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哪位皇帝最有趣?請說出你的理由?

原度拾趣


乾隆皇帝,他一生遊歷過許多地方比如幾下江南,親征回部,到過東北祭祖,等等,封建社會的皇帝是不能總出宮的,一來怕不安全,二來怕內外造反,曰,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乾隆皇帝做到了兩不誤。歷史中少之又少。




破譯門人


必須是萬曆皇帝這個呆萌可愛的“小胖子”。

關於萬曆皇帝的趣事極多,你就拿神宗實錄來看,保證笑點滿滿,威嚴冷酷的皇家形象瞬間崩塌,我這裡就舉一例,雒於仁的《酒色財氣疏》。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萬曆皇帝不上朝,言官們都是那些可以“風聞言事”“沒事都要找事”的主兒,紛紛站出來指責皇帝,其中最狠的,就是大理寺評事雒於仁。

按道理說這老兄是跨界了,評論朝政勸諫帝王這不是他們司法系統的活啊!但這位老兄一點也沒這個覺悟,他氣憤填膺的質問萬曆皇帝說:陛下,你不是見誰和誰說你有病嗎?你甭找太醫了,你的病我知道,方子我都給你開好了就叫《酒色財氣四箴疏》,對,你沒看錯,你的病就是因為你吃喝嫖賭帶打人,五毒俱全…

萬曆皇帝看到奏本後,鼻子都快氣歪了,不但氣而且還委屈的不能行。能不氣嗎?被手下一個七品芝麻小官指著鼻子痛罵,換誰能受的了?他傳召內閣申時行王錫爵等人覲見,請注意萬曆皇帝的高光時刻到來了!

萬曆皇帝說,雒於仁這個死捏子,我必須治治他,你們看他說的這些都是人話嗎?說我好喝酒?你們誰不喝?你們下班回家不讓媳婦炒倆小菜喝上幾口?為啥你們喝得就我喝不得?說我好色?我不就是疼愛我媳婦兒鄭貴妃嗎?難道愛老婆也有錯?你們紅袖添香,一枝梨花壓海棠,魂牽夢繞秦淮河,偏偏到我這裡就成了色鬼?說我好動氣?你們家老婆孩子丫鬟僕人不聽話不得行行家法,講講規矩?怎麼我當個皇帝,連個宮女太監都管不得?說我好財?不但他說去年那個丁季也這樣說我,我都忍了,你們也不想想,我是皇帝,富有四海,如果我真的愛財,為何不抄沒了他?簡直狂犬吠日,詈罵君父,我這次再也不忍了,非要好好的收拾他一頓不可。”

申時行看完奏本勸諫道:您這次還是繼續忍了吧!

萬曆一下子就驚呆了,問到:為啥?

申時行:陛下若問罪,必發明諭,則天下皆知陛下為此等人也!

“噗!”萬曆皇帝這一口老血

這就是真實的、可愛的、有平等意識的萬曆皇帝。


老王聊歷史


明朝那個皇帝有趣,明武宗算是一個吧,這位應該算上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一個皇帝了。

朱厚照的父親朱佑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所以朱厚照從小就享受盡了精英式的教育和家庭關愛。儘管如此,史官們依然說他不務正業,那麼他到底有多不務正業呢?

朱厚照年少聰明,兩歲就被立為太子。但古時皇家貴族是不可以私自出宮的,朱厚照偏偏不信邪,沒事就喜歡往宮外跑,然後被大臣們堵回去。等他當了皇帝以後,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他喜歡佛教,就命名自己為大慶法王,還叫人制作法王專用玉璽,結果和尚們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這位法王了。喜歡軍事,又自封為威武大將軍朱壽,後來還御駕親征,到前線指揮戰況。

另外,朱厚照還培養了八個親信在身邊,相互間稱兄道弟,人稱“八虎”,八虎就是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他們雖然在歷史上沒啥好名聲,卻造就了朱厚照喜歡去探索未知的性格。

