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入手,落實密閉運輸、全覆蓋噴淋等措施|經開區13家商混企業“洗廠”抑塵

3月17日,在德州信誠混凝土有限公司,10餘輛商混運輸車整齊排放,每輛車都是經過嚴格清洗才能進出公司的。“為降低揚塵汙染,我們對公司所有路面進行了硬化,並增加噴淋頻率。”公司環保負責人姚加力介紹,他們還在德州生態環境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將物料輸送通道進行密閉處理,減少揚塵。

企業嚴格的做法源自我區實施的商混企業抑揚塵“1234”工作法:“1”即定製1個公示牌立在企業廠區,上面標明企業負責人、區生態環境分局包保人員、企業生態環境保護負責人以及揚塵防控措施等,確保監督監管到位;“2”即建設雙洗車平臺,要求企業配備分離的貯水池、沉砂池,防止運輸車輛攜帶汙泥、粉塵上路;“3”即做到3個密閉,要求企業做到料倉密閉、進出車輛密閉、物料輸送通道密閉;“4”即做到4個噴淋,要求企業對辦公區域、廠區、料倉及作業區域全覆蓋式噴淋。

从源头入手,落实密闭运输、全覆盖喷淋等措施|经开区13家商混企业“洗厂”抑尘

圍繞工作成效,區生態環境分局還實行專人專班包保制度,安排工作人員進駐企業一對一幫扶整改,並對全區13家商混企業、6家工業企業及砂石建材料堆的揚塵汙染防治開展“清零行動”。

“揚塵治理並不是一家企業的事,也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區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楊列勇說,“2019年冬季至今,我區PM2.5改善幅度達3%以上,最大限度減少重汙染天數。全區上下共同發力,工作得到了強力落實。”

受春天風沙較大影響,近期汙染物排放量增多,尤其是顆粒物增加明顯。我區生態環境部門以揚塵管控為總抓手,聯合鎮街及相關部門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先後開展了揚塵治理、散煤治理、油品質量檢查等專項行動,全力落實全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牽頭職責。

他們嚴格按照《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辦法》相關要求逐項抓好落實。聚焦全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及全年汙染防治攻堅任務目標,牽頭制定了《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20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明確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目標和措施。

从源头入手,落实密闭运输、全覆盖喷淋等措施|经开区13家商混企业“洗厂”抑尘

“我們牽頭履行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綜合督辦責任,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做好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改落實;實體化運轉以來,先後解決了某市政施工工程現場裸露等一系列上級現場檢查、暗訪發現的問題。”區生態委辦公室主任劉嘉介紹。

區生態委還學習借鑑“鎮街吹哨、部門報到”的經驗做法,由各專業委員會集中辦公人員,及時將鎮街反映的影響空氣質量的問題,分解到各部門、單位,並提出時限要求,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強化分工負責、密切協作。按照“誰分管、誰負責”的要求,各部門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區黨工委、管委會每週聽取一次各專業委員會工作推動情況彙報。建立了考核獎懲機制,印發強化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意見,加大問責力度,倒逼責任落實。

在工作強力推動下,我區各企業的環保意識和工作主動性也不斷加強。整修廠區地面、升級洗車平臺、改造辦公區域噴淋系統……除了對常規環保設施升級改造外,德州晶華藥用玻璃有限公司還準備在廠區周邊栽種一批樹木,綠化公司環境。

“只有個人、企業和社會都行動起來,不斷積極進行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探索,才能讓藍天更多一點。”區生態環境分局黨支部書記、德州信誠混凝土有限公司包保人員曲安東說,“我們將一直為此努力。”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路龍帥 通訊員|孫賢

从源头入手,落实密闭运输、全覆盖喷淋等措施|经开区13家商混企业“洗厂”抑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