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古城裡“會說話的石頭”

陳世琦


有一首歌曲唱到:“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穫-------”。走進忻州古城,精美的石頭雖然不多,各種用途的“石條”卻隨處可見。平整的街巷“石條”、漂亮的房基“石條”、莊重的城牆“石條”、飽含滄桑的城門洞“石條”。這些安靜的“石頭”都在以深沉的方式與我們“說話”,告訴我們很多。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忻州古城建築使用的“石條”大致分為兩種材質。一種是外觀顏色偏白,內含星點狀或斑點狀黑點的“黑白花”花崗岩。一種是外觀顏色偏黑,略有紋理的“青石板”石灰岩。花崗岩是一種岩漿火成岩,主要成分為長石和石英,含有肉眼可辨的星點狀或斑點狀礦物質顆粒。其結構嚴密、質地密實、抗壓強度高、色澤美觀。忻州古城基礎使用花崗岩“石條”砌築鋪裝,其耐磨損、耐風化、抗凍不吸水,有“千年不爛之石”的美譽。順應“天不滿西北,地不平東南”的古訓,古城牆西北為鈍角,東南陡然而降,西高東低,依坡順勢蜿蜒起伏,城牆外圍磚石建造,固若金湯。城牆內側夯土緩坡,如遇敵情,軍民可蜂擁而至,進行積極的防禦作戰。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仔細觀察西門坡殘存的一段城牆,可以清楚地看到,經過鏨斧加工的“石條”,四稜見線,長度在2.88m—1.5m之間,截面約為0.30mx0.25m。每層橫向鋪裝的長“石條”與縱向鋪裝的短“石條”呈π字形結構,依次間斷分佈。九層之多的“石條”,均按80多度傾角規整地向上延伸,使整個城牆基礎,雄偉高大。兩米多高的城牆基礎“石條”,都用厚厚的白灰膏錯縫漿砌連接。很難想象,我們的先人是用怎樣的“工匠精神”,把一鍬鍬夯土和一根根沉重的“石條”連接的那樣天衣無縫,形成堅實的合力。共同承載十多米高城牆重力,造就“九里二十步”的圍城。在當年技術落後的條件下,完成如此龐大的土石方工程,直到經得起千百年歷史滄桑考驗。這就是“石頭”留給我們的思考、留給我們油然的驚歎!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忻府區北部的銀山、金山、雙乳山雖然都是花崗岩石材區,一般僅能用於片石或重型道渣加工,並沒有“黑白花”花崗岩的存在。忻府區東南部的系舟山都是石灰岩石材區,一般也僅用於燒製石灰或加工石子,很少能加工成“青石板”使用。忻府區西部的鳳凰山一帶,有大量的“黑白花”花崗岩石材可供開採。按照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忻州建城使用,卻沒有能夠找到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用於始建忻州城的歷史記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清同治七年(1868年),三次大修忻州古城城牆的“石條”源於何處,都需要繼續探討研究。忻州古城南北大街的道路,曾用碩大的花崗岩“石條”鋪裝。記憶中的這些“石條”並不光滑平整,走路還須“腳下留神”。我們這些上下學的娃娃,曾經走在自己熟悉的“石條”上,說笑風生,快步如飛。古城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尖腳車軲轆碰撞“石條”的聲音,嘎嘎作響,造就了這裡的繁榮。幾年後,這些“石條”移往學道街、興寺街、草市巷和二道坡,用以抵禦洪水的侵蝕。南北大街開始擴寬硬化,膠輪車進入古城,城市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四十年前,西城樓新興門、南城樓景賢門的城門洞,先後失去通行的功能,但是城門洞裡的“石條”依然光滑溜圓、車轍深深,可供遊人觸摸、遐想。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可惜這些似乎屬於“不可移動的文物”,並沒有像雁門關、娘子關城門洞那樣幸運,繼續保留原汁原味的車轍,在活化忻州古城中,就連東城樓的城門洞“石條”也換成了新材料鋪裝的地板。那些無法複製的“車轍”,雖然不能涵蓋古城文化的全部,但至少可以佐證,這裡曾經是晉北的重要關隘、這裡曾經有過車水馬龍的繁榮,這裡積澱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可供遊人追尋。那些滿身車轍的“石頭”,自然會加強遊人對古城的印象,觸發他們內心的思考。我們可以重建許多失去的建築,補救歷史的記憶。我們也可以通過文宣,推介自己的旅遊產品,卻無耐尋匿失去的“石頭”文化,引領人們的思緒。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忻州古城大規模的改造活化工程將要繼續進行。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儘可能做到,像“北城門樓”一樣的法定保留、像秀容書院“老戲臺”一樣的維護保留、像“明月樓”一樣的移動保留、像草市巷“錢莊遺址”一樣的改造保留……,都不失為“修舊如舊”的選擇。儘可能讓“會說話的石頭”,講述忻州商業的繁榮、文化的精深,證明我們忻州歷史厚重、民風淳樸。為忻州古城留下更多的建築印記和文化符號,是大家的願望,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忻州古城裡 “會說話的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