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给国王下跪 泰国王室为什么有巨大的威信?

  一般君主立宪国家,国王只是名誉上的国家元首,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总理或首相,如英国、日本。但泰国的情况不同于一般的君主立宪国家。

  泰国国王的威信极高,在国内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他们把国王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谁要是说国王的坏话,泰国人就会排斥他。谁见了国王,都要下跪,哪怕泰国总理也是一样的。

泰国总理给国王下跪 泰国王室为什么有巨大的威信?

  泰国国王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威信?

  国王还拥有实际权力

  泰国《宪法》承认“国王为国家元首、三军统帅、佛教以及所有宗教的守护人,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任何人都不能对国王进行指责或控告,国王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内阁由总理主持,每任约四年左右。“

  然而,虽然泰国属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即国会执行立法权,内阁执行行政权,法院执行司法权,但国王还是拥有实际的权力,并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王室在国内声望颇高,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政权采取内阁制,内阁对国会负责。

  “国会“分为参议院(上议院)和民代会(下议院)两院,参议院议员不实行民选,一般由总理和内阁提名,国王直接任命。参议员在国会权力有限,只有表决权,没有提案权,原则上也不能进入内阁。民代会议员由全国投票选民选举产生,民代会议长为国会议长,国务院总理须来自民代会议员之中。

  国王与佛教密切相连

  佛教是泰国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也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在四千七百万人口中,佛教徒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目前泰国9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据说全国有3万多所寺庙;而“天使之城”的首都曼谷便有“佛庙之都”之称。

  由于泰国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所以佛教成为泰国国教,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王室仪式、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都以佛教作为规范,而且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至少需要出家三个月,每天清晨出外托钵、过午不食。

  国王拉玛四世,曾出家二十七年,法号金刚智,提倡严格持戒,创立法宗派,原有的众多僧侣就称为大宗派,泰国僧团自此分成两派,流传至今。

  大部分青年僧侣是学生,泰国约有九千所教授巴利文和佛学的佛学院,另有两所佛教大学,只教授佛学,长老比丘指导静坐及修行,或致力于布教、教会行政和心理咨询。在泰国,寺庙是主要的社会教育和慈善机构,所以它有很多的社会功能,如供奉僧侣、信徒朝拜、摆设历史文物、接待外宾和游客,甚至还收受社会上无法生活的鳏寡孤独等穷人养老等。

  王室已成为泰国人的日常生活

  曼谷王朝300多年来稳定的统治,百姓依赖王室,国王已成为泰国人的信仰或生活习惯。特别是近代以来泰国的政局动荡不定,从1932年至1992年的60年中,泰国共发生了19次政变,其中13次政变成功,20位总理相继组建了48届内阁。国王和泰国民众一起见证和经历了60年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国王或多或少的充当了最终仲裁者,多次在紧要关头出面化险为夷,庇护泰国人民躲过了一次次的劫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