朱厚照小時候,他們就拿出一些機巧的小玩意和朱厚照一起玩,後來還建立了“豹房”,陪著皇帝尋歡作樂,把皇宮打造的和集市一樣。

另外朱厚照知道自己不是當皇帝的料,索性就將政務全部都交給別人管,比如內閣大臣劉健、李東陽、謝遷等,還有“大明一哥”王陽明,這些人為官正直又有才幹,朱厚照一點都沒看錯他們。可惜到了史官眼裡,皇帝不管政務全甩手給大臣,這就是不務正業。

大臣幹了皇帝的事,那皇帝幹什麼呢?當然是打仗。當時綽號“小王子”的達延汗,統一了蒙古,就以為自己是成吉思汗一樣的人物,屢屢進犯大明邊疆。

朱厚照看不下去了,於是做了歷史上第一個翻牆出宮的皇帝,連夜趕到前線御駕親征。按《武宗實錄》的說法,應州大捷,明軍僅傷亡52人,戰後達延汗病逝,蒙古三十年不敢來犯。

正德十四年六月,寧王朱宸濠起兵作亂。朱厚照終於有機會再次御駕親征了。在此之前,大臣已經勸諫了無數次,可他就是不聽,為圖耳根清淨,直接下旨禁言,不準再反對他御駕親征的事。

結果還沒趕到前線,不爭氣的寧王就被王陽明活捉了。這下朱厚照不高興了,叛賊已平,還親什麼徵呀?但朱厚照也有他的小聰明,他隱匿捷報,繼續南行,又玩了一圈。

回程路上,他突發奇想在江上駕著小船當起了漁夫,結果不幸落水,被救上來不久,就病逝於豹宮,享年31 歲。

不過,當時全世界真正興起一股航海熱,如果他不是死得早了,也許還會命名自己為“偉大的航海家”,然後揚帆遠航。


一個人的夜晚n思索


我覺得應該是朱厚熜先生

他的一生都是一個傳奇

首先,他並不是大明正統一脈(朱厚照沒兒子),而且遠在安陸的興獻王的子嗣,本來皇位是與他沒有絲毫聯繫的,但是由於他的哥哥朱厚照先生沒有兒子,最後他被大臣們選擇並登上帝位。(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

入門之爭

在朱厚熜進京就位的時候,關於走什麼地方與禮官們發生了爭議,按照楊首輔的安排,是要求他入東華門,居武英殿,朱厚熜一聽就不樂意了(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最後,他也是順心如意地入大明門,在奉天殿繼位。從這件事就看出,14歲的朱厚熜先生就這麼強勢,看得出他不是一個好伺候的主子

大禮議

在即位不久後,他就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問題展開了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后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不得不說,一個才在位不到三年的小皇帝,卻能與權傾天下的楊廷和以及文官集團抗衡,確實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了。

任用官員

在用人方面,嘉靖同志的智力呈現出一個週期函數的趨勢,忽高忽低。高時,有夏言,徐階等治世之能臣,低時,有嚴嵩之奸佞小人。他並不是忠奸不分,但是他只在意的自己的權力。

並且在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發生了“壬寅宮變”,差點於宮女之手,後來自己有了心理陰影移居西苑,不得不說,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之事。

崇道禁佛

在修仙方面,嘉靖先生就很有建樹,在他在位中後期,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經常服用含有砒霜,水銀,硃砂,雄黃的“靈丹妙藥”。不得不說,在天天吃這些東西情況下,嘉靖先生還能活到60歲,真可謂是“有如神助”啊!

