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隨著天氣漸暖,萬物復甦,又到了菌類生長採摘的好時節。這不,在走馬鄉龍勝村6組的羊肚菌種植基地大棚裡,一個個“營養包”覆蓋在田地上為羊肚菌輸送養分,上棕下白的羊肚菌好似一把把沒有打開的“傘”,十分惹眼。

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 村民採收羊肚菌。

3月16日,記者走進走馬鄉龍勝村6組羊肚菌種植基地,只見村民們在大棚內來回穿梭採摘羊肚菌,採摘、裝筐、運送,一派繁忙景象。

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 羊肚菌豐收。

“基地64個大棚30多畝羊肚菌在20幾天前就陸續出菇開始採摘,從目前採摘情況來看,畝產鮮菇在300斤左右。羊肚菌開採以來,每天採收鮮菇五六百斤,鮮菇市場售價每公斤160元。”提起羊肚菌的效益,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健很是滿意。

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 李健在採摘羊肚菌。

5年前,李健在網上偶然看見一條關於種植羊肚菌的鏈接後,對種植羊肚菌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其實小時候就喜歡吃羊肚菌,但我們這裡不叫這個名字,長大後就很少在地裡見到了,當在電腦上看到羊肚菌種植的新聞後,決定開始羊肚菌種植。”李健說。

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 村民們正在整理採收回來的羊肚菌。

就這樣,說幹就幹,羊肚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高,由於缺少相關的種植經驗,種植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經過不懈努力,在開始種植的第二年,第一批羊肚菌成功出菇,經過前兩年的摸索總結,再加上自己邊幹邊學,李健的羊肚菌基地越做越大,從最初的20個大棚到如今的64個大棚。去年,李健將之前的平棚改建成了鋼管棚,為羊肚菌種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 李健的妻子曾寒梅正在晾曬羊肚菌。

“現在鋼管棚一般情況下,能用8年,雖然成本要比平棚高一些,但也少了很多麻煩,節省了人力。”李健介紹說,基地裡的工人大都是村裡的貧困戶以及由於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婦女,基地為這些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帶動當地經濟務工收入,為當地的村民們增收致富帶來了新希望,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我們在羊肚菌基地打工,搭棚、整地、施肥、採摘,一天80元錢,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可以有收入了。”正在基地務工的焦永連笑著說。

“去年一年有1000多人在基地上務工,工人的工資開了差不多12萬元左右。”李健告訴記者。

重慶彭水走馬鄉:羊肚菌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 村民搬運羊肚菌。

如今種植結構日趨多元化,特色食用菌的種植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香餑餑”,小小的羊肚菌成為了“致富傘”。李健說,羊肚菌種植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下半年他還將擴大種植規模到50畝,並延長羊肚菌產業鏈,銷往更多的地方。來源: 彭水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