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博士學位的山西煤老闆:為“避風頭”長居香港,身家仍達53億


擁有博士學位的山西煤老闆:為“避風頭”長居香港,身家仍達53億

01

1965年,呂中樓生於山西省沁水縣尉遲村,1991年到1994年,他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現代西方經濟學專業,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以後,進入國家科委工作。

1998年,回老家過年的呂中樓,受當地政府人士邀請,為當地陷入困境的煤礦尋找資金,自此踏入煤炭開發領域,成立晉城中嘉煤炭實業。

當時,煤炭市場一片蕭條,在沁水當地,每噸煤炭最低價格甚至低到過15元。為吸引買主,煤礦爭相“按載重量計價”,即一輛額定載重15噸的卡車,就算裝了18噸煤,也按15噸計算。

“那時候山西煤堆的跟山一樣,運不出去,卡車司機去哪個煤礦拉煤,那是面子。”賣給電廠的煤炭價格每噸18或19元。有一次,呂中樓給陽城一家電廠走了一點煤,正好他一個學生在那裡,看情面給他算了 20元,“他高興得不得了”。

擁有博士學位的山西煤老闆:為“避風頭”長居香港,身家仍達53億

呂中樓

為吸引運煤車,呂中樓規定凡來自己煤礦拉煤的司機,都給兩包方便麵,一個雞蛋。因為善於經營,行業全線虧損時,他還可以賺錢。“那麼低的煤價,他都能盈利,所以當地政府認為他是個人才,主動找他要求合作。”當地人說。

沁水縣地處沁水煤田腹地,94%的地區擁有煤炭資源。而2000年,該縣財政收入僅為7225萬元,是山西省50個貧困縣之一。2001年,沁水縣啟動煤改,把當時的國營永紅礦、永安礦、侯村礦、嘉峰集運站(“三礦一站”)捆綁起來,以淨資產方式出售國有股權,組建集團化公司。

呂中樓通過晉城中嘉煤炭實業,聯合沁水縣國有資產管理局、中國和平(北京)投資等 5 家股東參與改制整合,發起設立了晉城沁和煤業(2004年改名沁和能源集團)。

擁有博士學位的山西煤老闆:為“避風頭”長居香港,身家仍達53億

沁和能源

沁和煤業5000萬元的註冊資本金,除沁水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實物出資1250萬元外,其他外來公司註冊資本金約定可“一年內分三次”付清。剩餘7700萬元,後來約定“4年內收購完畢”。

自然,呂中樓帶來的“4家外地公司以3750萬元購買了 1.1億元的國有資產,而且允許其注資延期到位,4年完成全部收購。”這成為日後被指為“賤賣國有資產”的根據。

02

正是在2001年,中國煤炭市場的“黃金十年”開啟。

2004年,沁和能源實現利潤2.7億元,上繳稅收1.56億元,平均每噸煤創造的稅金,是其他未改制煤礦的4倍多。沁和能源進入了當年全國煤炭行業企業經濟效益前十名。如果以噸煤利潤指標排名,沁和能源位列全國第一。2011年,沁和能源銷售收入突破44億元,實現利稅31億元,淨利潤19.5億。

控制沁和能源的同時,呂中樓還進行了三次戰略投資。一是成為晉城知名地方國有企業蘭花集團第二大股東,二是持有山西天澤煤化工14.25%的股權,三是獲得金海能源礦權。而第三筆投資,讓他飽受爭議。

2006年到2007年,沁和能源前後拿下原山西首富張新明持有的金海能源62%的股權,沒想到之後該煤礦價值急劇飆升上百億元。2009年上半年,張新明想要回股權。呂中樓當然不同意,雙方開始打官司,最後法院竟然支持了張新明的訴求,沁和能源於2012年失去了金海能源大部分股權,僅剩下15%的股權。

擁有博士學位的山西煤老闆:為“避風頭”長居香港,身家仍達53億

張新明

與張新明就礦權產生糾紛以後,伴隨呂中樓的負面傳聞明顯增加,既有沁和能源改制風波,也有涉貪、涉賭傳聞。

2014年5月,珠海熙熙珠寶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全旺稱:“呂中樓長期在澳門、香港等地豪賭,僅自2012年7月算起,便欠賭資共35.3億港元,涉及5名債權人、博彩公司,而欠我的6億港元,到現在不給。”不過,沁和能源集團對此進行了否認。

03

2012年5月4日,呂中樓在北京西三環某酒店接受媒體採訪時,抱怨道:“只要山西有什麼負面新聞,總有人會把事情牽扯到我身上,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

當時,關於他逃亡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媒體證實,他5月2日在沁和能源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某辦公樓裡照常上班。4月,蘭花集團在晉城召開董事會,他也參加了,還對其中一項提議投了反對票。

但呂中樓為“避風頭”,還是在這一年去了香港,遙控指揮沁和能源的經營,之後再沒有回過內地。

在他迴歸無望的情況下,2015年3月,沁和能源發佈消息,決定由原公司總經理趙學鋒擔任董事長職務,呂中樓正式退出沁和能源的日常經營管理。

山西煤老闆在世人眼中都是暴發戶形象:“煤老闆蹲在山頭上,看剷車挖煤,一鏟子一千,一鏟子一千,心裡很舒服。”但呂中樓是擁有博士學位的煤老闆,先後完成了《新制度經濟學研究》《證券經濟理論》《中國股票市場》等三本書,被認為是有“真本事”的人。

他很少抽菸,有時喜歡喝酒,但也只是“三五好友一起小酌,邊喝邊聊的那種。”雖是土生土長的沁水人,他卻刻意與當地保持距離。為了躲避應酬,他一直呆在北京或香港。“一接到電話,我在外地呢。”他說。

呂中樓隱身香港的這些年,煤炭市場低迷。沁和能源問題不斷,公司為自救接觸了10多家公司,尋求戰略入股,都不了了之。直到2017年10月,鵬飛集團完成呂中樓境外持股平臺49%股權的收購。鵬飛集團是山西呂梁當地龍頭民營企業,又稱孝義鵬飛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實控人為鄭鵬,與呂梁柳林的聯盛能源、凌志能源一樣起家於煤焦領域。

2018年,呂中樓再次以53億元身家,入圍2018年胡潤百富榜,位列山西富豪第二位,此時,邢利斌和張新明等昔日風光無限的煤老闆們都在獄中。

看來,就算是煤老闆,也要讀書啊。

這裡是“獨角獸小報”,如果覺得內容對您有價值,可以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