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3月9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中國醫生的一項關於成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的臨床過程及危險因素的隊列研究。

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這篇研究中納入191例住院患者的研究數據(年齡≥18歲,其中135例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56例來自武漢市肺科醫院,出院137例,死亡54例)。

得出了死亡病人的危險因素,以及重症患者從發病到病毒轉陰的時間等關鍵性結論。

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

那什麼是病毒排毒?

該研究首次報告了病毒排毒時間,所謂“病毒排毒時間”,就是病毒感染宿主細胞並繼續繁殖的時間。在流感中,排毒期越長越可能導致死亡。

文章研究數據表明,在137例存活(目前已出院)患者中,可檢測到的新冠病毒中位排毒時間為20天,最少在8天,最長病毒排毒持續時間為37天!

而在54名死亡患者中,發現直至病亡,患者體內仍可以檢測到新冠病毒。

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領銜作者曹彬教授在文章發表後接受《柳葉刀》的採訪中,也表示20天(中位數)這個數字顛覆了對於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毒排毒時間的想象。所以這有可能是這次新冠病毒殺傷力大的原因之一。

這個研究結論的意義是什麼?

曹彬教授表示:對於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抗病毒治療是必須的。而且,要想減少病毒複製,縮短病毒排毒時間,未來採用可能有效的辦法包括:

一、採用更強的抗病毒藥物;

二、早用抗病毒藥物;

三、兩種或以上有效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但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所以,本研究為中國的科學家、中國的臨床醫生,以及全球的科學家、全球的臨床醫生的啟示。

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外景

​需要明確——病毒排毒時間不應與自我隔離時間混淆。

該研究得出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是指明確感染了病毒,病毒在患者體內的繼續繁殖的時間。而不是指需要公眾自我隔離37天,不能混淆。

該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3個致死原因!

該研究顯示與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多為老年人(平均年齡69 歲與52 歲相比較);入院時SOFA 評分升高;並且血液中的D-二聚體亦出現升高(凝血指標)。

1、年齡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死亡跟年齡有很大關係,此次新冠肺炎中也不例外。

研究認為年齡的增長會影響免疫調節功能,使炎症反應加劇。二者會促進病毒複製並延長炎症反應時間,從而對心臟、大腦和其他器官造成持久性的損害。

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2、SOFA評分

SOFA評分可以理解為,對患者整體身體狀態的一個打分。是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腎臟、肝臟和凝血系統進行評分。

它能區分單個器官衰竭的程度,這樣可使評分能廣泛應用,並促進不同來源患者之間的比較。

SOFA評分越高,器官功能不全發生率和病死率越高。它與病死率有很好的相關性,是預測ICU病死率有用的工具之一。當SOFA評分≥2分,可認為患者存在器官衰竭。

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3、D-二聚體

D-二聚體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只要機體血管內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纖維溶解活動,D-二聚體就會升高。

研究者發現,患者D-二聚體>1 μg/L與其死亡率存在聯繫。高水平的D-二聚體會影響感染/敗血症患者在未來28天內的病死情況。

柳葉刀發表新研究: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最長37天,3個致死因素!

隨著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也進一步對其各方面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我國國內疫情在逐漸平穩,大家緊張的心情也都放鬆下來,甚至逛超市的人明顯增多,但我們依然要注意防護。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去超市應注意以下問題

● 進入超市必須佩戴口罩。

● 儘量避開人多擁擠的地段和地方,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

● 進入超市前,自覺配合工作人員接受體溫檢測。

● 人與人之間至少保持一米以上的間距。

● 儘量使用微信或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

● 購買足量,減少多次購買的次數,可以戴一次性手套。

● 儘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自駕車等交通方式。

● 選擇通風好、人流量相對較少的商場、超市。

● 購物前列好購買清單,不在超市內閒逛、閒聊,縮短選購商品的時間。

● 回到家後立刻用流動的水和肥皂洗手,帶有外包裝的物品可以直接去掉包裝袋,或用消毒劑噴灑表面進行消毒後再取出,購買的食物徹底做熟方可食用,水果、蔬菜要清洗乾淨,必要時可用專用清洗劑清洗。

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