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現在我們罵人的話都是很粗俗,啥都能罵的出來,還加上別人的祖宗十八代外加親朋好友,三姑六姨的,簡直不要太難聽,而且一點創新都沒有,罵來罵去都是那麼幾個,令人不禁覺得無聊煩躁。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要看文言文都是一本正經的,其實也需要一些罵人的話,古人講究禮義廉恥,多少會刪掉那些粗鄙的話,可所謂百密必有一疏,總有些漏網之魚,讓我們窺探到古人怎麼爆粗口。
一、孔子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賢聖孔子一生倡導仁、禮,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但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爆粗口。比如當他看到有人用陶俑做陪葬品時就很生氣,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真是罵的太絕了,詛咒別人絕後,要知道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孔子也是有時候會失禮啊。

二、豎子不足與謀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出自《史記》,范增罵項羽,原文: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三、不死何俟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意思是:“不去死還等什麼呢?

出自《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這篇大概是《詩經》裡罵人最狠的話了,據說孔子刪詩三千隻剩三百篇,大概很多的粗話、髒話都被刪了。這一篇讓漢儒們“嫌於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語言暴力,是《詩》“三百篇所僅有”。

四、大耳賊!焉敢如此!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出自《三國演義》,袁紹大罵劉備,是因為劉備的二弟,關羽為曹操殺了他的大將顏良、文丑。這時劉備寄居在袁紹處,於是袁紹蠢萌蠢萌地罵了劉備,當然劉備三言兩語這傢伙就息怒了……後來呂布不知道從哪兒聽來,也罵劉備“大耳賊”

五、王熙鳳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曹雪芹作品《紅樓夢》中將王熙鳳刻畫得入木三分,她罵人也是不帶髒字,比如她罵賈蓉時,說他是一個“天雷劈腦子五鬼分屍的沒良心的種子”,果然是牙尖嘴利心狠毒,連罵人都是一連串流利的文言文,請收下我的膝蓋。

古人是怎麼罵人的 文化人罵人果然不一樣

怎麼樣,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古人們的智慧真的是爐火純青,令人敬佩,原來古人也並非只會之乎者也呀,學會怎麼優雅的罵人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