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家就在


媽媽在,家就在

謹以此文,獻給天下的所有媽媽,祝願母親們新年快樂,永遠安康,幸福!

但凡有媽媽的孩子,大都有一個可以回味,值得追憶的童年。也許有人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仔細回想一下,總會有幸福穿插其間。這幸福是什麼,也許就是街衢巷口之間和小朋友的嘻鬧,也許就是上樹爬牆捉鳥戲鴨的痴迷,也許就是丟手帕捉迷藏的忘情,然而,這幸福,要有一張媽媽的笑臉在家中守望,家中沒有了媽媽,你笑起來都不開心。

小時侯,像一個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餓了、累了的時候,才知道,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媽媽,進家的第一句話,就是“媽----”。看到了媽媽忙碌的身影,聽到了媽媽的應答,心便安定下來。於是,開始找吃的。吃飽了,喝足了,便再跑出去玩。

大了,異地求學,踏進家門的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媽媽。來不及放下背上的揹包,就揹著到處尋找,媽媽看見了,就笑“傻孩子,揹著個包,也不嫌累”。也許媽媽不知道,也許媽媽知道,找媽媽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累。有了自己的小家,空閒地時候,就想,去哪裡好呢,於是,回家。

我還有一個家,這個家是我永遠的也走不出的守候。推開家的門,媽媽不在,爸爸迎上來,便和爸爸嘮家常。然眼睛卻時時盯著門口,盼望著媽媽回來。媽媽推門回來了,心裡頓時感覺到完整。就這樣,無論哪裡,無論何時,總是惦記著回家,回家了,就喊媽媽。

回家,找媽媽,是多年來不自覺養成的習慣,也許,生活中只要是有媽媽的人,都和我一樣。這一生活中的細節,便是幸福在盪漾了。

媽媽在,家就在,我拼貼完整這句話,是在去年。去年正月,媽媽的一個學生來看媽媽。這個師兄,現在已經是功成名就,這樣的人物到我家,媽媽很是驚喜。在媽媽家裡,他緊挨著媽媽坐著,和媽媽細瑣著嘮著家常。媽媽問他:“母親還好嗎?”他低下了頭,半天,才絮絮著說,他媽媽於前年去了。春節的時候,他面對著妻子兒子,面對著豪華安適的家,突然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落,茫然,孤單。他說,他沒有家了,我明白,他是沒有了媽媽。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他來看望媽媽,他在找有家有媽媽的感覺。送他下樓,他突然回過頭來對我說:“你真幸福,你有媽媽”。當他的背影凝聚成一個點,我於那小小的點中悟到了他內心的傷痛:四十歲,他成了孤兒。

家和媽媽就是這樣,鐫刻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隨著年輪的遞增,人們會越來越感覺到,縱歲月改變了容貌,縱滄海變作了桑田,枯守著不變的,依然是那份家的眷戀和深深的母愛。因為家和媽媽和我們,血脈相連,息息相通。

媽媽的腹中,曾是我們第一個家。在媽媽的腹中,媽媽就用脈搏告訴你,你是媽媽的一部分,你和媽媽同在一個家,媽媽用血和心跳,時時刻刻和你溝通,而你也是用不斷的膨脹,傳遞你生命的信息,回應媽媽的希望。當你感覺到這家的狹小,你要看看外面的家,媽媽就用臍帶牽著你,一步一步,小心的把你托出。

你降到了一個有聲有色,有鳥語花香當然也有風雨霧靄的家。外面的世界精彩著,也殘酷著,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你和媽媽的那份血肉連接就被活生生的剪斷了,於是你不知所措,你大聲啼哭,媽媽小心地舉託著你,媽媽溫暖的懷抱又成了你安全的家。就這樣,你和媽媽同生活在一個叫家的地方。媽媽把她的血,凝結成乳汁滴滴,沁入你的身體,你就在媽媽的心血澆灌下,長大了。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媽媽緊緊地摟著你,你和媽媽共同感受著外面的震撼,你的心並不害怕,因為有媽媽在。

有媽媽在,你就可以放心的天馬行空獨闖天下了。你知道,你累的時候,永遠有一個寧靜的港灣,媽媽就在那裡為你守候。你可以無所畏懼的迎接一切挑戰,你可以安安心心規劃你內心的嚮往。路的前方還是路,你不可能一口氣到達終點,你就在媽媽堅實的土地歇息,媽媽一個溫暖的笑,就是你汲取的力量。你成了頂天立地的人物,你可以叱吒風雲了,但是你依然離不開家,離不開媽媽,高處不能禁勝的寒冷,更會讓你迫不及待的尋找心靈的依託,而那最永久、最安全、最可靠的心靈依託,依然是媽媽,是家。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站著偉大的女性。如果真是這樣,那女性中,首先是媽媽。我們都聽說過古代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和英雄安泰的故事,他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蓋婭的兒子,他的力量來源於大地母親,他力大無窮,只要不離開大地,他就所向披靡。結果,他的對手赫拉克勒斯發現了這個秘密,在搏鬥中把安泰舉到空中,安泰死了。

沒有了母親的護佑,英雄也脆弱。沒有了母親的慰藉,好漢也孤獨。

李逵梁山安家,任偌大的梁山,任無數的兄弟,都不能排遣他心中的牽掛,於是,他有了想家的念頭,他要千里迢迢的去背老母。當梁山的刀光劍影隱褪之後,李逵下山背母的故事便顯得格外生動感人。人們之所以記得這個粗野的漢子,就是因為他有一顆柔柔的眷母之心。因為有了對母親的眷戀,許多並不耀眼的角色也因之美麗起來。

宋代,一個世代忠良的楊家,個個捨身取義,寧可一頭撞死,也絕不接受番邦的饋贈。可是,就是這樣的家中,卻出了一個遼國的駙馬,也許這要載入人人唾棄的史卷,然而,有了快馬加鞭深夜探母的可歌可泣的段落,人們便忽略了他的過失。

母與子的故事,從古至今,感天動地。那回腸蕩氣的情感總是在人間不斷地延伸,即便是神仙,也要執著於母親的眷愛。於是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便代代相傳。美國世貿大廈傾倒的那一刻,一個擁有億萬資產的商人,當他意識到自己的末日,他想到的不是他身後的財產,他用手機最後的一個信號傳遞了一個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媽媽,我愛你!”母與子的情愛,在最危急的時刻,暗淡了硝煙,迸發出奪目的光彩。人性的偉大,在那一刻,定格。

人世間有了這樣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於是,家和媽媽,便永不褪色。

家,永遠都離你不遠。即使是相隔千山萬水,即使是遠渡重洋,然而,媽媽的身影,總是你計算的行程,媽媽的牽掛,就是你穿越時空的理由。人類最最不能動搖的情感,也許就是那深深的母愛。人們心底最深的牽掛,就是那生你養你的家。

媽媽在,家就在。


媽媽在,家就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