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和IPv4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人說IPV6很少被用到?

古情濃意


IPv4和IPv6都屬於網際協議,而IPv4是誕生在20世紀80年代,因當時網絡並不發達,誰也沒曾想到增長速度會如此迅速。

IPv4

IPv4是地址長度是32位(4字節),也就是2的32次方,總共數量大約為43億個,除了一些專用地址和多播地址被保留(約2.9億),也相應的減少了一部分可用地址。在2019年11月26日的時候,負責英國、歐洲、中東和部分中亞地區互聯網資源分配的歐洲網絡協調中心宣佈,全球所有43億個IPv4地址已全部分配使用完畢。這意味著沒有更多的IPv4地址可以分配給ISP(網絡服務提供商)和其他大型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商。

雖然IPv4的地址已經枯竭,但我們仍然還能上網,就是採用瞭如NAT技術(網絡地址轉換),在家裡電腦或手機上網時,可以看到我們的IP地址,如192.168.1.1,只是局域網地址,再通過路由器轉發與運營商公網地址通信。而運營商也不一定就直接接到公網上,而是再由成百上千個家庭再組成一個局域網,再通過一次NAT接入到公網上,而這成百上千個或者的更多設備,只暫用了一個公網IP地址。

IPV6及使用

IPv6則是在IPv4使用十年後,才被正式提出,並未得到實際應用,直到2016年,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IANA)向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提出建議,要求新制定的國際互聯網標準只支持IPv6,不再兼容IPv4。

IPv6地址長度為128位,長度是IPv4的4倍,長度而不是地址數量的4倍哦!也就是2的128次方,號稱能分配給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取之不盡。

IPv6在全球已經大規模在使用了,如阿里系、京東等,如果有注意的話,在我們打開手機APP的時候,下方會有一個很小的“IPv6”字樣,而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光貓、路由器、操作系統等也都支持IPv6協議。

在2019年,中國互聯網大會期間舉辦了2019中國IPv6發展論壇,併發布《中國IPv6發展狀況》 白皮書時指出,截至2019年6月,在用戶規模方面,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已達1.30億,基礎電信企業已分配IPv6地址的用戶數達12.07億。但在世界排名中,我國還是有些滯後。

IPv4和IPv6之間的升級,並不像手機系統升級一下,就可以解決,主要還是技術上的問題。IPv4和IPv6不能直接通信,需要經過隧道(不能走同一條路),保持互聯網的暢通,只能建立更多的隧道,而這成本高。

總結

相比IPv4,IPv6除了地址更多,還有更安全、速度更快等好處。既然IPv4通過NTA轉換,我們能上網,區別也不是很大,網絡運營商、服務商也就不太願意去推廣了。但之前國家也有發文,要求新增網絡不再使用IPv4,預期到2020年末,IPv6流量必須要佔據50%。

感謝您的閱讀!個人淺見,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大家有什麼好的意見或建議可以一起來探討學習。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點個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謝謝!!

懶聊科技


對我們普通用戶來的話,IPv4和IPv6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地址的長度不一樣。IPv4地址佔用32位,IPv6地址為128位。
  2. IP地址的表現形式不一樣。IPv4地址的表現形式類似192.168.1.1這樣,地址規則簡單直觀,而IPv6地址以十六進制加冒號的形式表現,且表現方式不只一種,如2001:0:0:0:0:0:0:1和2001::1是同一個地址。
  3. 大大增加安全性。IPv6在安全性上做了很大的改進,在IP層實現安全特性。

觸使IETF制定IPv6標準最大的因素就是IPv4地址即將枯竭,實際上RIPE組織在去年(2019年)11月25日已經宣佈IPv4總共43億個地址已經正式分配完畢,即IPv4地址已經枯竭了。而IPv6號稱可以為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個IP地址。

大家感覺IPv6很少被用到是很正常的,畢竟目前工作生活中IPv6還不是必需品,不過網絡基礎設施廠商2012年左右已開始相關的技術開發準備並部署設備,也就是說在網設備早已都支持IPv6,隨著IPv4地址的枯竭,IPv6會慢慢的出現在公眾視野。可以說在不久的將來IPv6將以強大的實力全面登場。


子充


我們知道,互聯網絡中離不開IP地址,互聯網上的計算機通訊靠的是IP協議,我們日常上網時就會分配有一個IP地址(要麼是公網要麼是局域網的IP地址),就目前來說我們的IP地址都是IPv4,但隨著網絡發展現在IPv6也在全球部署中了,那IPv4和IPv6有什麼區別呢?

