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統一了天下是否說明只有司馬炎才能遠勝於曹操?

沈靜軒


司馬炎是三國著名謀士、魏國權臣司馬懿的孫子,也是結束三國時代分裂的人,但司馬炎的能力遠遠比不過魏武帝曹操。不要說司馬炎比不過曹操,就是他的祖父司馬懿見到曹操也要唯唯諾諾,俯首稱臣。

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因為得到曹操、曹丕的賞識而飛黃騰達,並且熬死了曹家好幾代人。從司馬懿這輩起,司馬家接連出了好幾位大權臣、大陰謀家。比如,司馬懿殺魏國宗室曹爽,司馬師廢魏少帝曹芳,司馬昭殺魏廢帝曹髦。

到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時,時機已經成熟,他迫不及待地廢掉了魏國的末代皇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

可嘆的是,曹操所留下的家業僅僅傳了45年的光景,只經歷了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奐五位皇帝,然後就拱手讓給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

隨後,西晉王朝攻滅南方吳國,統一了三國。但這並不能說明司馬炎的能力就強於曹操,而且司馬炎把自己的身後事交代得一塌糊塗,將一個龐大的西晉王朝交給了弱智兒子、晉惠帝司馬衷,埋下了八王之亂和五胡入侵的隱患。

司馬炎是士族子弟,在軍中威望不高,並沒有太多軍事能力。而曹操雖然有一定的家族背景,但卻是通過真刀真槍拿下的天下,先後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馬騰等眾多軍閥,曹氏在軍中的威望比司馬氏高。

第一、在軍事能力上

曹操的諡號是魏武帝,司馬炎的諡號是晉武帝,兩人的諡號都帶有“武”,說明都是安邦定國的君主,可兩人的軍事能力其實完全不是一個層面。曹操戎馬一生,屬於白手起家,破黃巾,斬呂布,滅袁術,敗袁紹,驅匈奴,逐烏丸;小年輕人司馬炎只是仗著父輩留下的遺產,坐享其成。

第二、在政治能力上

曹操在選人用人、管理國家上都遠勝司馬炎。因為曹操注重才能而輕視門第,大量從寒門子弟裡提拔人才,許多出身貧寒的人也得以仕官,比如徐晃、張遼、樂進等人。司馬炎出身於高層士族,在政治上依賴其他士族,在政策上優待士族,大量任用無能的士族之弟為官,造成國家衰落。“士族紈絝子弟,多碌碌無為者,累世公卿”。

第三、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

曹操指定的繼承人是曹丕,曹丕的軍事能力不如其父,但在政治能力與曹操不相上下,這說明曹操在選擇繼承人上還是非常有眼光的。反觀“志得意滿”的晉武帝司馬炎,在繼承人問題上犯了大錯,冊立了昏庸無能的司馬衷為太子,結果導致國家分崩離析,反而被外族篡奪了自家江山。

因此,司馬炎的西晉王朝從建立到滅亡,也只有51年的時間,可是它留給華夏民族的卻是長達三百多年的戰亂與外敵入侵,這是司馬家該負的責任。從這一點看,司馬炎就完全比不了曹操。

司馬炎能夠統一三國,完全是依賴他的祖父、伯父、父親三個人。司馬懿奠定了司馬家的權勢地位,司馬師司馬昭鞏固了這種地位,然後司馬炎才得以篡奪魏國的江山。

種種跡象都表明,司馬炎是在坐享祖輩留下的豐厚遺產才能奪取天下,能力比不了曹操,只是時運比曹操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