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也能脫貧增收 四川631家扶貧車間復工超過80%

家門口也能脫貧增收 四川631家扶貧車間復工超過80%

金川草莓基地

家門口也能脫貧增收 四川631家扶貧車間復工超過80%

羅定英和工友們給草莓除枯枝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9日訊(記者 文驥)本週開始,省內多地氣溫逐漸回升。3月18日,在阿壩州金川縣勒烏鎮八步裡村的百餘畝草莓基地裡,羅定英和工友們戴著口罩分成若干組,正在大面積給草莓除枯枝,為今年草莓大豐收打好“提前仗”。

  羅定英曾是當地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 ,和她一樣,村裡還有32戶也常年在此務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基地曾一度停工。3月11日起,工人們才開始陸續復工。

  這片草莓基地是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項目在當地引進的一個扶貧車間。據基地負責人舒適透露,項目的引進,可帶動八步裡村178戶781人受益。“自從有了扶貧車間,當地貧困戶和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得到明顯提高,人每年平均收入大概在2.1萬元左右。”舒適說。

  “比我們以前的收入翻了兩倍,村裡的老老少少都到這裡打工,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談起自己目前的收入,羅定英興奮不已。

  扶貧車間,已成為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陣地。在金川縣,當地共有類似的浙川援建扶貧車間13個,長期穩定帶動貧困戶177戶50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近脫貧增收。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截至3月16日,當地已有8個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其餘5個正在開展復工復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家門口也能脫貧增收 四川631家扶貧車間復工超過80%

72歲的吳應繡在車間負責襯衣領口的熨燙粘貼

家門口也能脫貧增收 四川631家扶貧車間復工超過80%

汶川來料加工扶貧車間

  今年72歲的吳應繡是汶川縣水磨鎮郭家壩村一家扶貧車間的工人,也是年齡最大的工人。車間復工以後,老人主動報了名。目前,她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襯衣領口的熨燙粘貼。“現在還能動,一個月做得多有1000多元。”能在家門口就近上班,吳應繡十分滿意。

  這是一家由浙江義烏援建的來料加工扶貧車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增加感染風險,汶川縣關閉了轄區內34個來料加工車間,並鼓勵當地群眾通過居家開展來料加工。

  一個月前,車間負責人林福美遞交了復工申請。考慮到車間工人大部分都是附近居住的村民,同時也為了吸納因疫情不能出去打工的人到扶貧車間來上班,當地政府很快批准了復工申請。

  “目前,車間一共有32名工人,其中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員。”林福美介紹,年前車間積壓下來的4000餘件襯衣已經完成,自復工以來,已完成了8000餘件襯衣加工。

  扶貧車間,也成為了各地鞏固脫貧成果、開展就業扶貧的重要舉措。在日前舉行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就明確提出要加大就業扶貧力度,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儘快復工,提升帶貧能力。記者從省扶貧開發局瞭解到,在我省共有扶貧車間631家,截至3月12日,已復工511家、復工率81.0%,吸納就業人口3.5萬人,其中貧困人口6920人。

  (阿壩州扶貧開發局、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