總結

在嘉靖先生執政的前二十年中頗有建樹,開創了中興局面,但在他的二十一年之後日益腐化,朝政日壞,大禮議杖笞群臣、崇奉道教並禍及自身、尋興大獄、誤用佞臣、剛愎自用、局勢動盪不堪。能在他手下安穩做官的,恐怕也只有嚴閣老,徐閣老這種老油條了吧。

最後借用當年明月對他的評價:

嘉靖是個聰明人,十六歲就能控制朝政,操縱群臣,而他的下屬大都能力超強,文臣夏言、徐階、胡宗憲全都權謀老到,武將戚繼光、俞大猷、譚綸個個兇狠強悍,可謂是人才濟濟。

然而國家卻變成了這樣一副樣子,正如海瑞所說,百姓窮困潦倒,家家乾淨,官場腐敗橫行貪詐成性,國家入不敷出,年年鬧赤字,大明帝國逐漸滑向崩潰的邊緣。

出現如此之怪象,只是因為兩個字——自私。

嘉靖很自私,他認為做皇帝就是來享福的,沒有義務,只有權利,而為了享受,就必須分裂群臣,讓他們鬥來鬥去,自己的地位才能穩固。為了享受,就必須修道,這樣才能活得更長。至於國計民生,鬼才去管。

總之一句話,在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統三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朱厚熜——還是死了。

該!


北城棠花如雪


縱觀大明朝的每一位皇帝,個個都是奇葩,且不論哪個最有趣,先來看看這些皇帝吧。

1.和尚皇帝朱元璋:從小是個放羊娃,無依無靠,無奈做了和尚,不過此人運氣好,走出皇覺寺,經過自己的能力打拼,最終做了開國皇帝。

2.革命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孫子,陰差陽錯老子死了,自己當上了皇帝,不過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搞革命,最終搭上了自己的一條命。

3.工作狂魔朱棣:燕王做的好好的,侄子非得想除掉自己,世事難料啊,被逼當上了皇帝。即位後,是個典型的工作狂人,四處開戰,給人一種鐵人的形象。

4.美食愛好者朱高熾:是個大胖子,美食吃的多了走路都得讓人扶著,死的也很奇葩,胖死的……

5.蟋蟀天子朱瞻基:其最大的愛好是鬥蟋蟀,他長期要求各地官民採集上等蟋蟀送入宮中,人稱“蟋蟀天子”。

6.魅力天子朱祁鎮:他聽取王振的建議,御駕親征,結果被俘虜,但他展示了超強的交流魅力,成功的和瓦刺主帥的弟弟成為了好朋友,並且還在那過上了好酒好肉的日子。

7.撿漏皇帝朱祁鈺:本無大志,沒想到哥哥被綁票,自己被迫當上了皇帝,但是哥哥回來後卻不想讓位了,做皇帝做上癮了。

8.姐弟戀愛好者朱見深:自小命苦,父親被囚禁,身邊只有一個比自己大19歲的萬貴妃相依為命,不過做了皇帝后便不喜歡其他女人了,整天與萬貴妃享樂。

9.一夫一妻制朱佑樘:繼承了父親的特點,比較專一,一生只娶一個老婆。

10.頑皮皇帝朱厚照:給人的印象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父母死的早,沒人管,當上皇帝后就放飛自我了。

11.罷工皇帝朱厚熜、朱翊鈞:這兩位都有共同的特點,前期勵精圖治,後來累了就罷工了,一個20年不上朝,一個30年不上朝。

12.悲催皇帝朱載垕:沒當過一天太子,直接上位,在位六年,貪戀酒色,可能心裡長期壓抑,心理變態。

13.短命皇帝朱常洛:苦熬了39年,終於做了皇帝,但在位一個多月,由於淫慾過度,繼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又由於服用丹砂過度,一命嗚呼。

14.木工皇帝朱由校:天生不是做皇帝的料,不過他喜歡藝術,尤其是做木工,據說他的作品當時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15.吊死的天子朱由檢:即位時已經是風雨飄搖的明朝,無論怎樣都回天無術,李自成打入北京城,無奈在煤山上吊自殺。

最後回答一下你的問題,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那位魅力天子朱祁鎮。被王振忽悠的御駕親征,結果栽了個大跟頭,被敵軍俘虜了,但是此皇帝嘴皮子好啊,不僅和瓦刺主帥也先的弟弟成了好朋友,還天天大魚大肉,最後離開瓦刺時,他的好朋友還含淚告別。擺脫了那個異鄉回到祖國欲做回皇帝的風采時,發現位子被佔,竟然還被關了起來,並且弟弟朱祁鈺還派兩個殺手欲暗殺了這位魅力天子時,卻被他說服了兩個殺手,都願誓死保護自己了……


潤澤服裝飾品店


明朝哪位皇帝最有趣?請說出你的理由?

