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

春路雨添花,潤物細無聲。 3月17日,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東城區,專門服務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子女就學的東城區實驗學校高三年級和初三年級的學生全部開學復課了。在全州統一實施的“公安+衛健+教育”護航工作機制保障下,高三年級有97人、初三年級192人順利復課,25名老師和4名宿管、4名食堂工人順利復工。
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內外設防,平安復課保障有力。

在護航開學復課的過程中,普安縣公安局江西坡派出所納茶警務室派出警務人員到東城區實驗中學牽頭開展安保工作。 “我們明確了1名民警、2名輔警入駐東城區實驗學校,全力維護該校開學復課期間的正常秩序,指導保安做好學校師生、外來人員入校安全防控工作。” 江西坡派出所副所長、納茶社區警務室負責人劉燚介紹道,警務室還要做好校園周邊社會治安排查整治工作,緊盯聚集飲酒等活動,嚴防學生私自外出到餐館酒樓打堆。 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在開學的前一週,警務人員便開始了外防工作,在學校周邊進行早晚兩次的巡邏防控,排查整治治安環境,為學生復學打好安全基礎。“開學前我們對學校周邊的餐飲、住宿等場所進行了安全檢查,對外來重點人員特別是來自疫區疫點的流動人員進行全面摸排,強化外防。”民警劉俊博說。

3月15日和16日,初三、高三學生正式復學,警方指導校方組織學生錯峰進入教室、食堂、宿舍,用警戒帶劃定多個入口進行分流,每個通道都有警員、保安協同醫務人員按照“七步工作法”開展工作,對學生做好登記、檢測以及簽訂承諾書等內防工作。 “學生返校那兩天,我們早上七點半前到達學校,拉好警戒線,確保每個學生間隔1.5米進行排隊檢測,還要給他們的行李進行消毒。”民警劉俊博說,每棟教學樓都張貼著警務人員的聯繫方式,為了方便服務學生。 天使相隨,守護學子無微不至。
茶源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譚伶和護士楊豔,早在3月12日就到東城區實驗學校為開學做準備,帶著老師對學生宿舍、食堂、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把體溫計、藥品、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提前儲備到校醫務室。 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

高三、初三學生返校,譚伶和楊豔也開始了住校生活,隨時做好應急準備。“我們在醫務室旁設置了男、女兩間隔離室,早、中、晚給學生測溫三次,每個班級也都備有體溫槍,一旦出現發熱現象,就馬上按程序報校方和衛健部門,並安排救護車將學生送至指定醫院進行檢查。” 3月16日16時許,初三(2)班的羅其敏、吳志仇在教室自行測溫時發現體溫異常,授課老師急忙將兩名學生送至隔離室,譚伶接手學生後,對二人反覆進行重測,體溫依舊異常,就將學生送去了醫院進行核酸檢測和CT檢查。這時,初三(3)班學生潘輝浩同樣發熱,檢測結果37.8攝氏度,在隔離室反覆確認無誤後,又被送至醫院。 時隔一日,譚伶仍然心有餘悸:“一連三個學生出現發熱症狀,大家都繃緊了神經,好在檢查結果都只是普通的感冒。” 高三(1)班的學生謝高稻說:“有醫生護士隨時在我們身邊,還給我們上安全課,教會我們很多的防護方法,我們很不擔心。”
精心準備,開學復課有條不紊。 開學後,校方在公安、衛健部門支持下,於3月16日至17日陸續完成了“開學第一課”活動。“我們開學第一課就是進行疫情防控以及各項安全知識的教育。”東城區實驗學校校長陳冰川說。 在校內,每個班都有一條專屬通道,也各有一片活動區域,連男、女廁所都是按班級劃分的。副校長譚雪梅指著高三(1)班的樓層說:“這層樓就是1班同學的活動區域,每一層樓都有專用的口罩回收垃圾箱,每個班不超過40名學生,避免密集,保障安全。”
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
11時50分,下課鈴響了,學生們準備就餐。走進食堂,“請面朝食堂門口就坐”一行標語格外顯眼,校方在食堂通道上明顯標註了各班級排隊指示,分設了各班就餐區,一張餐桌上粘貼了一個姓名,就餐人員需對號入座,確保人與人之間有1.5米的安全距離。 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陳冰川說,除了就餐的規範管理,學生住宿上也與原來大不一樣。“從原來的一間寢室住8人調整到現在的一間寢室住4人,定人定床,由宿管人員嚴格監督,禁止串門扎堆。” 高三學生黃玲:“來到學校,我們的行李、教室、宿舍都是進行消毒了的,我們高三了,回到學校上課,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老師對我們的關心,醫生和警察對我們的愛護,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韋歡 柯嵐)

貴州普安:新市民居住區學校妥妥開學

編審:張金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