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竞赛:广深领跑 莞佛等追赶者众

星星充电广东区域总经理宋霞最近很忙。3月14日是周末,她在江苏总部开会直到晚上10点,次日还得赶回广州和客户见面。作为充电桩运营商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之一,疫情防控之下她马不停蹄。

充电桩竞赛:广深领跑 莞佛等追赶者众


这是政策红利的东风。20天里,“新基建”被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多次提及。作为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充电桩被纳入本轮“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

“非常高兴看到‘新基建’包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宋霞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与新能源车辆发展矛盾凸显,亟待解决充电桩建设难题。

按照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将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将超过480万个,充电桩与车桩比达到1∶1水平。

以广东为例,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25万辆。截至2月,全省公共充电桩63507台。换言之,要达到充电桩与车桩比1∶1水平,仍有较大距离。

这亦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宋霞说,目前已确定在大湾区加快投资建设计划,与政府部门协同,加快完成骨干充电网络布局,提前进行充电桩布局。

广深领跑

在广州多个热门商圈停车场内,充电桩是标配。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多个公共充电桩发现,这些充电桩分为公共桩和私人桩。

公共桩需要充电运营商参与运营,是可以获得盈利的领域,如前述的星星充电。公共桩又分为分散式充电桩和集中式专用充电桩。分散式充电桩对社会所有电动车都开放,集中式专用桩则只服务运营类车辆,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等。私人桩基本“专车专桩”,不对外开放。

星星充电2015年进入广州市场。作为全国充电运营充电桩数量前两名的企业,星星充电经过4年发展,主力布局广州、深圳。“充电桩遍布广州11个区,以海珠、天河、白云、黄埔为主;深圳则以龙华、宝安、光明为重点区域。”王霞介绍,目前广州运营的充电桩数量为5178台,大型场站日均单桩充电量可达到500―600度;深圳运营的充电桩数量为1787台。

这是广州、深圳充电桩数量在大湾区内领跑的侧面。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已累计建成充电桩2.5万个,深圳充电桩逾4万个。而佛山、珠海、东莞等充电桩数量则在数千个不等。

这与广深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关。广东是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基地,全国超1/8的新能源汽车在广东销售,其中广州、深圳名列前茅。广州除拥有多个实现新能源汽车量产的整车企业,还集聚多个新造车势力;深圳的汽车产业为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深入服务国内各大整车企业及部分国际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较大。

如今,新能源汽车再将迎来发展机遇。2月18日,深圳发布《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对桩企直接进行补贴。3月3日,广州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中提到,为提振汽车消费,2020年3月至12月底,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作出最高享受1万元补贴。

“充电桩的投资发展和城市的政策、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以及新增车辆的预期等有密切关系。”宋霞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政策红利会加速充电桩建设,但要避免不良充电桩投入市场,同时规避“在偏远地方无人充电、热点地区打成一片”的情况。

追赶者众

在宋霞看来,尽管广深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但充电桩市场基本已饱和。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她更多考虑的是在电动汽车保有量与新增量之外,各地政府在土地、电力、补贴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措施,“东莞、佛山、珠海、惠州是布局重点”。

多位充电桩从业者亦有类似看法。李华(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明两年,充电桩发展的重点城市或在东莞、佛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