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發佈中國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療效不顯著

近日,NEJM在線發表了中國最新研究成果《A Trial of Lopinavir–Ritonavir in Adults Hospitalized with Severe Covid-19》。這項隨機對照試驗評估了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商品名:克力芝)治療Covid-19重症成人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文章作者包括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教授等。研究結果顯示,對於Covid-19重症住院患者,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聯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相比僅用標準治療,未發現臨床改善加快或28天死亡率降低等明顯益處。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研究方法

這項隨機、對照、開放標籤的臨床試驗,納入確診SARS-CoV-2感染的Covid-19成人患者,氧飽和度 (SaO2) ≤ 94%或氧合指數 (PaO2/FiO2) < 300mmHg。入組患者1:1隨機分配接受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劑量分別為400 mg和100 mg,每天兩次)聯合標準治療,或僅接受標準治療,療程為14天。主要研究終點是至臨床改善的時間 (time to clinical improvement),定義為從隨機分組到7分等級量表評分改善2分或到出院的時間,以最先發生的結局為準。

標準治療包括輔助吸氧、無創和有創通氣、抗生素、血管加壓素支持、腎替代治療和體外膜氧合(ECMO)。

7 分等級量表包括:1. 未住院,可從事日常活動;2. 未住院,但無法從事日常活動;3. 住院,不需要吸氧;4. 住院,需要吸氧;5. 住院,需要經鼻高流量氧療、無創機械通氣,或兩者都需要;6. 住院,需要 ECMO、有創機械通氣,或兩者均需要;7. 死亡。

基線特徵

199例接受隨機分組的患者中,99例患者被分配到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100例患者被分配到僅標準治療組。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中,有94例(94.9%)接受了分配的治療(圖1),5例未接受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3例在隨機分組後24小時內死亡,2例在隨機分組後主治醫師不建議接受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8歲(IQR:49-68),其中60.3%的患者為男性(表1)。發病到隨機分組的中位間隔時間為13天(IQR:11-16)(表2)。入組時,兩組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基線實驗室檢查結果、等級量表分佈或NEWS2分數均沒有顯著差異。在試驗期間,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的患者中有33.0%的患者使用了系統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標準治療組中的這一比例為35.7%。

表1. 基線時患者的人口統計學和臨床特徵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表2. 入組後患者的狀況和接受的治療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主要結局

意向性分析中,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與標準治療組的至臨床改善的時間沒有差異(中位時間,16天 vs 16天;HR 1.31;95%CI 0.95 to 1.85;P=0.09)(圖2)。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圖2. 意向性分析中至臨床改善的時間

改良意向性分析中,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的至臨床改善的中位時間為15天,標準治療組為16天(HR 1.39;95%CI 1.00 to 1.91)。

意向性分析發現,發病後12天內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與至臨床改善時間的縮短存在相關性(HR 1.25;95%CI 1.77 to 2.05)。但再晚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則沒有這種相關性(HR 1.30;95%CI 0.84 to 1.99)。

意向性分析中,通過NEWS2評分來評估至臨床改善時間,也沒有觀察到兩組間的顯著差異。

當比較兩組的至臨床惡化的時間(定義為7分等級量表增加1分),未觀察到顯著差異(HR 1.01;95%CI 0.76 to 1.34)。

次要結局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與標準治療組的28天死亡率無顯著差異:意向性分析:19.2% vs 25.0%,差異為-5.8個百分點(95% CI -17.3 to 5.7);改良意向性分析:16.7% vs 25.0%,差異為-8.3個百分點(95%CI -19.6 to 3.0)(表3)。

表3. 意向性分析的結果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安全性評估

從隨機分組至28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有46例(48.4%)、標準治療組有49例(49.5%)報告了不良事件(表4)。與標準治療組相比,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的胃腸道不良事件(噁心,嘔吐和腹瀉)更為多見

51例患者發生了嚴重的不良事件: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19例,標準治療組32例。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有4例嚴重胃腸道不良事件,而標準治療組則沒有,研究人員判定這4例不良事件均與試驗藥物有關。相比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組,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呼吸衰竭、急性腎損傷和繼發感染更為多見。

表4. 不良事件

NEJM发布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疗效不显著

同期述評

NEJM同時發步了針對該研究的述評文章《Covid-19 —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Therapy》,高度讚揚了該試驗的研究人員所做出的努力和該試驗的意義。述評中指出,面對這樣的流行病,獲得高質量的臨床試驗數據極為困難,但是研究人員不僅迅速啟動了高質量的隨機試驗,還招募到了比原有目標樣本量更多的患者。

儘管研究發現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Covid-19重症患者無明顯療效,但本研究有很多重要意義。研究者快速設計出了臨床試驗並很快產出了結果,可以從他們的工作中學習到設計新試驗的知識。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這些試驗的結果,無論是陽性結果還是陰性結果,對於臨床診療都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A Trial of Lopinavir–Ritonavir in Adults Hospitalized with Severe Covid-19. DOI: 10.1056/NEJMoa2001282

2. Covid-19 —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Therapy. DOI: 10.1056/NEJMe2005477

1. Lancet最新文章:武漢COVID-19住院患者的臨床進程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

2. COVID-19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一項流行病學分析顯示,兒童感染率與成人相似

3. NEJM最新文章:中國1099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徵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