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2月4日至今,柳州市工人醫院已派出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23名醫務工作者。

在前線,柳州市工人醫院援鄂醫療隊捨生忘死,支援當地抗擊新冠疫情;

在後方,柳州市工人醫院守護著全市人民健康,併為三個醫聯體單位提供醫療技術支持。

柳州市工人醫院院長李兵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醫院不僅要挽救患者的生命,還要保障醫務人員生命安全!”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降臨 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發展,廣西省柳州市先後啟動了公共衛生應急I級響應。“柳州市工人醫院採取多項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要求。”李兵教授介紹,根據區、市公共衛生應急I級響應要求,醫院要求科主任、護長必須落實“醫務人員必須佩戴口罩”的規定,並責成科主任、護長排查本科醫務人員及家屬是否有去過武漢或接觸過武漢來的人員,並按相關規定處理等等。


1月16日,柳州市工人醫院召開專項工作部署會議,成立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和專家小組,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人,並啟動院內應急預案。

“採取院內集中培訓與科室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從診療方案、院感防控要求、報告流程等方面,對全院三千多職工進行全覆蓋培訓,確保培訓卓有成效。”李兵教授介紹,同時對醫院相關藥品及防護物資進行清點,確保醫療物資充足。


1月21日,柳州市工人醫院組織開展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演練,以提高應對疫情的應急水平,並檢驗處置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應急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以及防控方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李兵教授表示,“應急演練不僅檢驗了應急隊伍、物資、設備、技術等的實際情況,還提升了醫院各部門、科室的應急處置能力。”


1月22日,李兵教授帶領醫務科、護理部、醫院感染管理科、預防保健科、門診部、急診醫學科、醫院應急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先後來到門診、急診以及發熱門診,檢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並對疫情防控等工作進行了部署,譬如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建立和完善各部門的診療流程、轉運流程;加強醫務人員自身防護;治療和防護的物品、藥品必須滿足臨床需要;院內實行疫情日報制度等。


“身為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


2月1日起,柳州市工人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者開始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疫情防控檢測點值守。他們在寒風冷雨中分批次值守在收費站,一個班次8小時的時間裡幾乎全程站立。

2月3日,新華社以《風雨中的測溫志願者》為題,報道了醫院志願者蘭妮在高速公路收費站進行體溫檢測的工作。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華社報道《風雨中的測溫志願者》


李兵教授感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生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讓他感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更為自己身為醫生而感到榮幸和自豪!”


第一批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隊員、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共產黨員梁豔冰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9歲,老二才1歲7個月。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報名請纓赴湖北支援抗疫,不過考慮到她家庭情況,醫院原來沒有安排她在第一批出徵隊員名單裡,但由於工作需要,她被緊急抽調入隊。接到通知後,她二話不說,連夜收拾行李,前後不到8小時就踏上了奔赴湖北的征程。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梁豔冰在抗疫前線

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莫松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醫生,疫情發生後,莫的妻子前往柳城縣支援抗擊疫情,莫松被派往湖北十堰支援抗疫。夫妻兩人相隔千里,同時在一線戰“疫”,家中兩個孩子全靠老人照顧,非常不容易。但是他說,失去了“小家”的片刻幸福,能換來“大家”的持久健康平安,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到湖北抗疫的醫護人員仍然牽掛著柳州的患者。2月23日,是重症加強護理病房(ICU)裡一位漸凍人患者的生日,正在湖北十堰抗疫一線的ICU護士長董應蘭,出征前就特意訂了一份大蛋糕送給患者,生日當天送到患者病床前,並通過視頻向她送來生日祝福。為這名特殊患者過生日,ICU已經堅持了5年,即使在疫情期間也從未間斷。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症加強護理病房的醫護們為漸凍人患者過生日


“這些出征的隊員,在醫院他們是業務骨幹,在家中是頂樑柱,不少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為了抗擊疫情,他們毅然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英勇逆行,令人感動。”李兵教授稱讚。



“4年前,柳州市工人醫院開始建設互聯網移動醫療平臺。迄今為止,我們的平臺已有30多萬的註冊用戶,線上諮詢服務超25萬人次。”李兵教授介紹。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柳州市工人醫院為湖北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進行多學科遠程會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大眾對新冠肺炎病毒不甚瞭解,甚至有不少假消息廣泛傳播,使大眾陷入恐懼和焦慮中。而且有的市民在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後,既擔心如果得了新冠肺炎不及時就醫會延誤治療,又擔心如果沒有得病,去醫院反而被傳染新冠病毒。

