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打人抓人等攻擊性行為,可能你的“容器”設置錯誤了

引言

剛剛兩歲的小寶,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經常性的打人、抓人臉,而且是一點徵兆都沒有。比如他自己做一個事做不好,有點著急,爸爸就走他旁邊詢問,孩子就毫無預兆的上來給爸爸臉上給一巴掌。上早教班,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本來各玩各的玩的好好的,突然把別的小朋友臉摳爛。為此爸爸媽媽也沒少給別人賠禮道歉。

為了解決孩子這個問題,試過打他的小手、罰站、嚴厲批評,也試過不理睬、側面鼓勵引導....但是作用並不大。爸爸媽媽再也不想跟在孩子的身後給別人家孩子道歉了呀!到底要怎麼做呢?爸爸媽媽很是頭疼。


孩子為什麼會“無端端”抓人摳人臉

孩子的行為和大腦的發展息息相關。孩子大腦中掌控情緒的“杏仁核”從孩子一出生就足夠成熟,它支配著孩子對外界產生情緒原始本能反應。比如哪一個事情沒有順孩子的意,孩子可能會第一時間產生情緒反應。杏仁核總是在第一時間產生憤怒、恐懼的情緒,告訴孩子有危險。孩子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處理情緒信息,我們就看到孩子直接動手了。

而掌控理智思考、計劃、執行力的“前額葉”,即孩子自我控制的大腦區間,相當“晚熟”,大概從孩子2-3歲才開始正式發育,6歲時到達頂峰,之後也並不會停止,直到差不多25歲才完全發育完善。所以一個2歲的孩子,我們經常看到他們經常直接動手,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動手了。


成人的不正確示範可能會加重孩子的行為問題

我們還需要思考,是不是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在不經意間也做了一些不好的示範。比如說打手心和罰站。因為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小孩,其實並不會有好的效果,孩子吸收到了一種錯誤的方式。他或許會認為這是人和人之間正確的互動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用非常尊重的方式和他相處,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學習到更加溫柔的方式與世界互動。


三個方法教你用尊重和愛滋養孩子

尊重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慢下來,採取行動前對孩子提前預告,並給予孩子一點時間反應,就可以做到更好的觀察孩子,用愛和接納去尊重孩子。

1.慢下來

現在每一個人的節奏都很快,我們著急的去做很多的事情,著急在上班、著急的下班、著急著給孩子喂完飯,然後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學習慢下來,就可以創造出和平、平靜的感受。尤其是當孩子孩子和我們有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慢慢地走過去,蹲下來慢慢的去介入,並且給予孩子幫助。通過慢慢地移動我們的身體,我們就能創造出平靜的感覺。慢,是有平靜的力量的。這是解決衝突的第一步。

2.提前預告

平時我們在給孩子換尿不溼,穿衣服等的日常照料的時候,試著跟孩子事先預告我們會跟他做的事情。這是一種尊重。(和孩子說:我現在要把你放下了/我現在要把你的尿不溼取下來了/接下來我們要擦一擦小屁股/還有一會就要吃飯了,我們再玩一會就要把玩具收起來了)這就是一種從言語到行動上透露出來的尊重。孩子會感受到我們是如何溫柔相待ta的,那麼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觸摸我們並和我們互動,減少衝突和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3.給予孩子反應等待的的時間

告訴孩子,我們要對他做什麼之後,還要讓孩子還要給孩子等待處理信息的時間,我們需要等候孩子反應的時間去觀察孩子的反應,收集信息,孩子是否瞭解了?尤其是對小寶寶而言,我們離開了到去到另外一個房間,但是對孩子來說他並不知道你要離開了,也並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回來。


讓孩子有機會練習用“最大限度的努力”去做事情

兩歲左右的孩子,他們是練習“最大限度努力”(maximun effort)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我們沒有讓孩子可以用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那麼他可能就不知道力度的深淺和控制。他自然也不知道手抓到別人的臉上,力度有多大。現在很多孩子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做事情,因為很多時候成人都“好意”地代勞了。“這個太重了,你拿不動,我來拿吧”。“這個你還太小了,你還做不到。” 慢慢地孩子就變得不想願意去付出任何努力去做事情,他會說“我不會。你幫我做就好了。”

因此如果我們在家庭的生活環境中,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自己嘗試做事情,那麼就給了孩子練習覺知身體力度控制的機會,知道力度的深與淺。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具有力度挑戰性的遊戲。

孩子出現打人抓人等攻擊性行為,可能你的“容器”設置錯誤了

孩子用“最大限度努力”搬快遞

比如陶泥就是一個練習手指精細肌肉力量的好工具。陶泥跟橡皮泥不同的就是它會使用到更大的力氣才能夠分開。孩子會用最大的力氣感受到力度的不同。

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去搬動生活中的一些傢俱,比如說孩子尺寸的一些小桌子小椅子。又比如說孩子搬起平衡車上一節臺階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鍛鍊和練習。

