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下司村:春耕正當時 李樹迎風長

連日來,獨山縣下司村的珍珠李種植基地裡十分熱鬧,一株株珍珠李樹冒出了綠芽,在陽光中迎風起舞;十餘個村民們分散在基地各處,或是揮舞鋤頭除草、翻土,或是手拿剪刀修剪枝丫,忙著打理一株株珍珠李樹。

“大家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量,施肥後蓋好土。”“多餘的枝葉一定要剪出,不然會影響掛果。”在旁,楊昌友正往來於村民身邊,一邊檢查珍珠李的生長情況,一邊指導大夥兒打理枝丫。

楊昌友是珍珠李種植基地的負責人,2年前,他根據下司村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條件,經過多方考察對比,瞄準了珍珠李種植產業,並在下司村兩委班子及尖刀排的幫助下,流轉了當地近200畝土地,發展珍珠李種植。

“珍珠李具有產量高,肉質脆爽、含糖量高等特點,很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廣闊。”楊昌友告訴我們,剛開始,他雖看好珍珠李種植,但想到發展中的重重困難,就感到十分頭疼,只能試著求助村裡,卻不想獲得了村裡的大力支持,迅速幫助他協調解決了土地、資金、工人等困難,一株株珍珠李苗得以迅速栽種下來。

珍珠李的栽種,不但豐富了當地的產業結構,還為附近不少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在這裡做活,很輕鬆,每天還有70元的收入,挺好的。”今年已經65歲的岑顯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年邁不能外出務工,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今在家門口就有活幹、有錢賺,這讓她非常高興。

近年來,下司村結合石漠化治理,充分利用村域土壤特點,先後鼓勵、帶動群眾發展種植珍珠李、軟籽石榴等共500畝,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讓當地群眾實現就近務工、增加收入,走出了石漠化治理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造血”式治理新路子。

“像楊昌友這樣有能力、有想法的產業帶頭人,我們是十分鼓勵的,並儘可能的幫助他們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參與到產業發展當中來,帶領大家一同增收致富。”下司村第一書記駱弟貴說。(獨山縣融媒體中心 韋龍秋)

独山下司村:春耕正当时 李树迎风长

群眾在基地務工

独山下司村:春耕正当时 李树迎风长

長勢良好的珍珠李

独山下司村:春耕正当时 李树迎风长

貧困戶岑顯春在除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