IP協議是互聯網的核心

IP協議也就是“互聯網協議”,還有另外的稱呼“網際協議”,IP協議是互聯網的核心。我們日常所說的“互聯網”其實是虛擬出來的,而這一切就是通過IP協議將全球的計算機接入到這個虛擬網絡中。

IP協議是有版本區分的

目前的IP協議主要有兩大版本:

  • IPv4:互聯網協議第4版,目前被廣泛應用,IPv4是互聯網的核心;

  • 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仍在部署初期,目前應用不多。

IPv4和IPv6的區別

IPv6是IPv4的升級,IPv4存在一些弊端,但目前IPv4依舊是核心,雖然IPv4地址資源已經耗盡了,但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IPv4不會立馬退出歷史舞臺,而是相當長的時間內和IPv6共存。

IPv6和IPv4的區別有很多,比如說:

  • IPv6中的IP地址長度要比IPv4要長,IPv6可分配的IP地址數量要遠高於IPv4(IPv6地址幾乎是用不完的);

  • IPv4的地址(十進制)看起來直觀,而IPv6的地址(十六進制)看起來不直觀;

  • IPv6的安全性優於IPv4,且速度更快;

為什麼說IPv6很少用?

在2019年11月全球43億個IPv4地址已被耗盡,雖說目前IPv4的頂層地址已被分完了,但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是沒有感知的,因為通過NAT技術依舊可以緩解IPv4地址不足的尷尬。而目前世界範圍內,IPv6依舊處於部署初期,在未來幾年以並不會大規模應用。

而我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IPv6部署的國家,由我國牽頭的“雪人計劃”已在2016年在全球部署了25臺IPv6根服務器,像國內比較大的平臺(支付寶、京東、騰訊等)現在都支持IPv6協議了,但遠沒達到普及狀態。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 ~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知識!


網絡圈


IPV6和IPV4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人說IPV4 很少被用到到?

IPV4 是第四版互聯網協議,是老美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基於TCP/IP開發出來的。縱觀其幾十年應用取得輝煌的業績,在如今暴露諸多弊端。再就是現在的個人電腦、個人移動設備、多媒體數據流等數量急劇增加,不僅在安全方面受到嚴峻挑戰,還面臨著空間地址被消耗殆盡的局面,在如此危及的情況下,必須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於是IPV6誕生也是時代迫切需要的。




根據上面說的,那麼IPV4面臨的問題有地址匱乏、路由表膨脹、缺乏QoS支持。提問者說的IPV4和IPV6有什麼區別?因此需要對兩者進行比較。

在報頭各式方面;IPV4報頭共13個字段,固定長度20比特,加可選的最長不過60比特。IPV6報頭共8個字段,長度40比特,其報頭組成由基本報頭與擴展報頭鏈組成。IP地址分配方面;IPV4地址由網絡標識與主機標識組成,IPV6協議可根據用戶需求而進行層狀地址分配,高級網絡管理部門能為下機網絡管理部門劃分地址分配區域。安全方面;IPV4有一系列安全漏洞,應用程序只能通過自身的隱私性與認證操作機制來完成安全操作。而IPV6可以利用數據包頭的擴展部分提供路由器級的安全性。域名解析方面;兩者網絡中的DNS在體系結構上一致,都用樹型結構空間域名且共同擁有統一的空間域名。

在這兩者如何共存及過渡方面相比國外起步晚,近些年在這方面發展非常迅速而且產生許多的專利。從IPV4到IPV6進行過渡,不僅是時間問題,還有共存問題。雖然IPV6可解決地址匱乏問題,而且擴大地址空間,並在安全、路由、移動、配置管理方面相比之前的IPV4已經有很大的提高,正是這些的不同導致了它們之間的不兼容。因此真正地取代IPV4是一項任務艱鉅的網絡工程,所需的時間不短。



在IPV4過渡到IPV6的過渡方法有雙棧機制、隧道機制、直接轉換機制。

在這三種過渡方法而言相比之下最簡便的是雙棧機制。該機制在同一設備同時運行IPV4和IPV6協議棧,就能使得設備處理兩種類型的協議。隧道機制是允許運行IPV6設備使用已有的IPV4網絡設施進行傳輸。而直接轉換機制就是直接在這兩種協議之間進行相應的轉換。簡而言之,就是轉換兩種不同協議的數據包相應的字段,從而實現兩種協議互通目的。


Talk工控小白


簡單點說吧,ipv6是為了解決ipv4地址枯竭而出的方案,主要解決公網IP不夠的囧境!對於一般用戶沒有公網IP需求的沒啥感覺,現在ipv6在少數地方逐漸開放,以後會慢慢普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