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公眾號輕武專欄的官方頭條號,聚焦輕武相關,每日關注分享!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有著深厚的轉輪手槍情結。在碧血金沙的狂野西部,牛仔們叼著煙,穿著牛皮套褲,腰間掛著兩把柯爾特左輪,一言不合就在須臾間互相拔槍互射,打完一吹槍口,轉兩個花活兒再插入槍套,進酒吧一口喝完一杯龍舌蘭,出門上馬迎著落日而去,這種屬於男人的浪漫,至今還被很多美國人追捧。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打得不一定準,但姿勢一定要帥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美國人,深處苦寒大地的俄羅斯人也有一款深愛的轉輪手槍,甚至絲毫不次於柯爾特轉輪手槍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而它,就是納甘M1895轉輪手槍。今天壹哥我就和大家聊一聊這把“俄(mao)味”轉輪。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納甘轉輪手槍


提到納甘,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莫辛-納甘步槍,這款誕生於沙俄時代的步槍服役時間早已超過了百年,在今天的敘利亞戰場還偶爾能夠見到。而納甘手槍的這個“納甘”就是“莫辛-納甘”中的那個“納甘”。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納甘兄弟,左側手拿轉輪槍的就是 里昂·納甘,右側是埃米爾·納甘


納甘的全名是里昂·納甘,比利時人,他還有一個兄弟埃米爾·納甘,他們在比利時列日(FN公司所在地)有一個小槍廠,靠修槍和造槍維持生計,但是沙俄軍隊的一次招標給了納甘兄弟工廠一次留名青史的機會。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埃米爾和萊昂·納甘武器公司的海報


納甘兄弟設計了一款納甘步槍參與俄國競標,同時俄國有一名莫辛上尉,設計了一款莫辛步槍參與競標。競標測試結束後,軍隊傾向納甘兄弟的步槍,但是沙皇認為,如果外國步槍中標,豈不是欺我大俄國無人乎?於是最後採用了折衷的方案:把納甘兄弟設計的供彈系統裝在了莫辛設計的步槍上,於是這款混血的莫辛-納甘步槍就誕生了。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莫辛上尉(後晉升上校)


納甘兄弟的步槍雖然沒有完全中標,但依然獲得了豐厚的酬金,更重要的是,其與沙俄軍方建立了關係,而這種資源可比酬金重要多了。在不久後的1894年,沙俄又開始招標新的制式手槍(參與競標的僅有兩家公司,而招標指標完全是照著納甘轉輪定的)。


隨後經過一系列“你懂的”競標,納甘兄弟在1878年設計的納甘轉輪手槍毫無懸念地贏得了合同(外國上面有人)並被命名為納甘M1895轉輪手槍。而該槍分為兩種,一種是軍官雙動型,一種是士兵單動型。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納甘M1895轉輪手槍介紹


納甘轉輪手槍在納甘兄弟的槍廠內生產了四年,主要裝備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下的沙俄軍官和騎兵,經過試用,軍官們很滿意(軍官雙動槍比士兵單動槍射速快,很能滿足沙俄軍官的虛榮心)。


1899年後,俄國才將生產技術引入到國內,在莫斯科附近的圖拉兵工廠開始製造,等到納粹德國入侵後,又分流到伊熱夫斯克兵工廠,直到1945年才停產。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伊熱夫斯克兵工廠


雖然後來停止生產,但這把轉輪手槍卻一直被俄軍和蘇軍所喜愛,就算後來裝備了大名鼎鼎的TT-33,也因情懷或產能不足等原因,很多軍官仍然保留著納甘轉輪手槍。而在三十年代,納甘轉輪曾作為優秀黨員的榮譽,很多人把納甘轉輪作為榮譽珍藏。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納甘代表著一個光榮年代的記憶


這款納甘轉輪手槍發射7.62x38毫米R彈,這種子彈直徑小,在尺寸接近的情況下,能夠比常見的6發轉輪手槍多裝一發子彈,彈容量達到了7發。納甘轉輪也曾援助過中國,因可裝入7發子彈,因此被中國人稱為“七音子”。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一支定製版的納甘1895手槍,由圖拉兵工廠 於1912年生產,槍上帶有精美雕花


