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一周前,由许知远主持的访谈类节目《十三邀》邀请到历史学家许倬云进行专访。这位出生于1930年、“生长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的人物”在节目中分享了他的抗战经历、“为常民写作”的旨要、对西方文明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知识分子应当如何应对时代命题。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十三邀》第四季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汉代农业》《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

作为历史学家,他这样看待历史学科:“学历史可以学到从个人到天下之间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变化,及变化里面的因素……历史要活学活用,不是找例子也不是保存东西,而是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这样就可以排出无数的选择,让我们在找路的时候,绝对不会只有这一条路或者这三条路。”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从历史看组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点击“书影”购买

从历史的各个阶段中汲取经验,许倬云始终擅长以通俗的语言探讨中国与世界文明的问题,而犹有新角度与新知识。在《从历史看组织》一书中,许倬云他用企业视角审视分析中国历史各王朝组织结构的变迁。他将中国视作一个大公司,每个朝代都看作是公司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每次朝代更替都好比是企业组织结构重组的过程。他谈论中国历史上的组织制度以及各朝宰辅之功过,讲述的年代从先秦直到清末,将各个朝代的组织经验和管理技术娓娓道来,观古而知今。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假如我们将治国当成管理一个企业,那么中国就是很大的一个公司,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在经营的公司。当然这几千年来,公司不停地改组、不停地改变结构,也不停地改变市场,我们今天讨论历史的方式,事实上是将中国政府当作一个经营模式来看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国家的市场又是什么?

如果国家是一个公司,政府就是经营单位,国家的产品就是对国民的服务,其中包括安全和繁荣;它的市场呢,就是全国的人口,在过去,就是全国的民众,在今天,就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一个结构中,如果市场对公司的管理单位不能满意,公司就会失去它的市场,因为它的产品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这时候,就有了革命或王朝的颠覆。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图源见水印

政府的服务之中包括两项:国家的安全,及人民的生活繁荣安定。要维持国家安全,就要看政府能不能有效地保卫国家的疆土;老百姓能不能得到繁荣安定的生活,就要看政府是不是让经济有适当发展的机会,让人民有安居乐业的机会。

国家的税收是用来维持管理机构的,也可看作管理机构的收费,如果收费超过市场所能负荷,市场就垮了。如果市场的负荷量和管理机构的费用间维持一种良好的平衡,市场就会一直存在,而且收入可以稳定增长;这个时候政府是有效率的,而人民也会拥护政府。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市场扩大、市场的需求量增大,也就是国家的领土扩张、人口增加,则收入也会增加。所以古今中外的国家,常常竭尽所能地开疆辟土,希望拥有更多的人民及国土。但是这种扩张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扩张国土就要战争,战争需要金钱,会造成人员伤亡,也就是成本的增加及既有市场的损失。所以一个国家,如果要扩张领土,获得领土上的人口,从长远来看似乎是有利的,但在短期市场尚未稳定之时,不免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有时,付出的代价不堪负荷,足以使政府崩溃。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经理人为了要扩张市场、增加产品,而使得公司的财力不胜负荷,董事会将这个经理人罢免,可能另一个经理人却享受了新市场的开拓效应。因此,新的王朝可能享受到上一个王朝崩溃之后的利益,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我们常常见到。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讨论中国的历史,各位可以发现它和公司的经营管理是很类似的。公司要支付的成本,除了制造产品的成本外,有极大部分是管理的成本。为了创造安定、繁荣的条件,政府要付出极大的开支。尤其在国防上,所需的成本是相当大的。管理的成本来自于怎么样建立一个安定的秩序,怎样减少开支、增加效率,也就是增加利润。一个文官系统(也就是管理系统),如果运作得当,则这个国家的效率增加,管理的成本也相对减少许多,累积的利润就相对增高。由上可见,一个国家的政治跟经营公司是完全一样的。

从现代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历史,直到近代,中国并没有一个长久得足以讨论的企业史,我们只能从历代国家经营的历史借取经验,来看看前人经营的智慧与策略。

将国家当成一个经营单位来讨论,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他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重要的领袖,尤其是宰相身份的领袖,如何为每个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有的解决得很好,有的则不然。早期的个例中有一些可以规劝皇帝的人,如魏徵,而晚期就看不到这种人物了。中国王朝的体制里,皇帝的独裁权越来越大,对于大权独揽的皇帝,谏官能尽到的功能就越来越小。在汉朝还有一些能够真正为国家规划长远计划的人物,像萧何、诸葛亮,后来也慢慢地少了。这是因为规模已经成型,许多制度已经确立,能够变动的地方就少了。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魏 徵

诸葛亮、王导之类的人物,他们的工作是致力于族群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宽宏大量的领袖的领导之下,大家一步步走向融合。南北朝的领袖,王猛、李沖……他们帮助不同的文化融合。

我们也看到唐朝的贤相陆贽、李泌,在王朝快要覆亡的时候,为国家寻找新的税收方式,调动新的力量;也在国家面临新的外来因素的情势之下,调动外援的力量,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都是在中国一步步扩大成为东亚新的国际化社会的时候,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农业提升到了一个水平、中国的工商业逐渐开展的时候,政府才会有新的经济基础,才能有新税源。宋、明两朝的宰相,比如说王安石和张居正,他们都想在现有的结构上进行修正,翻陈出新,增加效率、调动新的资源、创造条件,引导更好的经济制度。可是他们的工作基本上都只是修改的性质而已,要等到清朝晚期的时候,才有像曾国藩这一批人所做的这么大规模的改变,使得中国有了崭新的面貌。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王安石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曾国藩

