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学能手赵强:网络教学 “实话实说”之后的思考

赵强

省教学能手赵强:网络教学 “实话实说”之后的思考

赵强,陕西省教学能手,渭南师范学院特聘论文指导教师,渭南市优秀教师,四次荣获临渭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三次荣获临渭区教研先进个人。在国家、省、市级期刊发表教育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两项,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各一项、区级课题若干。

庚子之春,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武汉告急、湖北告急、整个中华民族继“非典”之后又一次面临疫情大考。这是一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战“疫”,中国冲在了最前方,为世界守住了底线,赢得了时间,许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疫情暴发初期医生是热门话题,抗疫稳定之后教师是热门话题。今天我以一名一线教师的身份就疫情时期的义务教育阶段网络授课进行“实话实说”。

一.使命在肩,义不容辞

正式开学之初学校便未雨绸缪,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假期就开始积极筹备网上课堂工作,倡导: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各种平台功能的开发和使用,积极上网查备下载复习资源,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方案。并于正月十七日利用QQ平台正式开启了网络授课。

白天全体师生按照课表及时进入网络学习训练,网上互动,晚上老师们依然附身屏幕前为学生批改网络作业。教师定时发布作业、练习、课件、视频、语音,随后线上进行答疑解惑,对个别未弄懂的同学,老师们还单独与学生联系 单独辅导讲解。备课组还利用微信群集体备课,探讨学习策略,统一进度。为了保证教师的到岗到位,学校在网上对教师到课情况进行考勤。考勤以教师网上授课交流的截屏为主要依据,每天由下沉包级校委统计,确保每一名教师按时上课不“空堂”。

二.打破传统,初心如磐

小学阶段,相当比例老师属于早期的师范类毕业生,他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五十岁左右年龄段,当初那个年代录取初中毕业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读中师,是一种国家战略,是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只有18岁他们,正是做梦的年龄,但梦提前终结,他们弯下腰去,做一块垫脚石,从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艰苦年代走来,兢兢业业一辈子。虽然也曾接受过初级的多媒体应用培训,但是面对各种各样诸如“QQ、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网络交流平台依旧手忙脚乱;习惯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现在突然改变了熟练使用的方式,变“人人交流”为“人机交流”方式,情感上非常难以接受。但是疫情当前,我们的老教师们没有临阵抱怨,更没有畏难不前。架起眼镜向年轻教师讨教、学习;向家中子女寻求帮助,还自己创造出自学-指导-答疑-作业“四步走”的实用性教学模式。我们的老教师们真正践行着自己初入师范时的誓言,为年轻教师做出了精神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国家抗“疫“工作;践行着个人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的承诺。

三.多方制肘,深刻反省

网络授课接近两个月,通过对学生的网络课堂情况调研发现, 与传统课堂相比,36.2%的学生觉得在线直播课堂的体验越来越好了,33.0%的学生表示不好说,59.1%的学生更看重由某位教师来上,54.8%的人看重课程内容设置。通过知识点测验我们深刻了解到,单就学生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方面来看,勉强能达到线下课堂授课效果的40%,比我们初期预计的20%好一些,但我们应看到这是授课老师们扎扎实实要求的结果。

在网络授课之初,各种专家指导意见、要求,授课模式等等,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许多若干年远离课堂,手不执笔、亦不搞教研的人侃侃而谈,指点江山。蹭着疫情的热度,把网络授课说的是如臂使然、简单如一。在大谈网络授课比常态上课如何如何好时,我不禁想问,既然网络授课优于当面授课,那么国家还花费资源建设学校干什么?还投资经费提高校园软硬件干什么?还培养那么多教育工作者干什么?找几个专业人员,建几个专业平台,每名学生发个手机待在家里就行了。种种可笑的言论招来的是一片骂声,锐评者批评这是教育的一场闹剧。尽管一线教师穷尽脑汁,一心想着如何让学生不会落下太多课程,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被疫情“发扬光大”的网络授课在小学生中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平台经常性崩溃,网课现场状况百出;网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孩子学习效率不容乐观,身心健康成“牺牲品”;“意外”培养孩子的上网习惯;网络充值游戏现象屡屡发生。

网络教学使师生关系由“人际关系”转变为了“人机关系”,教师的语言艺术、人格魅力都得不到有效施展,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不到发挥。网络授课,作为学校是想尽办法,作为教师是竭尽全力,作为家长是身心俱疲,作为学生是热情渐退。幸好,这种情况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散返校的美好时刻,让我们慎重思考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让我们扎实利用剩余的教学时间弥补前期的欠“账”。

冬已尽、春可期,实话要实说;归来时,若成长,思考必深刻。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