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衝鋒在抗疫 一線的90後


衝鋒在抗疫 一線的90後

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劉光耀和喬冰在工作中。 供圖: 肖婧菁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京儒 通訊員 肖婧菁 曹詠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在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選擇“逆行”奔赴一線,不計付出、無畏風險,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在這群“逆行軍”裡,有許多90後,他們扛起社會責任,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的新生力量。

90後爭先鋒

2月3日,鄭大一附院緊急徵派醫療團隊支援武漢。90後護理組長李兵毅然向科室護士長請戰:“護士長,讓我去武漢支援吧!我是男護士,我體力好,抵抗力比較高,經驗比較豐富,我比她們更適合去武漢!”擁有近十年從業經驗的李兵,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奔赴武漢的路上,他無意間瀏覽到女兒的短視頻,聰明伶俐的女兒在視頻裡說:“爸爸今天去武漢了,他去武漢殺病毒,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李兵擦乾了默默流下的淚水,他說:“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播撒在方艙醫院,值得!”

29歲的楊茗來自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有著6年黨齡的她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要求支援武漢。“我是共產黨員,我必須去!”在武漢,值完一個班後就渾身溼透,還經常會感覺體力不支,甚至虛脫。但樂觀的楊茗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她在日記裡寫道:“我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祖國和人民做後盾,這場戰‘疫’一定能打贏。”

武漢前線,來自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的12名“90後”鄭重寫下入黨申請書,遞交給了黨組織。1995年出生的劉光耀是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男護士,在武漢戰鬥的磨礪讓他倍感充實,他說:“身邊的黨員們帶頭承擔最繁重的任務,讓人敬佩。在戰‘疫’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是我最大的光榮。”

90後勇擔當

來自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的劉光耀和喬冰是一對情侶,當疫情來臨時,他們第一時間報名支援武漢,並推遲訂婚。他們是情侶,是戰友,更是千千萬萬一線疫情防控青年醫務人員的代表。“回來後,我娶你。”這是劉光耀在出發前對喬冰的承諾。兩個90後的年輕人,危急時刻攜手並肩,共同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誓言。

今年29歲的劉曉寧是河南援助湖北醫療急救轉運隊的隊員,在武漢,劉曉寧負責轉運患者,每天隨著急診轉運車在路上疾馳,每天出車2~3趟,每趟長達5個小時之久,鼻子磨破、衣衫溼透,沒有時間喝水、上廁所,這位90後的姑娘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她說:“作為一名醫護人員,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和我的隊員只想快一點、再快一點!”

她的妹妹劉曉慧來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這對年齡僅相差一歲的姐妹倆,前後相隔一天馳援武漢。儘管兩人在武漢僅相隔短短几百米,但為了工作,姐妹倆一直未能見上一面。直到劉曉寧到妹妹支援的醫院出任務,姐妹倆才隔著玻璃見面。同為白衣天使,姐妹二人聯手把最美的青春書寫在武漢戰“疫”的最前線。

90後不畏難

26歲的馮曉琳剛到武漢就遇上了種種困難。先是水土不服生病,不能參與第一輪工作,當身體稍微好轉,新的問題又來了。一套防護服、一套隔離衣、一層N95口罩、一層外科口罩、一個護目鏡、一個面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住這樣的“包裹”,馮曉琳出現呼吸不適、缺氧的狀況。“我來武漢是希望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今卻成了累贅。”年輕的姑娘在日記中記錄下她的內疚。為了能儘快投入工作,馮曉琳每天穿著備用防護裝備在房間裡練習,這一穿就是6個小時,克服困難,快速返回工作崗位,“唯有負重前行,才能堅持到底!”她在日記本上寫下了一名90後醫務工作者的心聲。

因為要儘量避免與確診患者近距離面對面,再加上一開始心裡的緊張情緒,來自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的曲玲傑與患者交流幾句就呼吸困難。面對嚴峻的考驗,黨員們無怨無悔、勇挑重擔的精神時刻感染著她。前線條件有限,沒有合適的紙張,她就撕下裝泡麵紙箱的一角,鄭重地寫了入黨申請書。她說:“既然來到了一線,就必須義無反顧、克服困難,要向共產黨員看齊,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