最后到了我们今天看见的情况,这是一代又一代累积的历史的结果,每一个朝代都有这些能够尽心尽力为国家想事情的人,他们为国家做了事、为人民做了事,为中国长远的发展做了推进的工作。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尽心尽力将中国的历史方向导向我们所见的各个阶段。文化与政治体系演变的大方向,有集体推动的力量,也有个人控制的部分,但这些重要的人物是凭借他们个人的能力、修养、操守,以及韧性,才能够一个接一个推动历史的变化。虽然中间隔了几百年之久,但是在关键的时候,这些人对中国发展的方向都有一定的指引与推动的作用。这些人物都是在人类历史上可以刻下姓名的人物,我们对他们充满感激与佩服,我们永远纪念他们,他们也成为今天我们可以学习与效法的模范。

今天的时代和过去当然不一样了。我们有政府机关也有私人企业,我们的经济情况也比过去更宽广与多样。我们有更庞大复杂的经济体系,我们处于国际社会里,不能再关门过日子。但不管我们的情况如何改变,我们周围的条件如何改变,若干种领袖的条件与品质还是必须的。必须眼光远大、必须坚毅果决、必须胸襟宽阔、必须公忠体国;他们必定能够开创新一代的风气,也必定能够带动一批人,成为他们事业的继承者,这些都是重要的条件。希望我们今天不仅在政府里面有这样的人物,在民间也有更多这样的人物,一批又一批,一代传一代,让我们变得更好,也让我们的生活品质更加提升。

以历史的例证作为学习的对象。在这些历史个例中,哪些是治国时面临的困扰?哪些是治国过程中发展的缺陷?将这些治理国家的经验,转换成为管理经营的原则,看看是不是适用于一些营利或非营利组织。而若干原则与方向是一个团体或社会组织(不论是国家、企业、基金会)都必须遵循的。第一是权责要清楚,第二是权力和能力最好要分隔开,执行者的工作由有所有权的人来替他做考核,第三是平时不断的稽查是很重要的。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本身作风理性是必须的,不能听信小人、不能逞意气、不能任用非才,因为他本身对团体负有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团体所要进行的任务,不能因为一个领导者、一个首长本身个人的好恶、个人能力的偏差或不足、个人的偏见而使整个团体受到损害。一个人要多听建言,要多听不同人的意见。一个团体最好是能够容纳许多不同的意见,使得各种意见可以有沟通与讨论的机会。不去顾及别人的意见、不去找到新的资讯来源、不去注意到各种发展的机会以及隐藏性的危机,这种人是自己将耳朵、眼睛、鼻子都塞住,虽然有手有脚,但不会有作为。即使他有再大的智慧,也没有办法突破没有讯息之后的迷惘,以致一切都是闭门造车得出来的决定,完全不能和外界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一个领导者对团体有其责任,是不可以如此任性的。

治大国犹如烹小鲜,烧好一条鱼有一些应当掌握的原则,治理一个国家也有一些应当掌握的原则。要烧好一条鱼,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要考虑各种方向、各种可能,也要约束自己不要冒失。同样地,治国也是如此。

我们必须设计一个结构,使得结构里个人的成分可以降到最低,组织的成分可以提升到最高。分工合作、选贤与能、因能任事、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几个原则是在所有组织的管理经营中,无论中外都行之有效的通则,即所有文官制度的通则。营利、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也不外乎此。只是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目的不是推销商品,而是推展某些观念和服务,其实和营利组织生产产品、推销产品也是一样的。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治大国的经验用于学习管理组织,选拔贤才即是必须注意的项目。在古代有科举和保任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靠考试、一是靠推荐;现在又有学校这一训练专才的途径。一个公司不一定能设立学校训练自己所需的专才,但是现在外面有许多学校、许多科系,可以提供专业的训练。企业用人,也可经过考试,按照我们的需求,请合适的人加入我们的组织。参加一个公司、参加一个企业,其情形与国家考选公务员是一样的。为了使这些专才能够适人适任、人地相宜,企业可以举办内部训练,使这些新进人员了解公司的任务、组织与政策以及在每个岗位上应该做的事情。企业应该让同仁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些项目,这样才能使得公司有一批好的专家做事,而好的专家也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从历史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例子,也得到许多经验,怎样将这个团体管理得妥妥当当、怎样将自己的工作队伍组织得有效率、怎样将政策推行彻底、怎样节省成本、怎样完成任务,企业的管理也不过遵循这几个原则而已。

人物与组织,是相辅相成的因素。人物筹划了组织、更新了组织,而组织与制度为人物提供了工具。组织,会有老化与涣散的时候;组织内部转变,也会有因为移形换位而蓄积的张力。一个有见解与有魄力的人物,会知道怎样将张力蓄积的能量转化为新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而愚妄与自私的人,则不免误用张力,最终走向失败与崩溃。

(本文摘自《从历史看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骆新说 | 对话真的能够解决分歧和纷争吗?

骆新说 |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许倬云:国家假如是一个公司,国家的产品是什么?市场又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