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電,行動詮釋榜樣力量

抗“疫”保電,行動詮釋榜樣力量

湖北能源鄂州發電公司勞模、工匠,面對疫情衝鋒在前,積極發揮自身的引領帶動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保障穩定供電供熱匯聚起榜樣力量。

保電就是保大局 發電必須“頂得上”

湖北能源鄂州發電公司是湖北省內裝機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也是湖北抗“疫”保供的主力電源點。在疫情形勢嚴峻、防疫物資緊張、外部支援不足的艱苦條件下,湖北省勞動模範沈而峻作為班組負責人,連續奮戰在生產一線四十餘日,一手抓生產,一手抗疫情。

抗“疫”保电,行动诠释榜样力量

湖北省勞動模範 沈而峻

該公司二期650兆瓦機組,由於是單臺汽泵運行,在夜班深度調峰過程中有一定風險。為了確保電力穩定供應,沈而峻親自監視,並堅持每班都到現場查看重要設備運行情況。2月29日,沈而峻在巡視檢查中發現三號鍋爐爐底水封漏水明顯增大,並立即將情況彙報給省調和部門,第一時間聯繫檢修爐作業班。他憑藉過硬的技術,在現場淡定有序的指導值班員操作,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在他的帶領下,下午4點整搶修工作結束,爐底水封得到控制,保證了疫情期間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沈而峻的身影。班組內90後年輕人居多,他擔心職工駐廠時間長,心理負擔加重,便成了駐廠員工們的“大家長”,每天在班組微信群和大家拉拉話兒,分享人民日報等新聞,做好大夥兒們的心理疏導,“住的還習慣嘛”“昨晚睡得怎樣”“還有哪些需要幫忙解決的問題”,想同事之所想,急同事之所急。

作為公司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在抗疫保供的同時,沈而峻堅持主持公司創新工作,既不讓技術骨幹人員聚集,又要讓大家的創新思維匯聚在一起。通過視頻會議、線上討論和分批實踐,駐廠期間創新工作小組上報5項創新成果,完成高質量論文15篇。目前,他還在積極準備湖北能源集團公司第三屆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的申報工作,釋放創新工作室能量。

防控就是責任 越是艱險越向前

檢修部副主任湯超君是鄂州市模範的獲得者。大年初一,湯超君和妻子閔靜分頭奔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妻子去武漢市中心醫院救死扶傷;他去湖北能源鄂州發電公司為武漢保供電。

抗“疫”保电,行动诠释榜样力量

鄂州市模範 湯超君

關鍵時刻,設備頂不頂得上,既是電廠的政治責任,也是湯超君心之所念。回廠後,湯超君發現,形勢比想象中嚴峻得多。他負責的熱工部分是火電主、輔機自動控制設備的“大管家”,在駐廠人員銳減的特殊時期,湯超君負責管理的區域範圍廣,防控和應急工作難度大,除了要完成六臺機組的設備維護外,還要參與生產物資應急保供及疫情防控。他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帶動大家每天對生產區和辦公區全面消毒,測量和登記班員體溫,在人員不得不聚集時督促大家戴好口罩,做好通風,嚴防死守,確保人身安全。一天忙下來,他微信步數基本都在兩萬步以上。

2月13日晚,外婆不幸在家中去世。他堅定地安慰母親,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隔空處理了外婆的後事。15日,湯超君照常堅守在生產一線,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檢修部在駐廠人數只有平日五分之一的艱苦條件下,累計為機組消除各類缺陷近百條,確保了機組持續穩定向防疫一線供電供熱。

踐行工匠精神 時刻牢記使命

燃運部首席技師文鋒是鄂州工匠、荊楚工匠,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的家就處在本次疫情中心區域,在他的大家庭裡有六位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和兩個年紀尚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顧。

抗“疫”保电,行动诠释榜样力量

鄂州工匠、荊楚工匠師 文鋒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員過多聚集的風險,該公司不斷壓縮外委單位人員,原本五、六十人的外委檢修隊縮減到了十幾人,但輸煤系統的工作壓力一直沒有降低,每日的燃煤接卸量超過萬噸。為做好設備保障消缺工作,他24小時堅守現場,吃睡在班組,集中力量攻克缺陷,全面保障了卸、儲、供、配煤工作正常開展。

2月16日三期圓形堆取料機出現啟動過程中刮板故障跳停的缺陷,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影響到給武漢供電的三期百萬機組的上煤工作。他第一時間組織檢修人員對這個重達百餘噸的“大傢伙”進行了全面的檢查,造成這種缺陷的可能性有很多,憑著多年的實戰經驗,他提出了最有可能產生的故障的位置並進行詳細的排查,僅僅用了三個小時就處理完了這項重大缺陷,確保了三期百萬機組的安全供煤。從大年初一駐廠至今,他帶領同事們解決了給煤機電機軸承損壞、皮帶接頭開裂、回用水泵故障等設備隱患問題,為機組“糧草”設備保駕護航。

技改帶來效益 取水環保減排

從1月24日至今,他沒有休息過一天,他說:“作為一名勞模、一名黨員,疫情來了,我更應該堅守一線,為打好疫情整體戰、阻擊戰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急難險重之時,衝鋒在前,這就是一名勞模的擔當和奉獻精神。

抗“疫”保电,行动诠释榜样力量

中央企業勞動模範 張再剛

疫情期間,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張再剛悉心沉澱,在節能降耗上下功夫。發電部針對三期百萬機組停運後,循環水泵為冷卻大機潤滑油無法停運而耗電大的情況,提出許多方案。為了論證可行性,張再剛全力以赴查找資料,確定設備選型,進行技改立項,預計該技改方案的應用將為公司每年節約近360萬度廠用電。同時,他積極與環保部門溝通,每天向省環保廳彙報機組運行情況及環保原材料的保供情況,報送環保電價相關的證明材料為公司爭取環保電價。

為了保障公司各類技改項目能按期復工,他根據目前疫情情況牽頭編制了復工方案,分別從工程進度、施工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積極與1號機組重點技改工程相關施工單位聯繫,駐廠以來,帶領部門員工先後解決5號機組供氨系統堵塞、4號鍋爐引風機油站漏油後續處理等工作,為後期全面技改復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月28日,為響應上級黨組織號召,該公司黨委發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項募捐倡議,他積極組織支部黨員和部門群眾奉獻愛心,並帶頭捐款。大家的愛心踴躍匯入磅礴暖洋,短短半天時間就完成了支部的全部捐款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