明朝共16位皇帝,幾乎個個是奇葩。

最有趣的皇帝個人認為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看看這哥們乾的事:

1、15歲即位大統,不久便在皇宮正堂耍猴,讓猴子坐在狗背上,再放鞭炮,一時間猴跳狗走。

2、在乾清宮玩火,導致失火,自己跑到豹房取,回頭嬉笑說:“好一柵大焰火”;

3、在宮裡建立集市,讓大臣官員擺攤,自己當富豪逛集市;並把妓院搬進來,讓宮女們充當妓女,自己體驗逛窯子;

4、精通佛法,自封“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並讓有司鑄印;

5、喜歡微服出巡,強搶民女,隨意在民間百姓家借宿,以皇帝名義要求婦人陪睡;

6、自己改名朱壽,封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又加封自己為“鎮國公”,建立鎮國府,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

7、與蒙古小王子大小戰爭幾百回合,並親手殺掉一個人,威震邊防;

8、朱厚照自己屬豬的,不允許全國人民吃豬肉,但自己可以吃,後被勸該禁令作罷;

9、寧王叛亂,被王陽明平叛;覺得很沒面子,不是自己的功勞,放了寧王,讓他再次作亂好平叛;

10、帶隊伍平叛寧王的路上,與娛樂圈的美女劉氏見面,臨走前劉氏留給他一個髮簪作為信物,結果騎馬過盧溝橋的時候掉了,劉氏不肯見面,正德皇帝為了討美人歡心,竟然讓大軍停滯3日;

11、同樣是平叛寧王的路上,在揚州城檢閱妓院。。。

12、釣魚送給下屬,但要下屬掏錢;

13、建立豹房,養各種動物,並親自擔任動物園園長

等等。。。


其實能被稱為明武宗說明朱厚照不是一個差勁的人,他只是一個放誕不羈的人,內心渴望自己,不被約束。沒有後,導致被黑了很多年,功績不可磨滅。


熾熱的小丑


應該是萬曆皇帝。

1581年,血氣方乾的萬曆皇帝一時興起,臨幸了太后身邊的宮女王氏,沒想到,幾個月后王氏懷了孕。

按理這是喜事,大明皇帝喜得貴子。但明神宗感覺有點不光彩,面對太后的詢問,一開始並不承認是自己所為。

結果被太后拿出《內起居注》呵斥,事實面前,萬曆只好勉強承認!

因為萬曆並不喜歡王氏,當時他最喜歡的妃子是鄭貴妃,於是就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

而大臣們堅持禮制,建議立長子,也就是王氏的兒子朱常洛為太子。

從此,因為冊立太子的問題,萬曆皇帝和大臣們開始了長達15年的鬥爭,史稱“爭國本”。

15年來,群臣和萬曆皇帝鬥智鬥勇,打了無數口水仗,大明皇帝的家事和隱私時不時被大臣們拉出來數落。

最典型的莫過於大臣罵他的《酒色財氣疏》,其挖苦皇帝的力度堪稱歷史之最,也被稱作天下第一奏摺!

據《神宗實錄》記載,當時萬曆被氣得吐血,和內閣首輔申時行的對話非常搞笑,一個帝國的皇帝,充滿了抱怨和訴苦,語氣像極了“祥林嫂”,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爭國本期間,萬曆多次被搞得惱羞成怒,不少大臣被撤職,或者挺杖,但沒有一人被殺警示,這也是他的可愛和可敬之處!

最終,心力交瘁的萬曆皇帝認慫,“爭國本”以群臣勝利結束。

當然,被大臣們搞得心灰意冷的萬曆,開始怠政懶政,日常除了關心軍事和向大臣哭窮自己的“私房錢”外,其他都沒什麼興趣,最終長達30年不上朝!


