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雨村的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

文|梁小白

《紅樓夢》:賈雨村的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

賈雨村影視劇照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每個時期,每個年齡段,讀起來的感悟不同。

小時候看紅樓夢,音樂一響,睡意就來了,每次看電視,都是斷斷續續的,從來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集,只覺得的劇情太慢,實在看不出精彩來。

後來,高考結束了,假期有大把的時間看書,就借了《紅樓夢》的原著來讀,厚厚的一本,又不是白話文,書中人物的關係,拿個本子畫了幾次,也沒有理清楚,只讀了二三十回,便放棄了。

這次疫情在家,又花時間把87年版的電視看了一遍,收穫與前幾次大不同,今天就來聊聊賈雨村這個人物。

酒桌之上,解決行囊路費

《紅樓夢》:賈雨村的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

中秋夜在甄士隱家吃酒

原著中對賈雨村的身世描寫是這樣的:

這賈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詩書仕宦之族,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字作文為生,故士隱常與他交接。

賈雨村原是一個窮書生,想進京考取功名,無奈盤餐不夠,只好在葫蘆廟中安身,平時靠給人家寫個文書字幅為生,葫蘆廟的隔壁住著鄉坤甄士隱一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一來二去,跟甄士隱的關係處的還不錯。

但是一直靠賣字,不知何時才能攢夠去京城的路費,所以在一次小沙彌催他字幅好了沒,他開始流露出對渺茫前途的擔憂。

恰逢中秋月圓之夜,甄士隱邀請他去家中喝酒,酒席期間飲酒作詩談到了求取功名之事,賈雨村趁著酒勁說出了沒有路費趕考的情況。

原著話語:非晚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

甄士隱本來就挺欣賞他的才華,有意幫他,但又怕自己主動提出來傷了讀書人的自尊,就一直沒開口,正好賈雨村自己提出來了,甄士隱就順水推舟給了他五十兩紋銀和兩套冬衣。

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其實在賈雨村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時,就已經開始主動尋找出路了,所以才會在恰當的時機向恰當的人透漏了自己的狀況。

酒桌上的話,你當真便是真,你不當真就當我說笑話罷了,酒醒之後,大家見面,不至於那麼尷尬。沒有刻意,不用低三下氣,你有心自然懂,即不傷自己讀書人的自尊,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賈雨村拿到路費之後,天沒亮就趕路去京都了,連當面向甄士隱道謝都沒有,只是讓小沙彌轉告一聲,為什麼這麼做?除了求取功名之心急切、不相信良道吉日外,更多便是顧及面子,酒桌上開的口,酒醒之後,再去道謝,未免有點討好之意。

此時的賈雨村尚未被官場浸染,仍保有讀書人的清高,即使得人錢財,也未曾讓自己流漏出半點卑躬屈膝之態。酒桌開口,一個很聰明的舉動,即保留了自己的尊嚴又達到了目的。

官復原職之路,步步為贏

《紅樓夢》:賈雨村的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

賈雨村劇照

賈雨村考上功名之後,因貪汙受賄,不到一年,就被革了職。後經人推薦當了一名家庭教師,也就是林黛玉的老師。

一日賈雨村得到消息,朝廷要重新啟用被革職的官員,但需人推薦。賈雨村就開始考慮門路問題。

離他最近的就是林黛玉的老爸,巡鹽御史林如海,賈雨村就有意的把這個消息告訴林如海了。

林如海是個知恩圖報之人:"你是我家小女的啟蒙老師,現在有這樣的機會,我怎麼能不幫忙呢?"於是就給賈雨村寫了推薦信,並把這件事託付給自己的內兄。

原著描述: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託內兄務為周全協佐。

賈雨村拿到了推薦信後,又害怕這個門路不靠譜,連忙問:"不知道大人的內兄現居何職啊?"害怕這麼問林如海看不起自己,隨圓場:就是害怕自己準備的不充分,冒然打擾不合適,所以就問清楚。

