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波特小姐》是一部傳記式影片,故事的主人公是彼得兔的創作者畢翠克絲·波特。波特小姐(1866~1943)生於倫敦一個富有家庭,是英國著名的兒童讀物作家。

《彼得兔》是享譽世界的兒童讀物,在英語國家裡,幾乎每個小孩人手一本。而這個作品最初是在1893年以信件的方式,寫給一個5歲的殘疾兒童——諾愛爾的,故事情節就來源於波特對兔子活動的敏銳洞察。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而波特小姐除了筆下繪聲繪色的彼得兔,還有很多可愛生動的小動物,如:本傑明兔子、格拉斯特市的小老鼠、松鼠提米腳尖兒、平小豬、傑米瑪鴨子。從1902年第一個故事的發表到今天,年年印刷,版本無數,銷售量以千萬計。每一個生動有趣的作品都給無數兒童和成人帶去了歡樂。

畢翠克絲·波特,這位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女作家絕非平庸之輩,遠遠超越了當時社會對一個女人應有價值的期望,她還是一個植被插畫畫家,一個綿羊飼養員,一個勤勞的農場主,一個體貼的妻子,一個對家園——英格蘭湖區(Windermere)——忠誠的環境保護者。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該片主要講述的是波特小姐在創作以及發表彼得兔時的故事,透過影片來進一步瞭解畢翠克絲·波特多彩的一生,下面具體從夢想、愛情、生活三個角度來解讀。

【關於夢想】: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1866年,波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倫敦家庭,小時候父母常常在夏天帶她和弟弟去英格蘭湖區度假。生為有錢人家的小孩波特往往跟媽媽對她的期待格格不入,在湖區,媽媽不准她跟農夫家的孩子玩因為他們太髒了。可對大自然和小動物有著狂熱愛好的波特,會為了一隻小兔子追著滿野地跑。最後滿身都沾上了泥巴。

母親告訴她,沒有人會娶一個滿臉是泥的女孩呢,而波特給母親的回答是她不會結婚,她不需要別人愛,有她的畫和小動物就夠了,對於婚姻她無所謂,她只想畫畫。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就像波特父親說的,一個11歲的小孩自然會說這麼天真的話,到她16歲的時候想法就變了。可是一個心中有夢的孩子怎麼可以輕易就讓夢破碎呢。

執著的波特把小動物當做自己的朋友,她會跟每一個她畫的小動物聊天,也會在夜裡的時候腦子裡一個一個為它們編著生動有趣的故事。

波特之所以能在自己畫畫這件事情上投入過多的精力和事情,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自己對畫畫這件事的熱愛,二是因為他有充足的物質條件。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夢想,可是當夢想和生存相撞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有條件義無反顧,不計後果的去追夢。波特是幸運的,即使成年她也沒有為生計去奔波,所以想要追夢,必須先要考慮安頓好自己的生計,畢竟沒有生存何來生活呢?

生活充裕是前提,可並不代表就此搭上了實現夢想的順風車。波特在出版這部作品的時候真是舉步維艱,起初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這些小動物,很多出版社都將波特拒之門外,可是執著的波特並沒有放棄,她一次又一次的找出版社嘗試,終於最後有出版社答應出版。

剛開始,他們都沒有對這部作品報太大的期望,就像出版商諾恩說的:

“出版社不保證這本書能暢銷,賺點小錢應該可以。”

可誰又想到,這本不起眼的小書居然成了一塊可複製的金子。從此這本彼得兔的故事就傳到一個又一個小朋友的手裡。

作品的成功除了前面說的物質條件之外,很大程度上跟波特的“執著”分不開,從小到大執著畫畫,出版遇到阻礙執著不放棄,並且對於書的尺寸和字體樣式也同樣執著。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大家都看到了她作品的出色成功,而在波特心中只是將她的朋友--小動物,介紹給了千家萬戶的小朋友。

就像畢淑敏所說:“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把現實變成了夢想。關鍵是,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為你的夢想做了什麼?”

雖然不是每個追夢的人都能像波特這樣成功,可至少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夢想行動起來。俗話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關於愛情】:美好的愛情總是留有遺憾

二十歲那年,波特就認為自己將要成為不婚族,因為從那時起沒有人給她介紹相親對象了。她的生命中除了畫畫寫作,沒有第二件事。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然而,上天安排的任務一項都不會落下,愛情終於來到了波特的身邊。這個人就是出版商韋恩,韋恩是負責對接波特書籍的出版商,所以剛開始因為工作相識,而後又在一日一日的相處中產生感情。

但凡是名人,感情生活總有點小起伏。即使韋恩和波特都傾心對方,可是波特的母親卻成了他們感情的攔路虎。波特的母親認為這不是一段門當戶對的婚姻,至少波特應該嫁給一個公爵而不是一名商人。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媽媽和女兒因為這個問題吵了一架,父親只能從中調節。最後父母商量讓波特跟韋恩分開一段時間,如果夏天從湖區度假回來,他們各自的感情沒有變就同意他們在一起。

剛到湖區的時候波特和韋恩常常通信,後來就收不到韋恩的信了,再後來就收到韋恩去世的消息。誰又能想到,這個故事最終以男方病逝而成為悲劇。

愛情好像對波特一點都不友好,說要成為不婚族的她,在別人眼中是剩女的她終於遇到了愛情,也終於要通過父母那一關了。可是最後的最後,她還是失去了愛情。那顆滿懷希望的心一下子跌入了懸崖。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影片對波特的這段感情進行了大量的描寫,至於波特最終的歸宿只在片尾進行了簡單的刻畫。

因為韋恩的去世對波特的打擊很大,所以波特在湖區買了一處農場,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在湖區生活了八年,也就是1913年波特與法律顧問威廉·赫利斯步入了婚姻。

波特的感情之路雖然不順,但最終結局是美好的。

正如有人說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和你白頭到老。有的人,是拿來成長的;有的人,是拿來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來一輩子懷念的。”

愛情很美,但是也總會有缺憾。要學著直面缺憾,因為每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他的價值所在。

【關於生活】:大自然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好的禮物

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大自然,她筆下的小動物也是出自湖區,所以波特對湖區的感情更是相當深厚。湖區位於英國坎布里亞郡,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旅遊勝地,這裡有16個湖泊和高山海濱,是欣賞自然地理美景的理想去處。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來到湖區後的波特慢慢從痛苦中走出來,重新拿起畫筆創作。雖然她在倫敦長大,可在湖區與當地的人土風情一點都不違和,波特喜歡這種大自然的氣息,也因為這份熱愛成就了她。

當得知有人想要賣掉隔壁的農場,給城裡人拿去開發的時候,波特毫不猶豫買了下來。在拍賣會門口,有人說波特失去了利用農場來賺錢的機會,波特毫不留情的說,這裡會激發靈感,應該留傳給後代,而不該被毀,應該得到保護。

也正是因為波特的精心呵護,湖區依然葆有很濃的鄉土氣息,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車水馬龍,有的只是大自然的味道。波特通過一個土地保護信託機構將四千英畝的農田贈給了英國人民。

《波特小姐》:“彼得兔”家喻戶曉,可她卻鮮有人知

懂得生活的人,總是把物質看的比較輕。波特一生的熱愛來源於大自然,而她也做了這樣的中間傳遞著,傳遞給後代。生活其實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

《波特小姐》一部瞭解波特的影片,我想通過影片不止是瞭解到波特創作彼得兔的故事,瞭解到她的感情生活,我們也通過影片瞭解到波特對於生活的一份熱愛,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回饋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