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小陽春”來了,重慶是要慢半拍?

經歷了“最差開局”,全國房地產市場終於“復工”,普天同慶。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佈《房地產市場復甦力指數城市排行榜》,綜合各城市供需、年末市場狀況和復工復產節奏等,用復甦力指數衡量各城市房產市場的恢復潛力與速度。

榜單顯示,從地域看,復甦路徑呈現從南到北趨勢,市場復甦力top15城中70%為南方城市。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我大重慶,竟然位居第50名,也就是倒數第一!

多城“小陽春”來了,重慶是要慢半拍?

多城“小陽春”從頭開始

鄰居成都 創下成交量全國第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迎來近些年的“最差開局”。

多城“小陽春”來了,重慶是要慢半拍?

一進入三月份,全國多地樓市,回暖的風聲也是越來越大,朋友圈更是被中介和售樓員刷屏,只見戴著口罩的人們,在售樓部門口排著長隊,再配上一段“心靈雞湯”,告訴你再不買房就晚了。

3月16日晚,深圳某樓盤的288套公寓僅7分鐘即售罄,銷售金額達2.99億元。

3月上旬,杭州某地鐵盤一次開盤,均價35055元/平米,196套房源全部售罄。

杭州二手房回暖速度更快,據統計,3月第一週杭州市區二手房共成交883套,環比增長108.7%。

土地市場方面,全國也出現了“新地王”。

3月4日,徐州北區地王誕生,新力6.66億元摘得一塊樓面價8196.24元/平米!

3月10號上午,廣州拍出了史上最貴的住宅用地,廣州城投以底價23.57億拿下越秀南宅地,樓面價64576元/平米。

3月11日,常州武進誕下新地王,共競價52輪,溢價56.7% ,成交樓面價14884元/平米、成交總價8.95億。

重慶的近鄰成都,在CREIS發佈的,《2020年第9周全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報(2020.2.24-2020.3.1)》中,成都的套數和麵積都名列全國第一;不僅如此,第6周、第7周、第8周也是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雙雙排名第一。

成都地產圈人士驚歎,成都樓市的小陽春,來的真讓人猝不及防。


成交≠認購

“金三”落空 “銀四”可期


縱觀復工後的重慶樓市,距離“回暖”,好像還差那麼一點點。

先來看一組數據,3月2日-3月15日,重慶商品房總成交29.39萬平米,與2019年月均成交的近200萬平米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期的樓市成交數據,包括2月份重慶零成交的數據,實質參考意義並不大。因為成交與認購是有很大區別的,“零成交”、“少量成交”,並不等於認購就是零。

而談及“復甦力指數”,業內人士更認為,這是無稽之談。

重慶恆大一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恆大2月份就開始網上賣房,很多購房者與開發商簽訂了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是還沒到房屋認購中心去簽訂正式合同,沒有簽訂者合同,這就沒有所謂的“成交”數據。

多城“小陽春”來了,重慶是要慢半拍?

美聯中國西南區董事總經理繆鴻裕也表示,春節之後的2月份,龍湖、融創、保利、華宇、金科、萬科等很多企業,都有一定的成交額。考慮到備案數據的滯後性,要看3月下旬、甚至4月份的成交數據,這才能反映出重慶二三月份的真實成交情況。

銘騰機構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進入三月份,供應和銷售都逐步復甦,但仍然還處於低位,因為直到3月10號左右,重慶各個區才先後解禁,去售樓部的購房者依然較少。然而,住宅類產品在剛需、剛改的帶動下會復甦的很快。

縱觀復工後的重慶樓市,記者走訪發現,各個房企線下客流量正在慢慢恢復。

而對於多個城市所謂的“小陽春”,有業內人士指出,到底有多真,還是存疑的。

業內人士黃山表示,雖說相比往年同期,三月上半月仍然處於低位,但在剛需、剛改的帶動下,也有了復甦的苗頭。往年的“金三”落空,但“銀四”仍可期。當前樓市調控的趨於放鬆狀態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交易放量意義上的小陽春一定會來,而價格未必會上漲。

按照以往情況來看,樓市熱度會在春節後一個月左右開始迅速提升,而今年春節後的2月份,受到疫情影響,樓市近乎停售,一季度的三月份為傳統旺季,一般都能佔到一季度銷售額近一半。而今年,即便出現“小陽春”,也不及往年,預計樓市熱度會延遲到第二季度。

實況時報記者:高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