春秋筆談


要說明朝最有趣的皇帝,肯定得算明武宗朱厚照了,這是位非常歡樂的皇帝。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沒有比朱厚照個性更加鮮明的,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朱厚照荒淫無道,怪誕不羈,但是從抵禦外敵,執政能力來看,他也是個剛毅果斷,頗有才能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我只想當一個無拘無束的歡樂帝王

朱厚照他爹明孝宗朱佑樘是個好皇帝,他總共就兩個兒子,一個早夭了,因此朱厚照在明孝宗朱佑樘死後,穩穩當當的登基稱帝了。朱厚照是個非常聰明的皇帝,朱佑樘給他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大臣,按理說朱厚照成為一個傑出的君王遠比成為一個荒淫的君王更容易。

明孝宗朱佑樘死的時候,朱厚照才15歲,剛繼位的朱厚照還有點蒙,以劉瑾為首的太監們整天陪著朱厚照,為了讓朱厚照早點適應自己的身份,劉瑾這群太監硬生生把朱厚照帶偏了,今天帶匹馬來給朱厚照玩,明天帶一班戲子來唱戲,朱厚照嚐到了當皇帝的甜頭。

劉瑾這群太監看到皇帝好這口後,開始給朱厚照獻美女,少男,還帶著皇帝悄悄出宮逛窯子,剛進入青春期的朱厚照哪裡抵擋得住這些誘惑呢?漸漸的課也不去聽了,朝也不想上了,朝中大臣們警覺起來,屢次勸導朱厚照,讓他改過自新,將心思放在治理天下上。

朱厚照看到大臣們勸導自己的奏疏都堆成了小山,這才開始收收心用在了治理國家上,但是沒過多久在劉瑾等人誘惑下,朱厚照又開始放縱起來,修建了豹房,在宮裡模仿市井開設店鋪,妓院,去聽淫詞豔曲,一時之間搞得皇宮烏煙瘴氣,大臣們都看傻了,上百名大臣聯名進諫。

朱厚照登基不久,也沒見過這陣仗啊,就在他想要妥協的時候,劉瑾等人又來鼓動朱厚照,朱厚照處罰了幾個帶頭進諫的大臣後,大臣們也不再勸導朱厚照了,朱厚照在宮裡玩夠了,開始到民間玩樂,竟然跑到百姓家中,脅迫良家女子陪自己淫樂。

就怕天下不亂的皇帝

朱厚照自小就喜歡騎射,非常崇拜朱元璋,朱棣,一直想要找機會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朱厚照身邊的寵臣江彬的鼓動下,將邊軍給調入了京城,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朱厚照封自己"鎮國公","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自古以來皇帝主動給自己降封的僅此一例。

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小王子伯顏帶著五萬騎兵準備來大同搶點東西,當時朱厚照也正在邊境巡遊,將領們立刻通知朱厚照,讓他立刻回京,朱厚照一聽蒙古人來了,立刻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定要到前線親征,連江彬等人勸他回京都不聽,朱厚照下令集結邊關部隊聽候自己調遣。

朱厚照一改之前的荒淫形象,沉著冷靜的調兵遣將,對明軍部署做了周密的安排,伯顏看到明軍的架勢也是一頭霧水,我就是來搶點東西,又不是搞入侵,至於這樣嗎?雙方總共約十萬人參戰,互砍了一天,最後伯顏率軍撤退了。

這場仗的真實戰況如何,也就只有朱厚照自己清楚了,按照《武宗實錄》記載,這場雙方持續了近一天的激戰,明軍死了五十二人,蒙古死了十六人,明武宗自稱自己也殺死了一個蒙古軍官,但是大臣們卻都認為他在吹牛。

