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在工作當中,我經常接到來自於qq、微信當中一些網友問題。有人會發過來一句話,如:

我如何才能忘掉一個人?

分手了,好痛苦怎麼辦?

我如何才能讓孩子聽話?

我怎樣才能知道老公在想什麼?

........

面對這樣的問題,諮詢師真的有苦說不出?有的時候我不得不打開這個網友的個人資料。收集他的年齡、性別、職業、然後結合他的這個所謂的問題,勾勒出一個籠統的主訴輪廓。假如有的網友並沒有填年齡等相關資料,你就不得不針對他的問題展開聯想:到底是一個大叔的肝腸寸斷?還是一個小年輕的海枯石爛。這具體難度有多高,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在心理諮詢當中,我們面對一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主訴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人口學資料和社會學資料是怎樣的?比如他的年齡,他的性別、年齡、職業、生活狀態、婚姻狀態、工作狀態。以及他的受教育程度,既往健康史等等。有的人納悶:不管他是什麼樣的人,你就直接告訴他建議不就完了嗎?!

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我只能說,這事我們心理諮詢師真幹不了。因為面對類似的心理問題,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生活環境的人所做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年齡、同樣職業、同樣學歷的女孩子失戀了,有的女孩想不開就尋了短見,有的女孩只是痛苦一陣,情緒平復後又投入到新的情感中。所以我們需要儘可想詳細的收集臨床資料,並加以整理,在形成初步評估。

其次,我們需要弄清楚,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幾年前發生的問題,跟幾個小時前發生的問題,造成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我們還要了解:

這個問題是如何發生的?

這個問題,給來訪者情緒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這個問題當時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這個問題的發生都和哪些人有關係?

這個問題是否發生過變化?如果有,是在什麼情況下?

來訪者希望這個問題,得到什麼樣的改善?

........

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諮詢師通常會根據,這麼一個嚴謹的框架來分析來訪者所提出的問題。簡單的說,當來訪者拋出了一個問題之後,諮詢師需要分析10到20個甚至更多的相關問題。如果諮詢師與來訪者通過“碼字”的方式,把所有的問題都聊一遍的話,可能要耗費2,3個小時都不夠。作為諮詢師來說,心理諮詢這也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天八個小時工作制,如果算上加班的話,可能要工作上十個小時以上。諮詢師在每天有限的時間中,需要處理來訪者預約的心理諮詢、講課培訓、備課、為媒體寫專業文章、寫個案記錄、處理日常工作、接聽來訪者電話並做好接待等。

遇到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諮詢師建議來訪者打電話過來。這樣一兩個小時碼字的信息量,就可以在電話裡花5到10分鐘做個基本瞭解,幫助諮訪雙方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但一大部分的來訪者,聽到打電話的建議之後,要麼是再無下文,要麼直接回一句:

你能簡單的給我點建議,我試一試嗎?

這就讓我想起經常在雞湯文中看到的橋段:一個青年去拜訪大師,問如何才能不那麼痛苦?大師說了一句極富哲理性的話之後,青年醍醐灌頂,幡然醒悟!彷彿被打通任督二脈。我估計網上很多來訪者都對諮詢師也抱著這樣的期待。試問這樣的來訪者:如果你感覺身體不太舒服,你更多的是選擇到醫院看醫生呢?還是給醫生髮個訊息,就巴不得醫生通過網絡把你的問題都解決掉?

也有朋友問,把問題想那麼複雜有必要嗎?但作為“心理諮詢與治療”這份嚴謹的科學工作,諮詢師向來訪者提出建議和分析是具有導向性的。如果問題沒有經過全面的、系統的分析,諮詢師就提出了一個片面的建議,可能會造成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引發到更糟的結果。所有每一個欠考慮、欠瞭解的建議都會給諮詢師帶來不必要職業風險。

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當然在心理諮詢當中也有很多正面積極的來訪者。他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顯得更加有勇氣面對問題,而且更加配合諮詢師。諮詢師更願意為這樣的來訪者提供服務。因為他們首先認真的對待了自己的問題,諮詢師也認真的對待這個問題。

而那些通過網絡隨便聊幾句就像解決問題的來訪者嗎,你對自己的問題都毫不在乎,你們怎麼能期望諮詢師比你更在乎你的問題?

那些只願在網上溝通的來訪者,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的“佛系”問題

曲鷂奇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柏和心理服務中心創辦人、湖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

《十堰晚報》、《十堰週刊》情感心理欄目特約撰稿人

《十堰廣播電臺FM92.0》車城夜未央欄目心理分析嘉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