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安聯財險徐春俊:保險“黑馬”的“升維”成長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京東安聯,一個拆開名字如雷貫耳,但合在一起還識君者不多的保險行業“新人”。但僅僅合資一年多的它,卻成為2019年增長最快的保險公司之一,是寂靜多時的行業里名副其實的“黑馬”選手。

“京東安聯的目標是成為第三代互聯網保險公司,通過在商業場景中沉浸式模式,形成一個保險服務的生態和服務鏈,即讓保險+技術+服務沉浸在商業場景中,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需求關係,產生線上和線下的生態化結合,從而徹底改變保險原有的邏輯和業態。”京東安聯CEO徐春俊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獨家專訪時,如是解釋京東安聯快速增長的秘訣:去另一維度上“升維”成長。

京东安联财险徐春俊:保险“黑马”的“升维”成长

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受訪者供圖)

互聯網保險3.0

京東安聯於2018年7月被批准合資,彼時BAT等互聯網巨頭都已經在保險市場有所佈局,既有超大客戶群,又有全品類場景的京東當然不會缺席。而與京東走到一起的是擁有130年曆史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它是歐洲最大的保險集團,也是全球品牌價值最高的保險品牌。不過,其進入中國十餘年時間,市場表現並不亮眼。

一家想要拓展保險領域疆土的中國互聯網巨頭,一家尋求數字化轉型的全球保險大佬,因為共同的目標不謀而合走到一起。

其實,互聯網+保險並不算是一個新鮮話題,不過真正縱深的融合發展其實還遠未到來。在徐春俊看來,第一代互聯網保險出現在2005年,本質上來說只是“網銷”保險,就是把產品搬到電商平臺上,只是銷售渠道的簡單線上化,並沒有改變保險的服務模式和商業邏輯。

到了2014年前後,互聯網+保險算是更進一步,出現了一些專業持牌的第二代互聯網保險公司,這些保險公司不是像第一代互聯網保險那樣,只是隸屬於傳統保險公司的“網銷部”,這一代互聯網保險公司雖然有結構性改變,但在解決客戶觸達上還是沒有完全跨過界限,客戶對保險的信任度依然有鴻溝,仍然是單純貨幣補償的模式……

“保險是一種風險的金融補償模式,所謂第三代互聯網保險,就是把它變成了一種保險的服務模式。京東安聯想探索的就是成為第三代互聯網保險公司,為用戶提供的是完整的解決方案,將產品嵌入場景,讓保險服務化和生態化。”徐春俊表示。

至於實現的方式,徐春俊認為總結來說就是“保險+技術+服務”三位一體。“京東安聯合資之初設定的理念是“簡單創造美好生活”,就是讓保險更簡單,這個其實也是能解決行業的一個最大痛點。”他說。

京东安联财险徐春俊:保险“黑马”的“升维”成长

京東安聯北京總部(受訪者供圖)

行業“黑馬” 合資首年盈利

“2019年,我們在合資第一個完整的年度就實現了全面盈利,這已經創造了一個不可能,一年前,這看似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未來。”徐春俊在發給全員的郵件中如是寫到。

據徐春俊透露,2019年,京東安聯的保費收入規模達到了25.3億元人民幣(審計前),同比增長了104%,剔除2017、2018年新開業公司,同比增速行業第一,京東安聯的行業排名也因此從2018年的第51名上升到2019年的前35名,也獲得了中國銀保監會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A級評價,還收穫了年度新銳保險公司等5個重要獎項。

在此基礎上,京東安聯也為自己確定了未來五年的“雙十目標”,即力爭在2023年底躋身中國財險行業前10名,並挺進安聯集團全球財險子公司前10名。“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意味著京東安聯每年的複合增長率要達到60%左右的速度。而保險行業目前每年平均增長的速度是11%到14%之間。”徐春俊說。