兩年後江西寧王朱宸濠起兵反了,朱厚照再次來了興趣,準備御駕親征,結果大軍走到半道就傳來消息,南贛巡撫王陽明居然都不給朱厚照表現的機會,自己就把叛亂平定了,朱厚照很不爽,也不準把這件事往外傳,自己帶著人繼續南巡,到處尋花問柳,把王陽明晾在一邊。

王陽明

王陽明一次次的上奏,請求朱厚照來受俘,朱厚照根本就不理他,這一等就等了半年,直到王陽明上奏說,自己能平定寧王叛亂,全都依賴威武大將軍的功勞,自己是怎麼平叛的一字未提,朱厚照這才同意來受俘,在接受了寧王投降之後,朱厚照還是覺得少了點啥,他突然對大臣們說:“要不把寧王放了,讓他再造一次反,我親自來抓他。”左右大臣聽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

朱厚照最後終於心滿意足的回京了,結果在渡長江的時候,摔進了水裡,被救上岸後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後因為感染肺炎在豹房駕崩了。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玄坤文史


老朱家人不怎麼有趣,相比其他朝代君王來說,明代皇帝總體偏悶,說好聽一點風格沉雄的多,龍袍後藏著的潛在個性,也比較的執拗剛烈,還有些暴躁的,大體上和有趣不怎麼沾邊。

非要挑個有趣的,正德皇帝許能算一個,像一個充滿活力的中二少年,不操心政事,老想著玩騎馬打仗,嬉遊江山,寵物豹房。

源於他父親弘治是個口碑特好的皇帝,治國能力強,人溫和大度,正德是長子,又是張皇后所生,弘治對正德肯定包容有愛,估計多少有點慣吧。這種父子關係,在歷代明朝皇帝裡是很罕見的,所以才會出來正德這麼個與眾不同的奇葩。當然弘治這個有愛的爹要能再活幾年,正德歲數大了也許就慢慢生性懂事,這樣整個大明朝後來也許就不一樣了。

可惜弘治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正德十四歲就要出臺。就正是犯中二病叛逆最烈的年歲,登基十幾年還拼命的玩,到死一直都也沒收心,真是折騰得一匹。

玩就玩,後果最嚴重的是他光顧著頑,沒留下後代,結果弄了一個藩王家的孩子嘉靖來,把弘治身上的治國優秀基因給斷根兒了。打這之後,明朝就沒再沒興盛起來過。有趣了一個皇帝,代價太巨大。

附一個表,看看正德的斷線位置。

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中興)--明武宗朱厚照(頑皮正德)--明世宗朱厚熜(嘉靖道人)--明穆宗朱載垕-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

答自劉羽舟和蕭銘珏


劉羽舟和蕭銘珏


明太祖朱元璋,一代風流人物,從小為地主家放牛,誰能想到他以後竟是一個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大明王朝的人,好一個朱重八。

乍一看他的長相,加上小時候的經歷,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看得上眼,也沒有人會對他寄予厚望,但是他豐厚的人生經歷,父母去世後,放過和尚和乞丐,走南闖北,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同時也見識了很多的世面,開闊了自己的眼界,積累了在當時活下去的生活經驗。如此經歷,使朱元璋在當時戰亂的情況下,鍛煉出了自己毅力的心智。

再艱難的生活之旅中,他不僅變得聰明,同時也變得無比心狠,奸詐。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中,活下去才是唯一的希望,誰又不是這樣呢?所以我認為朱元璋在當時,僅憑這一點,就大已決定了他以後帝王的生活。

在他25歲時,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憑藉自己的勇敢與聰明的才智,屢立戰功,逐漸成為郭子興的心腹,同時也娶到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不得不說,郭子興給了朱元璋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為朱元璋以後開創大明王朝奠定了一個基礎,也是朱元璋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關鍵點。一路上每件事都在學習,這也正是朱元璋的最有趣的一點,做事靈活有頭腦,逐漸成長。

朱元璋創建大明王朝後,他深知上一個朝代的弊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做的深得人心,形成了大明王朝初期的短暫輝煌。

不甘心自己落後,做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一步一成長,這也正是我感覺朱元璋最有趣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