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霸詹青雲,高知女性成長範本:仰望星空、腳踏大地

《奇葩說》就像一個大集市,各路神通么五么六,各顯神通。在這些熱鬧的喧譁背後,真正打動人心不是那些歡笑的段子,而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真知灼見。

奇葩說的選手有比較明顯的分層,專業選手和非專業選手在辯論風格上涇渭分明:專業選手論點更鮮明,論據更豐富,論證更紮實,打動人心的觀點更多。

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有詹青雲。

哈佛學霸詹青雲,高知女性成長範本:仰望星空、腳踏大地

初見詹青雲,瘦瘦弱弱,眼睛小小還戴著眼鏡,不那麼好看,還有點兒嚴肅:不像來參加綜藝節目,而像是來比賽的,所以很多觀眾覺得她的綜藝性不強。

但開口驚人,用蔡康永的話說是自帶千軍萬馬,有“沙場秋點兵”的氣勢;每次她一開口,都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颯感。

每一場辯論,她都用高密度的知識輸出、簡單又強悍的邏輯推理、文雅雋永的語句、千軍萬馬的氣勢、抑揚頓挫的聲音鞭辟入裡、直指人心。

哈佛學霸詹青雲,高知女性成長範本:仰望星空、腳踏大地

我們說,有的辯手知識豐富,有的辯手語言犀利、有的辯手邏輯紮實、有的辯手聲音入心,詹青雲是很難得的集這些優點於一身的辯手,而更難能可貴的是,詩詞歌賦對她而言好像是信手拈來,並且引用地都恰到好處又提高整個辯論語言的美感。比如,“忘情水該不該喝?”那一期辯題,詹青雲引用“去嘆息‘十年生死兩茫茫’‘當時只道是尋常’”。剛開始,我以為她記混了詩詞,後來發現,她將兩句放在一起,是內容和形式的絕佳搭配。(兩句詩句分別出自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和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都是回憶過往,第一句著眼現在,第二句著眼在過去,對比又對仗,詩詞功底非常深厚。

哈佛學霸詹青雲,高知女性成長範本:仰望星空、腳踏大地


辯論上的至臻完美外,詹青雲還難得擁有純良又灑脫的個性。

奇葩說的很多辯手都非常真實可愛,但這種真實可愛有時是被可以安排和消費的,很多選手為了輸出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引起共鳴,常常毫不客氣地以自己的經歷作為例證,以消費自己的來贏得喝彩。雖然這種方式屢試不爽,但作為觀眾的我們在接受的同時也對辯論本身有了疑問:難道只有消費自己才是好的辯論?這是不是辯手江郎才盡的表現?

我們可以再仔細會看詹青雲的辯論,她引經據典,但從不凸顯自己,很少提及自己。如果不是薛兆豐教授提到詹青雲貸款一百萬去哈佛大學讀書,我們可能都想不到,原來詹青雲是“趁著年輕,我偏要勉強”本強。

在很多勵志題、情感題都大可以自己為例的情況下,詹青雲幾乎是隻字不提或者一筆帶過,既給自己留了空間也體現了一個專業辯手對辯論的尊重。在我看來,總是打自己的牌揭自己的老底,是老孃舅而不是辯論賽。辯論應該是用知識和智慧來論證對弈,而不是販賣自己來比慘比優越。

第六季奇葩說開始時,詹青雲介紹自己現在工作很忙,之所以再次來到奇葩說,是為了賺錢還貸款,毫不做作地說出理由,不忸怩不矯情,非常難得。

從參加奇葩說以來的表現,我們可以復刻出詹青雲的特點:有傳統士大夫的家國情懷又不清高,有女性的敦厚善良又不柔弱,飽讀詩書有真才實學但不以此為傲,不浮誇不驕矜,真正做到了“腳踏大地、仰望星空”。


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越來越多,擁有碩士、博士、名校的光環的女性也越來越多。但是,女性的知識提高了,可是智慧和智識卻並未進步。

有多少女性把名校高學歷當成嫁入好人家的墊腳石,讀大學讀研究生不過是為嫁得好積累資本。當學歷成為擺設,學習的經歷便成為順利領取畢業證和學位證的途徑,也或者是尋找金龜婿的彩排,而不是積累知識豐富人生的旅行。所以我們看到,那些頂級名校的MBA學生更在意的是擴展人脈和構建關係網。漂亮優秀的奶茶妹妹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最大收穫是認識了京東大佬,而京東大佬面對醜聞女孩也是以“我會讓你成為鄧文迪”作為捕獵的誘餌。

女性讀書女性博學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成就自己,不是為了成為像男士那樣慷慨激昂的有家國情懷的士大夫,而是作為推銷自己的資本,這是不少高知女性最大的悲哀。

所以,我們欣賞詹青雲,因為她呈現了一個女性讀書人最應該有的樣子:

仰望星空,腳踏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