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特朗普”式抗疫,不能拯救美國經濟



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世衛組織多次呼籲全球加強聯防聯控。


在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已經慢慢呈現出鍾南山院士提出的轉折點,離新增確診人數為零的“勝利”已經越來越近。截至3月1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4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湖北8例),新增疑似病例23例。


但是,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勢並不樂觀。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3月18日的記者會上透露,當前世界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全球新冠肺炎死亡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有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其中,疫情在美國已呈擴散之勢,但美國政府應對疫情的遲緩無力,面臨多項指責:檢測難、就醫難、確診門檻高、依賴中國藥品等等。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總統特朗普直接稱新冠病毒(COVID-19)為中國病毒(the Chinese Virus)

,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和擔憂。


其中,資本市場集中體現和放大了美國社會恐慌情緒。美東時間3月18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再次下跌,盤中觸發低點再次熔斷。這已經是三月來的第四次熔斷,歷史上還是首次。


正如“病毒獵手”維爾特伊恩利普金教授所說,科學無國界,尤其在全球化時代,積極應對、預防各類傳染病威脅,是各國科學家的共同使命。

科技巨頭承受重壓

新冠疫情形勢告急,金融市場也陷入罕見動盪,全球對於“經濟危機”的風險表現出了悲觀情緒。


科技股的降幅首當其衝。其中,特斯拉股價大跌16.03%至361.22美元,換手率達12.93%,市值縮水至663.6億美元。相較於最高點的968.99美元,特斯拉股價已下跌60%。


“劍走偏鋒”的“特朗普”式抗疫,不能拯救美國經濟


Facebook股價下跌1.65%至146.96美元,相較於1月29日的高點224.2美元,其股價已下跌近35%。此外,蘋果公司的股價下跌2.45%至246.67美元,相較於2月份的高點327.22美元,其股價已經下跌25%。


“我們從上週就開始在家辦公,生活影響方面還好。但是,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沒有了股票收益,日子就要喝西北風了。”美國網約車巨頭Lyft公司一名內部員工向21Tech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和更多人一樣期待著疫情過去,整個經濟運行能回到正軌。


目前,Uber Pool服務已經在美國、加拿大、巴黎和倫敦等城市關閉。該平臺還和當地政府機構保持密切聯繫,以阻止不必要的旅行。Lyft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暫停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共享服務。受疫情影響,Lyft股價3月18日下跌13.99%至16.05美元,相較於2月份的高點54.50美元,其股價已經下跌近70%。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科技公司在疫情期間,為員工發放現金補貼,以減少因為疫情隔離導致員工出現財務問題。其中,

Facebook將向45000名員工,發放額外1000美元/人補貼。


“劍走偏鋒”的“特朗普”式抗疫,不能拯救美國經濟


警惕種族主義抬頭

資本市場的表現有其深刻的現實原因。


截至美東時間18日19:00,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佈的實時疫情數據顯示,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7769例,其中,118例死亡病例。確診人數最多的是紐約州,確診2495例,死亡16人。其次是華盛頓州和加州,分別確診1014例和751例。


即便感染人數在成倍增加,但疫情控制並沒有朝積極方向發展。


美國國內的疫情危機引發了民眾不安。美國紐約的一線傳染病醫生麥卡錫(Matt McCarthy)曾在本月4日,直斥美國疾病控制於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檢測機制,麥卡錫表示手頭沒有檢測工具,這是國家醜聞。


“劍走偏鋒”的“特朗普”式抗疫,不能拯救美國經濟


然而,美國政府直到美東時間13日下午,才遲遲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相反,在此之前至少有24個州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政府一直希望淡化美國本土的疫情情況,美國CDC甚至在本月7日宣佈,不再公佈新冠病毒有關的數據,此舉一度遭受美國民眾及世界網友的質疑。


由於美國政府之前對疫情的隱瞞和不重視,導致了美國普通人對新冠病毒普遍忽視,且沒有對疫情應有的重視。導致最近一週的疫情,在美國本土大規模爆發

3月17日(美東時間16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一條言論“美國(政府)將大力支持那些特別是受到中國病毒影響的行業,如航空公司以及其他行業。我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


