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男足如今在亞洲淪為二三流球隊?

體育正能量夢劇場


中國男足最好的時候勉強可算亞洲一流球隊,現在確實退步了。

儘管不曾獲得過亞洲冠軍,但中國男足1984年和2004年兩獲亞洲盃亞軍,1994年獲亞運會亞軍,1988年參加過漢城奧運會,2002年還打入了日韓世界盃。

中國男足所輸球隊越來越弱,國際排名越來越低。原先是衝不出亞洲,現在常常連衝擊的機會都沒有,“40強賽”一一亞洲居然有40強一一時就陣亡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男足淪為亞洲二流、三流?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我也湊個熱鬧,總結幾條:

①無傳統

無論是世界足球強隊還是亞洲足球強隊,無論是成功的國家隊還是成功的俱樂部隊,都有深厚的傳統,不僅僅是基本技戰術風格,連球衣顏色都常年不變,如巴西的黃色,荷蘭的橙,阿根廷的藍白豎條,法國、意大利、日本的藍,比利時、曼聯、韓國的紅,英格蘭、德國的白等等。

中國男足幾十年來不僅沒有自己的技戰術風格,球衣顏色也不固定,時而學德國時而學前南時而學巴西,今兒穿白明兒穿紅後兒又穿綠。

②不謙虛

上世紀五十年代匈牙利挺牛,咱非常推崇以普斯卡什為代表的匈牙利足球,因為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學習交流起來相對容易,中國足協於是派國家隊去匈牙利留洋一年半。

這不是很謙虛嗎?彼時他們確實很謙虛,進步也很大,但正是這批留洋球員在此後三四十年間一直把持中國足壇。到八九十年代,匈牙利男足都早已落伍,當初跟人家學了一鱗半爪的留匈幫仍認為自己是權威,最懂足球。

③亂拜師

屢次衝擊世界盃和奧運會未果後,中國男足又變得不自信起來,開始聘洋帥。從施拉普納開始,近三十年來大多數時候都是洋人掛帥,德國的、英國的、荷蘭的、南斯拉夫的、巴西的、西班牙的、意大利的,足球強國的名帥請了不少,錢沒少花,除了神奇的米盧,其他都不靈。土帥機會不多,得到機會的土帥也交不出好成績,於是繼續請外教,炒了這個外教不再換另一個外教。

④沒青訓

鄧小平曾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中國足協歷任領導也懂得這個道理,但幾十年來總是急功近利,不是奧運至上就是衝擊世界盃,精力總放在國奧和國家隊身上,何曾花大力氣抓過青訓?八九十年代咱們青年隊還踢得了像那麼回事,後來跟國家隊老大哥一起沉淪。

⑤錢太多

男足是中國競技體育市場化先鋒,甲級聯賽改為甲A甲B,又升級為中超,老闆投錢越來越多,球員腰包越來越鼓。掙了大錢的男足明星最感激的不是國家的培養,而是自己俱樂部的老闆。

錢太多,傷不起,傷了老闆不高興,會被炒魷魚。有的拒絕國家召喚,有的來了不盡全力。

⑥練太少

儘管大多數老闆在外援身上舍得花錢,但依然必須仰仗本土球員。別看中國有14億人,但正規註冊訓練的本土優秀球員弄不多。賣方市場的結果就是,即便出工不出力,身材如白斬雞一般,照樣可以掙大錢,打首發,甚至還能入選國家隊。

沒球星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集體項目也是需要有突出的個人一一球星的,沒有球星的團隊猶如一盤散沙,不會有明確的前進方向,更不會有凝聚力和戰鬥力。

參加02年世界盃的中國男足陣中還有孫繼海、楊晨、范志毅、郝海東、江津、李鐵、李偉鋒等,現在中國男足除了武磊還有誰?

導致中國男足積弱不振、每況愈下原因多多,咳,說了也沒用,就此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