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都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蕭雨


冬瓜怎麼做好吃?

大家好,我是小董,我的回答是:

記得小時候牙不太好的時候,媽媽總是想著法子做好吃的給我,但是沒幾個是我愛吃的。後來有一次媽媽買了冬瓜回來,做了冬瓜老鴨湯讓我吃。我一開始還極不情願的不想吃,最後還是嚐了一口,發現冬瓜吃起來軟軟的,而且還很清甜,最關鍵的是特別容易咬,對我的牙也沒有什麼影響。後來我又盛了一大碗,冬瓜的軟糯加上老鴨子的香味,吃起來真的美味極了,後來我總是嚷嚷著讓媽媽做冬瓜老鴨湯給我吃。

後來長大了,經常會看媽媽做飯,有時候心血來潮還要讓媽媽教我炒菜,學了幾個拿手菜之後我還不滿足,媽媽就說要教我做冬瓜老鴨湯。我就特別開心,因為沒有什麼比美食更讓我高興的了。而且冬瓜老鴨湯的營養也都還不錯,夏天吃的話還很解暑呢。冬瓜吃了也不會長胖,是很健康的食物。

首先就是要準備好食材了,只有好的食材才可能做出美味的食物。食材有時候也決定了食物的味道,所以我們要準備好一塊新鮮的冬瓜,當然了,冬瓜老鴨湯又怎麼能少的了鴨肉呢。還要準備一斤鴨肉,這就是主食了,剩下的就是一些佐料和調味料了。調味料的話我們要準備一些大棗,因為紅棗是補血的,對人的健康還是很有好處的,比較滋補。還要準備兩片荷葉和小半碗薏米以及姜塊,姜塊是很常見的,一般煲湯的時候都會用到,需要準備的東西就是這些啦,然後就可以開始做了。

——【冬瓜老鴨湯】——鮮嫩爽口,解暑敗火

【食材】:冬瓜,鴨肉,

【配料】:大棗,料酒,姜,荷葉,鹽,

——【具體制作方法】——

1、食材的處理:先將準備好的冬瓜洗乾淨,可以不用削皮,直接洗乾淨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就可以了。還要把紅棗和姜塊也洗乾淨備用,然後就把準備好的一斤鴨肉切成小塊或者是讓賣家直接切好,用清水沖洗乾淨,

2、焯水處理:鍋中倒水燒開,把鴨肉放到鍋裡焯水,裡面加點料酒去腥。差不多煮個幾分鐘,就能看見鴨肉的血水,差不多就可以關火了。然後把鴨肉盛出來用清水在洗一下,鴨肉比較腥的,洗乾淨的鴨肉腥味會淡一點。

3、烹飪食材:洗好之後就可以把鴨肉倒進電飯煲裡,把準備好的冬瓜也放進去,還有備用的一些調味料都倒進去,這裡把荷葉也放進去是為了祛除鴨肉的腥味,做出來的湯才會更好喝。都放進去之後就可以倒清水進去了,設置開關,就可以不用管了。

4、調味處理:煮個一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在往裡面加點鹽等其他的調味料就好了。

等打開煲之後,你就能聞到一股鴨肉混合著冬瓜的清香味,聞起來就感覺很好吃。而且煮出來的老鴨湯看著不油膩,清甜可口,咬一口冬瓜,就好像馬上就能化在嘴裡了,有一股甜甜的味道。還有就是鴨肉了,不像其他那種在鍋裡炒出來的那樣油膩,看起來是很鮮美的,吃上一口鴨肉你就知道了,真的很滑嫩,而且一點腥味都沒有,肉質也非常的軟,老人牙口不好也不用擔心咬不動,真的是很美味了。

【烹飪小貼士】:

1、鴨肉比較腥,一定要先清洗乾淨,然後再焯水,裡面加一些料酒,薑片,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腥味,焯水撈出之後放在清水中清洗乾淨,有效去除表面浮沫,吃起來口感更好。

2、調味可以根據個人愛好添加,冬瓜老鴨湯比較清淡,如果喜歡吃辣的話可以稍加一點辣椒,但是不建議加太多,這樣影響口味

大家對於冬瓜老鴨湯有什麼好的方法和建議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小董美食


大概三四歲的時候,被父母帶去遠房姨母家中。那天的情形當然記不太清,唯獨印象深刻的是廣東人的姨父像變戲法一樣,端出一件冬瓜盅,瓜皮上還雕著花呢。

入口,湯清甜,瓜肉一抿即化,真是上乘的食物。我年紀雖幼,不過美味當前,從不做他想,當日大吃大喝,留下畢生難忘的記憶。數十年後再遇姨父,一講起童年做客的經歷,我立刻叫了出來,“啊!冬瓜盅!”

