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

。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五十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2020年3月17日 武漢 晴

我是山東省第八批醫療隊隊員吳萌萌,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濱州市人民醫院。

凌晨六點,收拾行李,把房間的每一處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桌子一塵不染、地面亮潔如新,又仔細檢查了一遍,才依依不捨地關上了房門。

下樓打包行李,看見酒店所有工作人員整整齊齊地排了一隊,在給我們行注目禮,那位跟我們日漸熟悉、相互打鬧的前臺“小姐姐”眼裡分明含著淚花。

走出了酒店,突然身後被人拍了一下肩膀,回頭一看,是我們酒店的志願者老李,也是我的武漢朋友。老李說:兄弟,聽說你要走了,我一大早就來送你,一直約著要一起喝一杯,看來要等你下次來了,記得,我欠你一頓酒。是呀,老李,一直想和你喝一杯,沒來得及就要走了,放心,這頓酒,不會太遙遠…

終於登上了前往機場的大巴,身後有送行的武漢人民,車子緩緩開動的時候,他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站起身,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在我們的車前是武漢的交警同志在給我們開路,車兩邊站滿了交警和警察,為我們保駕護航。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車子路過了居民區,突然掌聲雷動,透過窗外,幾乎整棟樓的居民都在跟我們揮手,為我們鼓掌,說著:謝謝白衣天使,謝謝你們。又一次,我為“白衣天使”四個字感到無比自豪。

來到了機場,我們“偶遇”了四川國家救援隊和甘肅醫療隊,我們相互問好,互道辛苦,直言“江湖再見”,他們唱起了《歌唱祖國》,分享回家的喜悅,而我們則用我們山東人獨有的《好漢歌》回應,聲音一浪壓過一浪。再見,四川隊,再見,甘肅隊,再見武漢……

2020年3月17日 晴

我是來自陝西省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醫生武冬,在從武漢返回西安的路上寫下這篇日記。

早上起來,最後一次疊好了駐地賓館的被子,看著打包好的行李就想起43天前我揹著揹包奔赴武漢的場景,彷彿就在昨天。34天前,我們告別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轉戰青山方艙醫院,這一次是要和武漢說再見了。青山區政府工作人員以及駐地的酒店工作人員與我們緊緊相擁、依依惜別,忍不住熱淚盈眶,一個多月的時間與他們並肩作戰,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沿路上,一直有警車接力為我們開路,直到進入陝西境內,他們才安心返回。揮手相送,又一次紅了眼眶。望著窗外的春暖花開,我回想抗疫的點點滴滴,為武漢人民堅韌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動,歷經如此重創,他們卻一直在做著最美的堅守者!他們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2020年3月17日 武漢 晴

在武漢待了一個多月,每天都在方艙醫院和駐地之間兩點一線。方艙醫院休艙後,我們也沒閒著,這段時間,隊員們隔離在駐地,收集病例,總結梳理診療經驗,隨時待命,準備再上火線。沒想到這麼快就接到了撤離的通知。

聽說我們工作的方艙醫院附近景色很美,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看一看,等下次來武漢,我一定好好逛一逛。

我們是在武漢疫情最重的時候來的,看著武漢一天天好起來,大家都很欣慰,也有些不捨。還記得3月9號休艙前夜最後一個夜班,我在方艙裡最後走了一遍。有個病人離開時抱著我就哭了,我也哭了,我說大家能出艙,說明疫情控制得好,有機會一定來看你們。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此刻,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安全度過隔離期,快點見到我的寶貝女兒,親一親抱一抱她。我的媽媽今年70歲了,為了不讓她擔心,我沒有告訴她我來武漢的情況,只說我在發熱門診工作。這次回去,我就可以自豪地告訴她,我曾經為武漢、為抗“疫”拼過命!

2020年3月17日 武漢 晴

我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張慧琳,今天是我來武漢的43天,也是我啟程回家的日子。

一大早,手機響了,收到一位病友的短信:“剛剛接到通知從今天起,援武漢醫療隊將逐步撤離武漢。心裡酸酸的,你用生命守護我們的生命,終生難忘,永記在心,還在隔離不能送你,但你的微信、電話我永久保存,隨時歡迎你再來武漢看看”。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頓時我淚如雨下,要撤離了,最放心不下的還是病友們。這位病友是方艙病友黨支部的第二任書記,他是千千萬萬勤勞的武漢人民的代表,他在方艙為病友、為醫務人員做了很多事。我跟他說,“感謝跟我們一起並肩作戰的你們,武漢人民真的很了不起”。

3月17日 天氣晴

我是寧夏平羅縣人民醫院的蘇豔玲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支援。今天就要回寧夏了,方艙是3月8日休艙,休整期間,我們到社區、養老院,給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捐贈尿不溼、牛奶等生活物品。

從昨天下午接到通知,要求我們收拾物品、核對身份證、準備回家的那一刻開始,就不淡定了。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把房間的地板拖了一遍又一遍,把床鋪的臥具收拾得平平整整,把一切的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不為別的,就為能夠在最後離開的時候,為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再儘自己的一點點微薄之力。

2020年3月17日 武漢 天氣晴

我是華晶,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這是我來到武漢的第43天。明天我們就要返程,打包完行李,又回到了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這個戰鬥了40多天的地方。經過一晝夜的團隊作戰,曾經作為指揮中心和後勤保障中心的20多頂帳篷被整理拆卸完畢,一切都歸於正常……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回家很快就能見到孩子們了,我又想起那位不情願出院的父親。記得我跑到床邊,帶給他出院的好消息。沒想到他卻眉頭緊鎖,躺回床上說人不舒服,還沒好透,要多住幾天。進一步交流才發現事出有因,隔壁床的兒子還沒有達到出院的標準,他一定要留下來陪伴兒子。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完全能夠體會他的感觸。我搭著他的肩,跟他說:“你放心,你回去了還有我,我每天會關照他,而且跟你保證,他一定會康復,只是比你多十天時間。”終於這位父親如釋重負,露出笑容。趕在方艙休艙前的前一天,我兌現了我的承諾。

2020年03月17日 武漢 晴

我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福建隊隊員、福建省立金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石松長。今天是我們救援隊來到武漢的第43天,明天我們就要離開武漢了。今天,終於有時間記錄一下我和這個英雄城市的43天。

2月4號的深夜,我們救援隊來到武漢籌建武昌洪山方艙醫院。2月11號,我們救援隊轉戰漢陽國博方艙。在這裡最讓我難忘的是一位“鄰家大哥”。那是我在漢陽方艙的第一個夜班,接班後護士告訴我有位患者腎絞痛。我走到他的床前想找他了解病情,他正好在吃飯。⼀看到我過來,卻馬上放下筷子、帶上口罩說:石醫生,你離我遠⼀點,我不好意思不戴口罩跟你講話,我怕傳染你。”我笑著對他說:“不忙不忙,我等你吃完”。鄰家大哥卻豪爽地一笑,對我說:“雖然只要你站在我旁邊, 我的痛就好了一半,但你們這麼辛苦,還是要好好保重自己,不要離我太近。”聽到這些,我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送行市民深深鞠了一躬,大聲喊:武漢人民謝謝你們!再見恩人!頓時我們淚目了 | 天使日記

來吧,武漢,伸出手來,讓我們約定,來年相聚黃鶴樓,邊賞櫻花邊吃熱乾麵!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