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陽,你快點好起來

“哎,薛陽,公安網打不開,掃完卷傳不上去啊。”“等一下,我這就去聯繫電信公司,可能門口施工又把線挖斷了······”挖斷了三個字還在風中飄蕩,人已經蹬蹬蹬下樓了。

他不僅是急性子還是筆桿子,他是薛陽,是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等駕坡派出所的內勤輔警。

從2013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的他進入警營後,能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三個月的街面巡邏,半年的出警經歷,五年的內勤工作,讓他逐步成長為所裡工作多面手。

因工作突出,在2020年2月,他的工作事蹟入選西安市公安局“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蹟;2019年、2018年,他又連續兩年同時獲得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優秀輔警嘉獎;2018年,西安市公安局政治部“忠誠的印跡”警察故事徵文中,他的文章《把工作崗位當作拼搏的戰場》榮獲三等獎,他在文中寫道:“所有回憶總是帶著滿滿的幸福感、成就感。平凡的崗位,因忙碌而變得充實,因成就感而體現出拼搏的精神,我,無愧於身上的這身制服!”

有事找薛陽

早起開門七宗事,樣樣不得出差錯。

每日清點進入飯堂的物料,是薛陽協助大內勤的常規工作。他檢視菜品是否新鮮,肉質是不是合格,斤兩有沒有短缺,種類有沒有齊全,一番忙活,菜入了櫃,錢出了帳,所裡百餘人一日的飯菜,便讓人安心。

至於挖斷線,實是近年等駕坡方圓成了熱火朝天的大工地,互聯網、公安網、電話線不知道被挖斷了多少次,群眾要報警值班電話斷不得,簽收文件傳送案卷公安網更是斷不得,必須得及時聯繫各方來修理,薛陽的當即就辦,的確是解決這類事情最好的態度。

薛陽是大內的輔警,大內二字,充滿著“管轄”的寬泛和“權力”的高級感,至於大到何處,管到多寬,誰也說不清。並非沒有崗位職責,只是大家習慣了去找薛陽,而他也習慣了只要騰出手就都去做。

一日為內勤,任誰也繞不過報表、臺賬、美篇,躲不開方案、講稿、總結。說小了,是分內事。說大了,是工作窗口。文書內勤對著分局六七個業務單位,尤其是秘書、政工、保障部門,人與物的傳遞,頭緒繁多。薛陽的大腦和他的電腦,共同組成了超級抽屜,所裡需要的各類信息、分局要求的不同報表,都在他心裡有明確的報送節點,在他的電腦裡有精準的檢索路徑。正因為他心裡有本賬,凡事未雨綢繆,事先規劃,才能工作千條線,內勤一根針的狀態下,有條不紊,不出紕漏。

薛陽累倒了

薛陽雖考取了等駕坡派出所輔警職位,但他其實是大學新聞專業的畢業生。這也是他2013年入職時,同時到等駕坡所履職的新一屆支部班子,在他巡邏出警僅數月,便抽調到內勤班組的原因。而七年學習浸潤,七年曆練成長,成為等駕坡派出所當仁不讓的筆桿子。

為了做好宣傳工作,把警營感人故事與榮耀時刻用自己所學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傳遞正能量,薛陽圍繞公安工作,充分運用走訪和服務群眾的有利時機,以廣闊的視角和飽滿的熱情,貼近實際、貼近一線來開展公安宣傳工作。

為獲得更多更好的宣傳素材,他曾隨辦案民警出差,上北京、走甘肅、赴江西,也曾隨民警蹲點守候,親歷民警追蹤案情,抓捕罪犯的過程,記錄工作細膩點滴,拍攝有靈魂的瞬間畫面。特別是節假日,民警工作最辛苦的時刻,也是薛陽最忙的時候。每當他如實又動人地報道一樁樁民警工作風采時,他的心裡充滿滿足。

白天瑣碎事多,因此他更習慣晚上寫稿件,經常熬更守夜、甚至通宵達旦的寫。他辦公桌邊的檯燈,透著暖意的柔光陪伴他無數夜晚,靜靜聽過鍵盤奏出的多曲悅耳音符,默默注視著更多的Word文檔被打開、填充、保存。薛陽寫過的材料難以盡述,別人詞窮時或會“白頭搔更短”,許是每一篇文字都會折去一根頭髮,所以如今他並無頭髮可揪,只能摩挲,硬是把一顆裝滿錦繡文章的腦袋,“盤”的鋥光瓦亮。

因為薛陽日前突然暈倒,如今住院接受治療。其實在這次暈厥之前,已經有一次下樓時突然眩暈,他扶牆而立,緩了一會,並未在意。這次高強度忙完一天工作,走出辦公室感到不舒服,強撐著去開車,暈在車旁。大年初一,所裡接到疫情防控任務,他是第一個回到工作崗位上的輔警,他協助內勤準備好酒精,申領口罩防護服,在民警歸來時就一一發放到位。一個多月的連續工作,身體超負荷運轉,早已疲累不堪。他也曾想忙完手頭的事,請一天假緩一緩,結果卻以這種方式“休息”。

等駕坡派出所的民警告訴記者:“我們痛惜所裡的好內勤不堪勞累病倒了。我們既盼著他早日回到崗位,在所裡又能聽到此起彼伏喊他的聲音,薛陽,快點好起來!”

本報記者梁爽 通訊員杜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