瞭解到這種情況後,李兵教授在醫院的互聯網移動醫療平臺專門開設“疫情服務”專區,提供專業、權威、及時的抗疫信息服務,譬如疫情地圖、疫情知識、疫情闢謠、健康自查、疫情智能問答等,使大眾在家就能享受到免費的專業醫療服務。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柳州市工人醫院互聯網移動醫療平臺“疫情服務”專區


“至今,疫情服務專區已累計服務近5000人次,高峰期甚至一天就服務了近800人次的線上諮詢。”李兵教授介紹,在疫情服務專區近5000人次的諮詢裡,只有17%轉到線下就診,83%都通過線上醫療服務解決了問題,發揮了減少、控制醫院人流量的效果。


柳州市工人醫院也是廣西壯族治自區最早開展5G遠程協同手術技術的醫療單位。2019年4月28日,李兵教授和院內普外科同事通過一臺遠程手術設備,在南寧給400多公里外的三江分院普外科手術團隊進行腹腔鏡胃癌根治手術指導,開啟了廣西5G遠程手術的新篇章。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智慧醫療發揮的重要作用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兵教授介紹,隨著廣西省公共衛生應急從I級降為Ⅲ級,醫院人流量加大,疫情防控壓力有增無減。通過智慧醫療技術,柳州市工人醫院在互聯網移動醫療平臺啟動門診、胃腸鏡“全預約模式”,以控制、調配到院就診人次。同時,通過開展“超聲進病房”服務、自助繳費等服務,降低醫院患者密度,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高峰時期,醫院每天有近4000人次的門診量,壓力不可謂不大。通過應用智慧醫療技術、建設互聯網移動醫療平臺,改變了患者的就醫行為和醫院的醫療服務模式,既有利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也為醫院未來發展醫療服務新模式奠定基礎。”李兵教授說。


此外,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柳州市工人醫院還重視發揮遠程醫療的作用,為所支援的醫療單位抗疫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2月15日,柳州市工人醫院支援湖北十堰丹江口中醫院醫療隊隊員發現,一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在靜滴利巴韋林過程中,突然出現雙手手指麻木、發涼、發白,肘關節疼痛、無力等異常症狀,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還是引起了醫療隊隊員的重視。


患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當地醫院會診後,未有明確結論。為保障患者安全,兩地醫院醫護人員合作,立即將患者病情資料傳回柳州市工人醫院。


2月19日上午11時,柳州市工人醫院召集風溼免疫科、神經內科、血管外科、皮膚科、骨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藥學部等學科的專家對患者進行遠程會診。

之後,各專科的專家經瞭解分析患者病情,最終綜合考慮與外周小血管痙攣有關,並對該患者進行了妥善治療處理。


“全院3000多名職工和醫院的各種技術和信息,均可以為廣西醫療隊支援丹江口市抗擊疫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柳州市工人醫院院長李兵教授說。截至3月14日,丹江口中醫院新冠患者全部“清零”,柳州市工人醫院共為湖北進行了3次遠程會診。

“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醫生感到榮幸和自豪!”李兵:智慧醫療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柳州市工人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凌宙貴在丹江口中醫院與工人醫院連線


數月來,李兵教授在組織柳州市工人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見證了無數感人事蹟,更引發了許多思考。學科建設方面,李兵教授表示,“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傳染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和兒科等科室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許多醫院中,這些科室還不是重點學科,得到的醫療資源相對較少。”

他建議,給予更多醫療政策和資源支持,以加強學科建設。醫療技術方面,需要加強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尤其要發展移動醫療技術。李兵教授強調,“移動醫療建設在醫院未來的發展中,必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漢並蔓延至全國。危難時刻,一線醫務工作者構築起一個個堅強的“戰鬥堡壘”,迅速奔赴各條“戰線”,衝鋒在最危險的抗疫前沿。無論是在抗疫前線還是在後方,所有醫務人員都在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疫情防控,為救死扶傷而奮鬥。在抗疫前線,救援隊伍領頭人的果斷決策,科學、高效的抗疫防疫方向、路線和舉措,對疫情防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展現抗疫醫護人員的風采,《醫師報》聯合阿斯利康啟動了“抗擊疫情 我們在行動”之“利眾心 卓越行”醫院領銜者系列訪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