京東安聯是一家很不一樣的保險公司,目前雖然年保費規模已經到25億元以上,但整個公司的員工數量還不超過500人,這源於京東安聯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模式,比如團隊結構是“四三二一型”的,即40%的員工是技術隊伍,30%是業務隊伍,20%是運營中臺,10%就是像行政、人事、法務等的職能部門。這種非常互聯網化的“大中臺小前臺”的模式,打破了傳統保險公司金字塔的管理架構和銷售模式,效率更高。

徐春俊透露,目前整個行業在50億規模以內的保險公司,人力成本與保費比2019年的數據平均是12.3%,而京東安聯即使還是合資初期,就做到了6%。“京東安聯的整體目標就是要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科技型保險公司。”他說。

互聯網保險的未來探索

在徐春俊看來,隨著科技的逐漸滲透,互聯網保險正向廣度和深度兩個明顯的方向延伸:第一,服務維度不斷拓寬,保險場景更加多元;第二,產業和市場的顆粒度不斷細化,保險服務深度也越來越細、越來越精準,個性化和碎片化趨勢更加明顯。

當前,數字化的途徑逐漸成為客戶與保險公司交互的主流。客戶期待的是簡單化的產品展示,是一鍵式的服務體驗,是7×24小時的在線服務,是定製化的保險保障,保險公司需要以全方位的客戶視角,改變原有的產品和服務,創造無縫連接的客戶體驗。

徐春俊表示,要做到這些,需要挖掘“三大資源”:客戶是核心資產,數據是核心資源,技術是核心驅動;建設“四大能力”:泛連接、定製化、智能化、數字風控。三大資源、四大能力建設其實是對客戶體驗來說更快和更準,所以這個也是我認為區別於第一代和第二代互聯網保險的重要標誌。

例如,保險公司可以根據用戶消費行為進行分析,推斷出潛在需求,然後可以把相對應的保險產品進行個性化匹配,進行嵌入式銷售。這種在封閉場景的精準推送與營銷,解決了行業需求和供給不對稱的痛點,也讓用戶所想即所得,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保險保障,帶來更便捷、貼心的服務。

通過數字化技術重塑保險價值鏈,以簡單化的產品和服務創造無縫連接的客戶體驗。2019年,公司累計服務客戶數突破1.5億人。全面接入京東互聯網場景,產品服務更加廣泛,涵蓋車險、健康險、意外險、旅行險、貨運險等多個險種,累計保單1752萬件。亮相無人機保險、配送機器人保險保障等91款創新業務。

徐春俊提到,任何創新其實是在紅海中尋找藍海的機會,讓客戶與企業之間的對價關係更清晰,體驗不斷提升。我們可以依託“三個資源”,通過“四個能力”實現“讓保險更簡單”,把保險和互聯網生態更有效嫁接,在紅海中通過科技重新構造了新的商業的模式,創造藍海機會。

疫情推動行業數字化變革

疫情是當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衝擊和挑戰,當然,也蘊藏著未來的機會,保險行業更是如此。

徐春俊表示,每一次大災大難之後,保險行業都會迎來一次發展機會。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地震,保險行業都經歷了一次“鳳凰涅槃”。但機會並不是均分給每個人的,而是隻垂青那些有準備的創新者。

從目前來看,疫情對於整個保險行業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傳統保險公司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主要銷售和服務模式還是人與人見面的傳統銷售模式,這種模式疫情期間受到了影響,而互聯網保險公司,原本就是推行不見面的銷售和服務模式,影響相對較小。

據徐春俊介紹,疫情發生以後,京東安聯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在原有產品基礎上,擴展了承保範圍,承保新冠肺炎相關保障,因此,在春節期間上線後,因為更新快、覆蓋廣、理賠簡單,在行業裡是比較亮眼的。此外,在春節期間有三個客戶在泰國、美國和澳洲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公司及時預支了海外的診療費用,幫助客戶轉危為安。

徐春俊認為,此次疫情會加速整個保險行業的數字化變革,進而帶來行業的快速發展,原本已經火熱的科技保險會很快成為產業風口。此外,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健康險也會迎來較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