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亞洲親善大使陳美齡說過:戰爭最大的犧牲者,永遠兒童。

《喬喬的異想世界》是一部反戰電影,以兒童的視角講述戰爭的故事,電影的主角喬喬10歲半,是一個納粹狂熱分子。他最好的朋友,是希特勒,頭腦中幻想出來、現實中並不存在的一個希特勒。這部片子讓我們從兒童的視角,重新看待戰爭。

這部影片共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6項提名,在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非常戲劇化。喬喬被安排去街道上發傳單,宣傳納粹。他穿著厚厚的紙板衣服,他看到,媽媽竟然也在偷偷發傳單,但是,她發的是反戰的傳單。母子兩人,觀念的隔閡,如此之大。

母親羅茜是一個反戰者。提起自己的兒子,她說,她是一個狂熱者,無法溝通。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隔閡?這要從”希特勒青年團“開始說起,

希特勒青年團

青年團和少年團

希特勒一直注重對於兒童的培養。為了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迅速形成戰鬥力,於是組建了“希特勒青年團”,主要年齡在14~18歲之間。

為了擴充隊伍,德國在“全體青年忠於元首”的口號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試圖吸收年齡更小的兒童加入。10~14歲的男孩加入少年團;女孩加入少女聯盟,她們要學習烹飪、育兒和其他家務,因為女性的作用,就是生養純種雅利安男孩。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關於女性,在片中也有展示。比如,營地中的女性芙勞拉,她就向孩子宣稱,自己曾經生育過十多個孩子。然而,諷刺的是,在最後的結尾中,只有這個 芙勞拉才是真正的納粹狂熱分子,拿著槍在戰鬥。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怎麼吸引青少年?

青少年容易煽動,這些年輕人出生於希特勒統治的年代,他們長期受到納粹思想的影響和教育,頭腦裡只有為納粹而戰鬥的思想。同時,希特勒特別注重集體活動和體育活動,所以這些青少年的服從性和體能也好。

體育方面,在青少年的教育方面,體育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希特勒就曾宣佈鍛鍊身體是培養青年的最高要求。

集體活動方面,他們提供了只有有錢家裡才能從事的業務活動,比如穿越德國的旅遊,徒步,自行車漫遊等等,這些對於兒童的吸引力太大了。而且,對於孩子來說,最害怕的事情,可能就是被排斥在集體之外

還有,制服好看。希特勒特別注重服裝的美感。“制服就是一種禮服”,要是能夠穿上渴望已久的少年隊隊服,就感覺被接納。

還有,納粹高官們也紛紛將其子女送入希特勒青年團,向希特勒宣誓效忠,撈取政治資本。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喬喬會如此狂熱迷戀希特勒,並且把他當成最好的朋友。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不一樣的希特勒


喬喬是一個十歲半的小男孩,他的成長過程,就是希特勒的統治時期。於是,影片給觀眾展示了最不一樣的希特勒形象。劇中希特勒的扮演者,同時也是本劇的導演和編劇。

在喬喬的眼中,戰爭,雅利安人,猶太人,對於這些他並沒有真實的理解和感受。希特勒是他的好朋友,他的狂熱對象。

喬喬遇到問題,希特勒會來給他打氣,會用自己的經歷,來共情給喬喬,讓他走出低谷。當喬喬被人嘲笑為兔子,希特勒來鼓勵他,說兔子也很勇敢,敢於承擔責任,就做兔子。希特勒會陪著他一起吃飯,和他聊天,解決他的問題。

然而,當喬喬發現了牆壁另一邊的猶太人女兒艾爾莎,並且試著開始瞭解猶太人的時候,他的思想,一次一次動搖了。劇中給出了各種明示暗示的鏡頭,寓意著喬喬的思想被圈進在一個框框中。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思想剛開始鬆動的時候,他說,猶太人什麼都知道,他們企圖控制我的思想。然而,這個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究竟誰在控制他的思想。

到後來,他終於做了一個理智的決定,調查一下,猶太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民族。開始溝通,瞭解,這是打破思想牢籠的第一步。也是為了防止,有思想試圖控制自己大腦的方法。

當喬喬開始把艾爾莎當成朋友,甚至開始把她當成女朋友的時候,希特勒來提醒喬喬:別讓她禁錮你的想法。這臺詞多麼諷刺。一個試圖控制喬喬的人,卻來勸孩子,讓他不要被其他東西給控制了思想。

所以,導演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暗示出喬喬被禁錮的思想:他的周圍,充滿了框框條條。有很多喬喬的鏡頭,他的背景,一直都是方框。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瓷獨角獸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孩子眼中的猶太人是什麼樣子?

