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跑步2次,每次6公里,跟每週跑5次,每次2公里。哪個更好?

潘欣冉


每週跑兩次,每次六公里,和每週跑五次,每次兩公里,這兩種方式都不好,前者頻率太低,單次跑量還可以,對於剛開始跑步鍛鍊的跑者而言應該在30分鐘以上,甚至在45分鐘以上,但是單次跑步有減肥效果,之後休息的時間太長,消耗掉的那點脂肪又都長回來了,基本沒什麼效果;後者跑步頻率夠,但是單次跑量太低,兩公里大約耗時10-15分鐘左右,只能算是熱身,起不到什麼鍛鍊效果。

如果以減肥為目的,在器械鍛鍊至少30分鐘,一般45-60分鐘,最多90分鐘之後,先做跑前熱身,注意動態拉伸肌肉和活動關節,有氧運動一般45-60分鐘。每週至少做3次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隔天跑步,也可以連續跑步,完全取決於個人體力、時間等因素。不論鍛鍊強度多大,最好每週休息一天,不能天天鍛鍊,每鍛鍊3-6個月,就要安排一次三、四天到一週左右的休息,休息期間可以練瑜伽、健身操等輕量化的運動,

如果體力較弱,每次不能堅持45分鐘,可以走跑結合,至少也要堅持30分鐘,實在不行,就以快走為主,堅持30分鐘以上,中間穿插慢跑,逐步提高跑步時間,最終慢跑達到45-60分鐘。如果肌肉量比較高,又不想要肌肉塊,每次跑步時間可以延長到60分鐘以上。

以減脂為目的有氧運動,鍛鍊時要注意心率,不要在意跑步速度,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更有利於減脂,中等強度指的就是心率,鍛鍊時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4%-76%之間,也有的APP把這個心率範圍設定在60%-80%,大同小異,不必過於糾結這個心率上的細小差別。下圖是運動強度與燃脂、燃糖比例關係圖。隨著鍛鍊時間的增加,體力也會逐步提高,心率會逐步降低,也就會越跑越快。

我剛開始去健身房鍛鍊的時候,只能跑十幾分鍾,渾身上下哪都疼,肺部像著火似得疼,右側肚子像岔氣似得疼,腿像灌了鉛似得跑不動,我也是咬著牙慢慢堅持下來的,我上學時跑步,無論長跑還是短跑,幾乎就沒及格過,都是老師和同學幫忙才勉強及格,我想可能沒有幾個人比我的基礎還差的吧。我現在跑十公里根本不費勁,我能跑下來,除了毅力,我想不到其它原因,我的體力也是一點點練出來的,我中斷很長一段時間後再去健身房的時候還有足底筋膜炎,走路都疼,我也是咬著牙堅持下來的,那時候只能跑三四公里。

有一定鍛鍊基礎之後,還可以嘗試變速跑、法特萊克跑、hiit跑等方式,這種跑步方式還要求跑者心腦血管方面不能有任何問題,跑步時心率變化幅度很大,如果心腦血管方面有問題,可能給健康帶來潛在風險,而且每週鍛鍊1-3次即可,不能經常使用這種方式鍛鍊。具體鍛鍊方式可以參考keep裡的跑步課程。keep裡的燃脂跑挑戰是我非常喜歡的鍛鍊方式,超爽。這些跑步方式在鍛鍊時不用在意心率,只要心率不長時間超過最大心率就行。這些鍛鍊課程還能提高肺活量和最大攝氧量。

除了鍛鍊,還要注意飲食和睡眠,我回答過很多次飲食和睡眠方面的問題,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看看。

如果要鍛鍊耐力,可以把跑步時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6%-96%之間,持續時間依據跑步課程決定。比如悅跑圈裡的跑步鍛鍊計劃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