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競賽:廣深領跑 莞佛等追趕者眾

星星充電廣東區域總經理宋霞最近很忙。3月14日是週末,她在江蘇總部開會直到晚上10點,次日還得趕回廣州和客戶見面。作為充電樁運營商龍頭企業的負責人之一,疫情防控之下她馬不停蹄。

充電樁競賽:廣深領跑 莞佛等追趕者眾


這是政策紅利的東風。20天裡,“新基建”被中央級別的政府會議多次提及。作為與新能源汽車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充電樁被納入本輪“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

“非常高興看到‘新基建’包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宋霞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充電基礎設施不足與新能源車輛發展矛盾凸顯,亟待解決充電樁建設難題。

按照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將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將超過480萬個,充電樁與車樁比達到1∶1水平。

以廣東為例,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25萬輛。截至2月,全省公共充電樁63507臺。換言之,要達到充電樁與車樁比1∶1水平,仍有較大距離。

這亦意味著發展空間巨大。宋霞說,目前已確定在大灣區加快投資建設計劃,與政府部門協同,加快完成骨幹充電網絡佈局,提前進行充電樁佈局。

廣深領跑

在廣州多個熱門商圈停車場內,充電樁是標配。時代週報記者走訪多個公共充電樁發現,這些充電樁分為公共樁和私人樁。

公共樁需要充電運營商參與運營,是可以獲得盈利的領域,如前述的星星充電。公共樁又分為分散式充電樁和集中式專用充電樁。分散式充電樁對社會所有電動車都開放,集中式專用樁則只服務運營類車輛,如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等。私人樁基本“專車專樁”,不對外開放。

星星充電2015年進入廣州市場。作為全國充電運營充電樁數量前兩名的企業,星星充電經過4年發展,主力佈局廣州、深圳。“充電樁遍佈廣州11個區,以海珠、天河、白雲、黃埔為主;深圳則以龍華、寶安、光明為重點區域。”王霞介紹,目前廣州運營的充電樁數量為5178臺,大型場站日均單樁充電量可達到500―600度;深圳運營的充電樁數量為1787臺。

這是廣州、深圳充電樁數量在大灣區內領跑的側面。時代週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已累計建成充電樁2.5萬個,深圳充電樁逾4萬個。而佛山、珠海、東莞等充電樁數量則在數千個不等。

這與廣深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關。廣東是全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也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基地,全國超1/8的新能源汽車在廣東銷售,其中廣州、深圳名列前茅。廣州除擁有多個實現新能源汽車量產的整車企業,還集聚多個新造車勢力;深圳的汽車產業為支柱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群深入服務國內各大整車企業及部分國際市場,市場份額佔比較大。

如今,新能源汽車再將迎來發展機遇。2月18日,深圳發佈《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實施細則》,對樁企直接進行補貼。3月3日,廣州在《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中提到,為提振汽車消費,2020年3月至12月底,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作出最高享受1萬元補貼。

“充電樁的投資發展和城市的政策、電動汽車的保有量以及新增車輛的預期等有密切關係。”宋霞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政策紅利會加速充電樁建設,但要避免不良充電樁投入市場,同時規避“在偏遠地方無人充電、熱點地區打成一片”的情況。

追趕者眾

在宋霞看來,儘管廣深新能源汽車市場大,但充電樁市場基本已飽和。對於下一步的發展計劃,她更多考慮的是在電動汽車保有量與新增量之外,各地政府在土地、電力、補貼等方面出臺的政策措施,“東莞、佛山、珠海、惠州是佈局重點”。

多位充電樁從業者亦有類似看法。李華(化名)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今明兩年,充電樁發展的重點城市或在東莞、佛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