瞭解到是榮國府賈政後,心裡便有數了,又開始思考如何去,得知可以和林黛玉一同去,才放心,短短數語,就把推薦信、要找的人、路費一切搞定,不得不佩服,賈雨村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善於抓住一切時機為自己鋪路。

到了榮國府後,直奔賈政處,知道了賈府在宮裡也有人,並且不用自己出打點的費用,至此,賈雨村通過家庭老師-林如海-賈政,輕鬆的完成了自己的復官之路。

這個時期的賈雨村已經有過當官的經歷,早已經褪去了讀書人的清高,有了自知之名,求人辦事再也不是略謝一語,而是感激涕零,對比自己地位高的林如海和賈政,始終用晚生來稱呼。賈雨村也很聰明,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善於抓住一切對自己有利的機會。

亂判命案,恩情比不過仕途

《紅樓夢》:賈雨村的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

賈雨村判案劇照

賈雨村補位應天府知府後,一上任就遇到了人命官司。新官上任三把火,前期接受了林如海和賈政無償的幫助後,他也以為自己可以做個好官。

所以在聽到馮家僕人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做主的時候,勃然大怒道:天下竟有這樣放屁的事?直接要發籤抓人。受到門子的提醒,才沒有發籤。

有意思的是,這個門子竟然是之前葫蘆廟的小沙彌。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諷刺的是曾經信佛的小沙彌已變成了官場老油條,深諳為官之道。

賈雨村瞭解到事情的原委後,進行了利弊分析,一邊是恩人甄士隱被拐賣的女兒英蓮,一邊是剛保薦自己的賈政夫人的親外甥。甄士隱家道已中落,人已出家,而賈家薛家勢頭正旺,可作為官場靠山。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於是賈雨村就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公堂之上演了一副青天大老爺的戲碼,對沒有背景的人販子按律處了極刑,判處殺人兇手薛蟠賠付原告馮家500兩安葬費,堵住了馮家之口,也保住了裝死的薛蟠。至於被拐賣的英蓮,也只當不知道,隻字未提。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但是對於賈雨村來說,即堵住了悠悠眾人之口,保住了自己秉公斷案的形象,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拉攏了四大家族,一切看起來那麼圓滿,除了知情人。

亂判命案,恩情比不過仕途,此時的賈雨村已變成官場油條,徇情枉法,做事皆從自身利益出發。

賈家落難,為仕途選擇落井下石

《紅樓夢》:賈雨村的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

賈雨村落井下石

賈家出事之前,賈政找過賈雨村,希望他可以幫忙在忠順王爺面前多說說好話。

隨後不久,榮國府就被抄家了,賈雨村不僅沒幫忙,反而選擇了落井下石,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為自保急於擺脫跟賈家的關係(官員都清楚賈雨村是賈政保舉的),二是賈家既然被抄了,以後也靠不上了,何不趁此機會,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為前途博一把。

一路走來,賈雨村都是個善於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的仕途鋪路,賈府抄家,這樣的機會怎麼能放過呢?經過官場浸染多年的賈雨村,已經完全成了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之人。

總結

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反觀賈雨村,何嘗又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典型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形象還有《人們的名義》中祁同偉。

祁同偉出身農村,畢業於政法系,的學生之一,大學期間的風雲人物,勤勉敬業的緝毒警察,曾想憑自己的努力在政治道路上順利地走下去,但現實卻沉重地打擊了他。

歷經艱辛當上了公安廳長後,並沒有為民福利,而是自認為勝天半子,與高小琴、趙瑞龍等人相互勾結,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利益,在反腐調查中被圍追堵截走投無路,掏槍自殺。

知恩圖報真君子,忘恩負義是小人,賈府的沒落和英連的被拐賣,賈雨村不是直接的推手,但自己落魄時受過他們的恩惠,當他們落難了,他忘記了恩情道德,公平正義,一切以自身利益作為出發點,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官宦仕途之路,一開始就充滿了心機算計,封建官場一個典型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我是【梁小白的生活觀】,喜歡我的文字,記得點贊關注哦~~

您的鼓勵是我寫下去的動力,感恩相遇,願與您一起分享成長路上的所見所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