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幼升小,百萬學位房究竟值不值?這些細節要留意!

每年的3月前後以及9月開學前後都是購買學位房的高峰時段,不管是在幼升小,還是小升初階段,家長們都非常看重學區房和學位房,那到底選擇學區房還是學位房呢?


今天就一起看看學區房和學位房到底有什麼區別吧!
教育樓盤一直是樓市中的搶手產品,有不少樓盤更是因為引進名校,而一舉實現營銷突圍,達到叫好又叫座的雙贏局面。
一些開發商更是在名校資源上下了大手筆,幫助家長解決子女的讀書問題,打出“名盤+名校”的宣傳攻勢,以吸引眼球。
但其實,雖然都掛上了教育樓盤的概念,內裡的區別卻大有學問,比如學位房和學區房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學位房
學位房是孩子在小學及小學升初中時為了得到該地段相對應學校的學位而在該學校所規劃的學區房內購買房產,理論上是一定能進入目標學校的。
學區房
學區房是由教育,部門根據每年片區入學生源劃分出來的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裡學生可以通過享受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這種範圍裡的物業房產,叫做學區房。
“近”名校的學區房並不完全等同於“進”名校。
有些房上一年可能有學位,下一年可能因為政府的規劃調整而失去學位。受生源人數影響,每所學校每年招生區域也會適當進行調整,這樣勢必會影響到有就近入學需求的購房者,如果提前“打埋伏”所選擇的區位不準,很有可能會面臨“放空炮”的尷尬情形。一些“山寨學區房”更出現與名校一牆之隔卻沒有入學資格的尷尬狀況。

購買學位房七大注意點
雖然現在開發商紛紛承諾的“買房送學位”,但這一承諾未必能兌現,而不少開發商賣房時宣稱的引進名校也會存在流產的可能。因此,消費者在購買“買房送學位”的房產時,要多個心眼。
1.學位有人數限制
正常情況下,在樓盤規劃改建之前,按照一定的教育配套措施,在附近的小學有一定的學位配套,但是這種學位並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業主子女的要求,因此開發商在銷售樓盤時,就會有先到先得的情況。
2.學位有年限
部分學位是有年限限制的,有可能等到業主的子女長大,準備入學的時候,才發現該學位已經過期了。
3.學位被佔用
這主要是針對購買二手房的購房者,在購買前要先了解清楚該樓房的學位和戶口是否已被使用,如果戶口已經被使用,則要求前業主遷出,以方便自己戶口遷入後子女獲得入學學位。
4.客觀看待“就近入學”
就近入學是指在距離居住地一定範圍內的學校就讀。
所謂就近指的是相對就近概念,而非絕對位置的遠近,不是指某個學生的家庭住址距離某間學校最近就能就近入學。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學距離某一所中學近,就能就近入學。

有些樓盤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號稱學位房,對此家長們購房一定要當心,對此有律師建議,買房時要向各區教育主管部門詳細諮詢學區範圍,瞭解該樓盤的開發商是否繳納了一定的教育配套設施費,看小區是屬於哪個學區,並向學校詳細詢問是否可以入學,不能只聽開發商的片面之詞。
5.儘早入戶是關鍵所在
在二手房買賣過程中,由於產權過戶與戶口遷移並不是同時進行,一般情況下是先進行前者的手續辦理,必須是原有戶口全部遷出以後才能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否則即使產權屬於自己,也仍有可能面臨由於房東還有戶口未能及時遷出,而無法辦理遷入手續的尷尬局面。
對此,買賣雙方最好約定戶口遷定的時間及違約責任,同時名牌小學和初中招生簡章每年都會有細微變化,要密切留意學校對戶口遷入年限的要求。
6.自住和投資區別對待
選購學區房,自住投資大有不同,由於自住的,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居住的舒適性,包括出行的便捷性,周邊生活,商業配套等,還要考慮小區居民的整體素質,以及房屋所在的位置、樓層、朝向和戶型等。
用於投資的,在子女報戶口等教育問題解決後,一般都會將房子出租,建議購買面積小、總價低的房子,這樣投資成本低,也易於出租。

7.學位佔用規定要熟悉
根據有關規定,學位房的學位佔用有限制:小學在6年內不能使用,而中學在3年內不能使用。也就是說,如果“兩孩”的年齡差在6歲以內,小學學位是不能一起使用的。
孩子能進入名校是每位家長所期望的,但是現在很多機構和開發商藉此來搞宣傳,不清楚的家長極易上當受騙,而且現在很多名校的學位非常昂貴。
大家還是要根據家裡的整體情況來進行選擇,在選擇時也要多方打聽確認,不要輕易做出選擇。
對於名校,家長其實也不必過於執著,畢竟選擇一所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