孩子出現打人抓人等攻擊性行為,可能你的“容器”設置錯誤了


設置持續性、一致性的規則和底線——不同孩子需要不同的“容器”

設置底線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如果沒有底線的話,孩子並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他會沒有信心,衝突的行為會反覆,因為孩子要不斷地去試探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當我們給孩子設立原則,其實就是給孩子一個看不見的“容器”,孩子不是無法無天的,而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享有自由。在這個“容器”裡,孩子會感覺到媽媽是在保護自己。比如說,孩子可以選擇在吃飯的時候自由吃什麼、不吃什麼,但是有一個限制就是飯前必須洗手。孩子會感覺到底線和邊際,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容器”,孩子沒有任何的規則,他無處安放的心是感受不到安全的。

孩子出現打人抓人等攻擊性行為,可能你的“容器”設置錯誤了

給孩子有限制的自由

有一些孩子,媽媽給設置的“容器”是紙做的,而有的孩子因為性格比較倔強,比較有個性,那麼就需要一個比較強壯一點的“容器”,這個“容器”可能是硬一點的材質,是紙皮或是硬點的玻璃做的。這樣做是為了幫助孩子能夠更好地冷靜下來和保護自己,否則孩子的內心會很混亂。比如一個吃飯的時候總是要玩玩具,不好好吃的孩子,在每次孩子吃飯之前就需要做好規則,並且在平時也需要加強強調,加強邊界感和規則意識。

很多孩子的行為問題,比方說咬人推人抓人等等,這些孩子其實膽子很小,他們需要更多成人的關注和溫柔。他們需要被設立底線,使他們能感覺到安全,感覺到基本的信任。“容器”的設置能讓孩子感受到內在和外在的保護,這並不容易,尤其要控制成人的情緒。


在孩子最難的時候,和他在一起

孩子可能會挑戰我們設置的“容器”,他們或許會哭鬧、憤怒、發脾氣。我們可以讓自己深呼吸,慢下來。把孩子帶到安全區域,但這並不是懲罰,我們尊重和孩子的交流,責怪並不能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現在國外有一種的思想叫做time out(安靜角)。這個其實我並不認同,因為一個低齡的孩子,面壁思過時我想他並不能夠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在他最難的時候,其實孩子更加需要我們和他呆在一起。我們只需要靜靜地陪著孩子,如果孩子願意的話,可以安靜地擁抱著ta, 這種安靜地擁抱非常有力量,孩子會感受到我們的呼吸,我們自己也會逐漸平復自己的情緒,慢慢的,孩子情緒也會穩定下來。孩子也會從我們身上學習到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並學習解決問題。


保持真實

我們在執行規則的時候,我們要真實。真實的意思就是我們的臉部表情、心理的想法和嘴上說的話,傳達的信息是一致的。比如說當寶寶來抓你的眼鏡,因為小寶寶很可愛啊,你嘴巴上說“不要、不要抓了。” 但是臉上卻笑嘻嘻的,那麼孩子可能會很困惑,他覺得你的笑是喜歡他這樣子跟他互動的。所以我們在執行規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要注意面部的表情,表達一致的信息,這也是給孩子的一個示範,我們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我們也希望孩子可以做真實的他自己。

孩子出現打人抓人等攻擊性行為,可能你的“容器”設置錯誤了


讓孩子承擔後果

孩子還需要去承擔後果。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把玩具車扔掉在地板上,我會和他說“這樣子很危險,如果你再扔,我就會收起來了。” 說的時候我們不會大聲喊叫,也不會生氣,而是讓孩子知道不好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而這個過程是尊重是有愛的關係,在關係當中孩子會學習如何正確的解決問題。

孩子出現打人抓人等攻擊性行為,可能你的“容器”設置錯誤了

預判,阻止,採取行動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一些攻擊性的行為,或者是說父母觀察到孩子在一些特定的場景,特定的場合特別容易出現攻擊性的行為,那麼我們就要去做預判,保持一顆敏感的心,比較理想的是能夠在衝突之前,比如說孩子抓人打人之前就把這個動作制止。兩到四五歲的孩子,他們可能會憤怒,但是不能打人,可以用嘴巴來表達。當孩子舉手要打人抓人時,我們可以練習把手掌打開,擋住,阻止不讓這個動作發生,可以用眼睛看著孩子,堅定的說“要輕輕的”。(使用簡介的正面的話語)

如果可以的話,儘量少用“不可以”“不行”之類的話語,除非是孩子在遇到一些危險的緊急的情況,因為這種話語,如果說多了,在真正發生危險的時候,就會失去一定的效力和威嚴度。

如果孩子堅持要打別人,或者堅持要做一件你不允許的事情(如搶遙控要打開電視),我們同樣可以握住遙控,堅定的看著孩子說“我不會讓你拿到它/我不會讓你傷害ta”(話要簡短)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限制看電視,可以去看書或者玩積木/限制抓人打人,可以輕輕摸或握個手)。我們要等待孩子,給予孩子接收信息的時間,並且讓孩子去承擔這樣的後果,相信孩子,他們在愛的滋養中最終一定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