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難忘的教學課


一節難忘的教學課


時光如流水,不覺間在教學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已經度過了十餘個春秋。案頭醒目地擺放著各種書籍,作為語文老師我信奉“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這些書中,管建剛老師的《閱讀教學的革命》,卻是讓我覺得常翻常新的一本書,是這本書為我打開了新的視野,也是這本書讓我對閱讀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

葉聖陶先生說過:寫作的“根”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新課程標準中也說: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但怎樣讓學生通過一篇篇課文的學習就習得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於我來說一直是懵懂的。自從拜讀了管老師的《閱讀教學的革命----指向寫作的閱讀》一書後,彷彿一個“武痴”忽然間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一般,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迫不及待地想要將管老師的經驗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上,希望可以儘早遇見自己語文教學上的“又一春”。

管老師有個一用就靈的招數:通過數字數,數行數,讓學生明白寫作中詳略的安排及對主要人物刻畫所起的作用。他在《水》《錢學森》《鄭成功》等課上都用過這樣的招數,我也決定一試。

猶記得那天我上的是《祁黃羊》一課,這篇課文通過講述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事例,表現祁黃羊一心為國、大公無私的高貴品質。文中有兩次祁黃羊與國君的對話,就字數而言,完全符合管老師的思想:對於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畫要多用筆墨,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的用筆要簡、要輕。課前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我計劃讓學生用數字數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這一寫作奧秘。

在課堂上,當完成了對於課文大意的梳理後,我拋出了這一招:“同學們,現在咱們做件有意思的事情,分別數出作者在寫祁黃羊與國君時所用的字數。”同學們雖然略感奇怪,但還是好奇地完成了。“現在,小組討論,為什麼寫祁黃羊的字數會比寫國君的字數多?”在經過一番的小組討論後,我欣喜地發現真的有孩子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老師,我明白了寫人文對於主要人物要多寫一些。”“老師,我明白了刻畫於主要人物可以直接通過語言描寫進行,而次要人物不重要的語言可以用轉述的形式。”……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數名學生似乎一下領悟到了寫作的真諦,頗有些躍躍欲試,想要立時寫篇文章一展才華的架式。後來,我佈置了一篇寫人文的習作,幾篇優秀的作文雖仍然稚嫩,但真的有注意到通過對課文《祁黃羊》的學習而掌握的寫作知識。

“內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秘密。”雖然一直知道寫作之於閱讀的重要性,但因為一直沒有真正掌握打通兩片天地的技能,所以一直以來總是亦步亦趨,猶疑前行。這節課距今已經五年有餘,但作為我閱讀教學的一個轉折點,卻讓我記憶猶新。

依然記得多年前自己不想做老師的原因:害怕誤人子弟!今天也是一樣,因為害怕,所以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曾國藩曾說:順境不惰,逆境不餒。在教學上亦是如此,不斷探索,才能不斷髮現,不斷進步,不斷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