孩子對於猶太人一無所知,因此,喬喬決定,寫一本關於猶太人的書。為了寫書,喬喬和艾爾莎,兩人從敵對的狀態,開始轉變。

在喬喬寫的書中,猶太人曾經居住在洞中,睡覺的時候,在空中吊著。後來搬出了洞穴,他們的頭上,有獨角獸。

瓷獨角獸 Porcelain Unicorn是“ParallelLines國際短片大賽”獲獎短片。在3分鐘的短片中,幾個少年團的小士兵闖入一個家庭。男主角打開了一扇門,發現後面藏了一個猶太女孩。女孩為了向他示好,把手裡的獨角獸給了男孩。然後,一群成年人士兵闖入家裡。

小男孩讓小女孩趕緊跑了,自己被士兵毆打一頓,然後,瓷的獨角獸也被踩爛了。多年以後,一個老頭再次敲響這個房子大門,還給一個老婦人一個獨角獸,破碎的,拼接好的獨角獸。

相似的劇情,相似的場景。這一次,在影片中,少年團的小士兵,在自己家的牆後面,發現了一個猶太女孩。

這一次,他同一系列的成年人一起,救了這個女孩。

成年人的反戰


豆瓣8.4《喬喬的異想世界》,用孩子的眼睛看戰爭中人性的善與惡


小孩足夠狂熱,可是大人卻需要保持冷靜。

猶太女孩艾爾莎自從和父母分別以後,躲到了鄰居家,然後被轉移到另一家,後來被轉移到了喬喬的家裡。

羅茜說,他們說你不能活著,但是,只要你活著,他們就輸了,這就是一種勝利。

艾爾莎是一個反戰者,她喝酒,跳舞,穿著靚麗的衣服。

因為失去過一個女兒,所以,對於艾爾莎懷有好感。她和艾爾莎聊天,教她如何去愛,如何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有一個好玩的場景,和女孩艾爾莎聊天,她說,愛就是你可以直視猛虎,並且毫無保留的相信。和男孩喬喬聊天,她說,愛是疼痛,就好像肚子裡有一大堆的蝴蝶。

戰爭也剝奪不了人們喝酒和跳舞的權利。羅茜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劇中兩個孩子。所以,在影片的結尾,兩個小朋友走到街道上,開始跳舞。

什麼是自由?只有在極端的環境中,才能顯現的出,自由的可貴。自由不僅僅在於猶太人只能躲起來,不僅僅是身體的自由。心靈的自由,

亦即身陷囹圄,心靈也不會受到任何人支配。

“人生的目標”乃是自己當下能做些什麼,自己的靈魂擁有多少自由,自己又是否有證實這件事情的能力,與加以證明的覺悟。


除了羅茜和喬喬,k上尉也在保護艾爾莎,救了她兩次。

第一次,蓋世太保來到喬喬家裡搜查,女孩並沒有像《瓷獨角獸》裡的女孩一樣逃走,而是大大方方站在了他們面前,假裝是喬喬的姐姐英格爾。

k上尉充當了調查者的身份,他拿著護照,問英格爾生日,艾爾莎答錯了。但是,k上尉放過了這個小女孩,假裝她答對了。

戰爭結束之後,喬喬和k上尉被抓了起來。k上尉把喬喬的軍裝脫了下來——這個軍裝,是為德國生了18個孩子的芙勞拉穿上的,對喬喬說,回去救你的姐姐吧。

k上尉對著喬喬拳打腳踢,罵他是猶太人。最後,喬喬被放走了,k上尉犧牲了。

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在順境是什麼樣子,還要看他身處逆境,如何自處。k上尉身處逆境,還想著保護小朋友。

我們都聽說過一個故事,你有把槍抬高1釐米的權力。這裡的k上尉,因為眼睛受傷不能上戰場。作為一名戰士,能夠為受害者艾爾莎所著想,抬高1釐米,並且最後主動施以援手,足以可見,人性的善良。

最後

《喬喬的異想世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導演兼編劇親自下場,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希特勒。對於不同的受眾,比如德國人,猶太人,他們的觀感肯定是不一樣的。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影片為我們還原了二戰德國的場景,是一個新奇的角度。

戰爭中的殘酷,人性的善與惡,愚昧與覺醒,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