此言論引起了大多數人的不滿和擔憂。


這種公開把新冠病毒和中國相聯繫的做法,實質是特朗普對中國的汙名化以及無端的指責,意圖轉移美國民眾對美國政府疫情監控失職的事實。推特上的大多數網民們並不買賬,紛紛發表了反對意見。推特網友“Eugene Gu, MD”回覆特朗普的言論稱,“瞧瞧,我一直非常害怕特朗普會在這個特殊時期,轉向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


“劍走偏鋒”的“特朗普”式抗疫,不能拯救美國經濟


推特網友“Mykie”甚至直接回懟特朗普“你就是一個美國病毒。”更多的推特網友直接稱呼特朗普為“特朗普病毒(Trump Virus)”以表示強烈的不滿和憤怒。


也有在美國工作生活的華人在留言表示,“作為一名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我對特朗普的行動深感憂慮和不安。謝謝大家能大膽表態。我們努力工作,遵守任何法律,但我們不能投票。請幫助阻止美國人民走上這條仇恨的黑暗道路。”


事實上,國際條例對於病毒的正確命名早有規定。2月12日,在日內瓦的國際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宣佈,目前爆發的新冠病毒的正式命名為COVID-19, 其中CO代表了corona (新冠), VI代表virus (病毒),D 代表了disease(疾病),而數字19 則代表了年份2019。譚德塞特別表態,新病毒的命名需要避免使用帶有國名或地名之類的歧視性信息。

大選臨近,特朗普政府“有意忽略”

目前,新冠肺炎已經在全球有了廣泛被接受的命名“COVID-19”,各國也採取了有力舉措進行防控。應對疫情蔓延,還是要回到科學防控的軌道,而不是打種族主義的髒牌,更不應該將這一場災難“政治化”。


正如美國當地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特朗普對疫情所為乃是“有意忽略”,這其中的深層原因有待分析,但出於大選原因已被美國媒體普遍論證。


以往,美國大選年的重頭戲碼都是圍繞著中國的經貿、軍事、公共政策以及意識形態等。2020年作為又一個美國大選年,適逢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病毒”牌又成了一個新的重頭戲碼。


作為總統,特朗普推出“中國病毒”一說,顯然有轉移視線的意圖,同時又可以在美國大選年給自己加大戲碼。實際上,他之所以這麼明目張膽的指責,背後有總統班子的策劃。可見,美國疫情發展到今天幾乎難以控制,與特朗普脫不開關係。


“劍走偏鋒”的“特朗普”式抗疫,不能拯救美國經濟


3月18日,特朗普透露,政府正在擴大病毒檢測和優化檢測方式、正引用《國防生產法》生產更多醫療物資等等。此前,白宮曾考慮發佈一項行政命令,大幅擴大新冠病毒試驗性藥物的使用範圍,以加快研究進程。不過,此想法遭到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反對,理由是試驗性藥物會給患者增加不必要風險。


在美聯儲全力“救市”收效甚微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開始接力啟動“撒錢”模式,醞釀推出萬億美元級別經濟刺激計劃。為了儘快給經濟注入資金力量,白宮希望未來兩週內就採取行動,給每位成年美國公民派發1000美元現金支票。


但是,這些刺激措施能否見效,依然並不明朗。對於全球經濟來說,只有儘快走出疫情的陰霾,才能迎來轉機。在這種情況下,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標普全球在17日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調降至衰退水平。


以切坦·阿希亞為首的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在17日發佈的最新經濟報告中說,即便把財政政策反應考慮在內,“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是我們現在的基本預測情形”。


在這些經濟學家們看來,這次的情況將比2001年的全球經濟衰退更嚴重。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混亂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那麼可能會看到更嚴重的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諮詢公司Morning Counsult在本月初公佈的數據顯示,擁有超過15.6萬人參與的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僅為40%跌至任期最低點,並且有超過55%的參與者對特朗普的任期表現表示不滿。這為特朗普急於轉移視線提供了一個新的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