、腎衰等。

3、腦部血循環障礙:高血壓性腦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高血壓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性腦梗死、血管性痴呆、高血壓腦病等。



4、眼底視網膜病變:眼底動脈痙攣、硬化、視網膜滲出、出血、視網膜水腫等。

5、其他併發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蔣小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也可以點個贊再走唄。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邀請我回答,見必回,回必快。謝謝你的支持。


怪醫J小生


您好,我是一名在公立醫院工作多年藥劑師,並具有國家執業藥師資格,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正如您題目中所說的那樣,作為當之無愧的“慢性第一病”,高血壓在當今的社會之中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這並不是一種積極的說法——無論是國家媒體的宣傳,還是我國居民自身健康素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不但會接觸到這類疾病,甚至會被它所困擾!對於所有的慢性疾病而言,最可怕的並不是僅僅是疾病本身,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些疾病所帶來的各種各樣的併發症,它們也在時刻影響著人們的身體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瞭解此類疾病的主要危害及其併發症的相關知識,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主要危害:

在現今生活過程之中,高血壓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類疾病了,且發病的年齡更加趨於年輕化。更為嚴重的是,高血壓還可誘發多種疾病,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1、增加血管壁的負擔:同心髒一樣,血壓越高,血管壁也會變厚變硬,造成血管通道變窄。

2、增加心臟負擔:血壓升高,會使心臟超負荷運作。從而使心臟心室壁肥厚,導致心力衰竭,出現咳嗽、胸悶等症狀。

3、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在血壓異常及脂類代謝障礙共同作用下,致使膽固醇在動脈內膜下沉澱,而形成的這麼一種疾病。

4、血管壁的受損、破裂:血壓的增加會給血管壁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使血管破裂。

那麼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呢?

1、動脈粥樣硬化:長期得高血壓的朋友,意味著人體的小動脈會呈現持續的收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血管壁本身的營養就會發生障礙,纖維組織就會增生,內膜也會增厚,從而會比正常人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要大得多。

2、腦梗死:腦梗死是指負責將血液輸送到腦部的動脈發生硬化,血流被切斷導致前端細胞壞死的病症——本質上也屬於動脈血管的問題。

4、冠心病:血壓的高低起伏變化之中,很有可能引起心肌供氧量與需氧量之間的不平衡狀態,從而導致左心室負荷增強,心肌張力增大,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強;而當此時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時,冠狀動脈的血流儲備就會降低,使心肌供氧量減少,因而會出現心肌梗死、心絞痛等連續性的症狀。

5、腎臟疾病:腎臟與高血壓本身也是屬於相互影響的範疇。一方面高血壓會引起腎臟損害,另一方面腎臟損害會加重高血壓的症狀。

6、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導致動脈的血壓持續性增高,增加心臟負擔,從而形成代償性左心室肥大。甚至隨著病情的發展部分患者很有可能患得心力衰竭。

以上就是本篇回答所要提出的主要內容。但並不是說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會患得這些併發症,畢竟也是存在一定的幾率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對這些知識有一定的基本瞭解,做到“防患於未然”,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這些併發症對我們生命的威脅!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_^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頭條號:【沐歌夜談】。我會定期分享一些藥品應用及其營養養生知識,謝謝大家!


沐歌夜談


高血壓的併發症很多,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併發症就是對於重要臟器的損傷,比如說心腦腎眼的損傷。今天,咱們就說一說這些重要臟器損傷。

1、 心臟

高血壓不加以控制,對於心臟的損傷最為直接。高血壓可以對心臟形成全面的損傷,比如說心肌、冠脈、瓣膜、心房等等。高血壓可以讓心肌變得肥厚,還可以導致心臟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導致心房的增大,可以導致心臟瓣膜的退行性變。總之,血壓高了,心臟第一個遭殃。

2、 大腦

長期血壓升高不加以控制,雖然心臟全面受損傷,但是最常見的併發症還是腦卒中。無論是缺血性腦卒中,還是出血性腦卒中,對於個人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3、 腎臟

長期高血壓得不到控制,可以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不全,如果不加以控制,最後會發展到尿毒症期。而腎臟的損傷又會加重高血壓,週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

4、 眼睛

長期高血壓得不到控制,眼底動脈會發生硬化,嚴重時還可能發生出血,影響視力。

總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需要科學的控制,控制的好身體健康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或者微乎其微,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出現災難性後果。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壓。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病的併發症都有哪些?

有關高血壓病的原因,影響因素,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的鑑別及高血壓病的防治等,我在《悟空問答》中已經有幾篇做了介紹。這裡,專門介紹高血壓病的併發症:

1,高血壓性心臟病:

①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血壓多在180/110mmHg以上;

②左心肥大,主動脈辦區第二心音增強;

③發生左心衰竭時,初為左心功能不全,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以後並可能右心功能不全;

2.高血壓腦病:

①高血壓患者,突然出現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甚至驚厥,昏迷;

②血壓聚升,可達200/120mmHg以上。

3.如腦出血,腦血管痙攣等。這些問題,我也已經在《悟空問答》中做了介紹,並介紹了家屬如何護理偏癱病人等,在此從略。歡迎前往查閱。

以上供參考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