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真的買到了稀有“寶貝戶型”的房子


原來我真的買到了稀有“寶貝戶型”的房子

我最近發了很多關於我家小戶型的改造效果,本來是想給普通工薪族一些正能量,讓他們覺得工薪族也可以買一套小小的房子。

沒想到大家看了我的視頻後關注點不是在於我家的“小”,而是驚歎於我竟然能買到這麼小的住宅產權的“複式”房子。

儘管我一再強調是70年產權的住宅,但是他們還是半信半疑,一再追問水多少錢一方,電多少錢一度諸如此類的問題,以便印證是住宅還是公寓,因為他們實在沒有見過這麼小的複式住宅產權房子,搞得好像懷疑我是第一次買房被騙了一樣的。沒辦法,後來無論寫文章或者發視頻我都首先把房產證曬出來,以避免不斷重複地回答他們我家是不是公寓這類問題。

我覺得甚是奇怪。就是層高比普通住宅高一些為何引得他們如此好奇,甚至連連有粉絲找到我小區要買同款,甚至有個在澳洲的粉絲說疫情結束立即回廣州來和我做鄰居。一時搞得我一頭霧水,莫名其妙,難道其他地方買不到這樣的房子嗎?

原來我真的買到了稀有“寶貝戶型”的房子


於是我就專門上網到處去查,查了廣州又查周邊甚至查到外省,驚奇發現,的確是很難很難找到小戶型的複式住宅(位於頂樓的大戶型複式還是比較常見)。絕大部分小複式都是商業性質的公寓,像我家這種小複式的住宅產權非常少見(產權面積不到36平米),我們隔壁有一個小區也有這種複式的,但都僅僅是錯層,只相當於送了一半的挑高空間。而我家是全部挑高,是真正的買一層送了一層。

這時我才不得不慶幸我原來真的買到了“寶”。

說它是寶,其實對有錢人來說,他們並不覺得,因為他們一百兩百平方都買得起,又何必在乎送不送一層呢。

關鍵是對於我們工薪族,那就是非常的稀罕,雖說整體層高只有四米五,只相當於比普通平層多了50%的高度,但是可以做成兩層,每一層的層高比普通平層的確矮了一些,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但是我們來這樣計算一下: 這種複式的比平層的房價單價要貴10%——20%。,房價僅僅貴10%到20%的前提下,高度卻多了50%,是也就說整體空間是多了50%的。這對於一線城市如黃金般的房價來講是不是撿到“寶”了啊,這無疑性價比是非常高的,比如我家36平米的建面(使用面積只有26平米)竟然做了兩房一廳。難怪那麼多粉絲要追著來和我做鄰居。

老鐵們,你們那裡有沒有這種住宅產權的房子啊,不要說什麼住宅公寓,就認紅本本上寫的“住宅”兩個字就可以了,如果有的話也歡迎曬一下,特別是四川或重慶的,有的話我想回去再買一套這樣的。

原來我真的買到了稀有“寶貝戶型”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