納甘手槍最著名的特點就是其獨特的閉氣設計。我們知道,受結構的限制,轉輪手槍彈巢與槍管無法做到緊密結合,火藥燃氣容易從連接處洩露,不但會影響武器威力,還可能會燙傷射手,這一缺陷也是後來自動手槍取代轉輪手槍的原因之一。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普通轉輪手槍兩側會大量洩氣


而納甘轉輪採用了特殊的密閉彈膛設計,當擊錘被扳動以後,會帶動彈巢轉動並頂住它向前移動,封閉了彈巢與槍管之間的空隙。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扳動擊錘會帶動彈巢向前運動


為了達到閉氣的效果,納甘兄弟還設計了一種特殊的埋頭子彈(埋頭彈的先驅啊!)。這種子彈彈殼很長,彈頭埋在彈殼內,彈殼比彈巢略長,裝入彈巢後會凸出一點。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裝彈後的納甘轉輪


在扳動擊錘時,彈巢被推杆頂住向前運動,彈膛截面與槍管截面緊密貼合,凸出的彈殼伸進槍管。


擊發後,彈殼在火藥作用下膨脹變形貼住槍管內壁,火藥燃氣無法通過連接處外洩,從而達到了閉氣的效果。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納甘模型槍供彈示意圖 (請忽略那顆沒有到位的彈殼)


這種設計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沒有了燃氣的浪費,將其初速提高了45米/秒左右,其次是不會因火藥氣體洩露而傷人,第三則是有助於安裝消音器。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加裝了消音器的納甘轉輪手槍 (沒法瞄準了)


我們知道,轉輪手槍因為側邊漏氣的原因,很少會見到消音器,因為消音器安裝在槍口,雖然解決了槍口爆鳴聲,但側面漏氣的爆鳴聲是解決不了的。而閉氣的納甘轉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槍口只要安裝一個消音器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安裝了消音器的納甘轉輪槍射擊


這種加裝消音器的納甘轉輪被稱作“БраМит”,被蘇聯紅軍的偵察兵和契卡等秘密人員使用。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現存罕見的БраМит消音器


雖然性能可靠,但納甘轉輪也有要命的缺點,那就是繁瑣的裝彈。因為現代流行的擺出式轉輪結構是1893年柯爾特公司推出的,可以用快裝器一次性的裝填槍彈。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因為彈巢多為向左甩出換彈, 因此轉輪又被稱為左輪


但納甘轉輪並沒有這個設計,轉輪並不能擺出,發射完成後要抽出槍管下方的退彈杆,轉動槍膛將彈殼一發一發頂出來,然後再一發一發把子彈塞進去。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一發一發的裝,然後一發一發的捅出來


這種慢得急死人的裝彈方式毫無疑問是落後的,在緊張的戰鬥中,哪有時間讓你一發一發退彈裝彈?打完7發子彈,恐怕最好的選擇就是拎著槍管拿“納甘”當錘子去鑿敵人了。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遊戲中有退一發裝一發的方法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也有整體換彈巢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納甘轉輪還有短槍管版本,能方便的藏於衣服內,所以被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契卡及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和內務人民委員部廣泛採用。蘇軍的政治軍官也有不少裝備納甘轉輪手槍。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在中國人熟知的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華斯柯夫准尉就是使用的這款納甘M1895,而蘇聯姑娘麗達在受傷後為了不連累准尉,也是用納甘M1895來自殺的,麗達身上表現的母愛和勇敢令人落淚。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華斯柯夫准尉將納甘轉輪留給了麗達


現在這把俄味轉輪雖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因其可靠性和情懷因素,仍有一些俄羅斯人收藏它,以作為自衛或狩獵時的備用手槍,相比美國人在西部荒野的決鬥,也許俄羅斯人認為在西伯利亞荒原拿著轉輪槍獵熊更加浪漫吧。


戰鬥民族的轉輪手槍?拿著槍斃人用,還是容彈量7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