我常說自己所有對於美食的幼功皆源於老外婆,也是事實。但真正捅破窗戶紙,產生一輩子的興趣,那件冬瓜盅,絕對是我的啟蒙老師。

冬瓜,原產於中國南方。小時候不識字,以為既然有西瓜和南瓜,就一定有“東瓜”囉。而且冬瓜夏季大量上市,為什麼會讓人聯想到冬天?原因之一是冬瓜老熟,表面覆蓋一層白霜,猶如冬雪,夏日見之,即生涼意。

老冬瓜在菜市中不怎麼容易見到,大部分都是碧綠生青,求賣一個好價錢。很少看到有人買下整隻的冬瓜,這傢伙大起來可有數十斤,通常豎切一兩塊已夠五口之家炮製兩道小菜了。

最高級的冬瓜菜當屬粵菜的冬瓜盅。我向那位姨父討教,得到做法如下:取肉厚的帶皮小冬瓜一個,對切開,在瓜口刻成鋸齒狀,挖去瓜瓤。瓜皮雕花就看大師傅的本事了,不雕也行。接著下沸水氽透撈出,過冷河。另邊廂,將瑤柱、鴨肉、火腿、冬菇、田雞切丁,放入瓜盅內,下二湯、紹酒和糖,猛火蒸熟,上桌前撒鹽、胡椒粉和火腿茸即成。

所謂二湯,是粵菜術語。三十斤肉,得三十斤湯,叫頂湯,十五斤肉,熬四個鐘頭,還是得三十斤湯,次一等,叫上湯。剩下的湯渣,另加水熬一個鐘頭,就是二湯,又名毛湯。

冬瓜盅是夏日當季菜,以清鮮取勝,未必要用很濃郁的頂湯和上湯,關鍵是最後來一把夜香花,香氣襲人,才能把食客的胃口吊將起來。

田雞和冬瓜的搭配是絕佳的,前者帶甜,可以彌補冬瓜相對平淡的味道。廣東老饕津津樂道的“太史菜”中有一道太史田雞,是冬瓜盅的升級版本,據說燙冬瓜時,要下一塊陳皮,生青氣即除。

臺灣手信鳳梨酥,很多是冬瓜代替鳳梨做餡,不算什麼新聞。冬瓜價廉是一方面因素,也怪它毫無個性,亂七八糟的添加劑一下,就可以很方便地模仿這個模仿那個了。

天底下最有個性的冬瓜菜,應該是寧波人和紹興人的臭冬瓜。當地家家有個臭瓫,用莧菜梗發酵,摳成臭滷,把生冬瓜片放入浸幾個鐘頭,撈出蒸熟,淋麻油,可送飯三大碗。但是臭冬瓜的強烈個性,來自臭滷,並非冬瓜本身。

夏季飲食宜清淡,冬瓜湯是最合時宜的家常菜。下小排同滾甚佳,不想吃得那麼葷,切幾篇鹹肉或者南風肉,照樣能勾出味。食素的可下扁尖和番茄,出鍋淋一大勺麻油。

把冬瓜切成連刀片,夾入火腿蒸熟,是江南常見的小菜。傳說寧波家庭做此菜招待客人,會在廚房中偷偷把火腿吃掉,因為老一輩寧波人生性節儉,絕不露富的緣故。這麼一來,吃火腿不見火腿,反而顯得高明,身為寧波近鄰海寧人的金庸先生,寫出“二十四橋明月夜”菜式,也許是從中得到的靈感吧。

簡簡單單,冬瓜毛豆一鍋炒之,不下醬油皆無所謂,上海小囡來得個歡喜,誰說上海菜只是濃油赤醬呢?

稍微下一點醬油,但不必很鹹,撒一把蝦皮,沈宏非老師說,上海人只要聞到紅燒冬瓜的味道,就知道夏天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