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接單”的老司機,34天的“逆行”路...

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每個大慶石化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戰鬥著,雖然職責分工不同,但都值得讚揚和尊敬。特別是那些承擔著特殊任務的“疫”線先鋒們,他們與危險共舞,用生命在戰鬥。

疫情期間,公司一個重要項目的近200名成員即將陸續從全國各地返慶。為了保障他們在抵慶後到大慶石化期間不與外人接觸,客運服務中心小車隊接下一項艱鉅的任務——從機場和各個車站把他們接回石化賓館隔離。

2月7日,小車隊駕駛員黃曉楠第一個穿上隔離服,戴上護目鏡和口罩,發動了他的中巴客車,駛向一條光榮與危險並存的護送之路。這一走,就是一個多月沒回過家……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全副武裝的黃曉楠。

火線“接單”,“疫”馬當先

那是2月7日上午,隊長一個電話打到他手機,說下午需要出車接人,外地人、有風險,問他能不能去。老黃沒多想,當時就答應了,沒想到這一出來就沒回去,到今天正好第34天。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黃曉楠(左)正在領取口罩。

後來陸續加入運送車隊的還有4名成員,但在“五人組”中,黃曉楠是“首發”。之所以第一個被“點將”,是因為他幹工作向來靠譜。

“靠譜”對一名司機來說,是很高的評價。論經驗,老黃1983年參加工作,開貨運車出身,1997年換的小客車,駕駛公里數上百萬,別說事故,就連磕碰都沒有過;論素質,老黃參加工作37年,無論風霜雨雪,向來有求必應、使命必達。第一個找到他,是組織的信任,老黃挺驕傲。

但隨後的日子裡,疫情越發嚴峻,手機新聞裡,全國感染和死亡的人數,每天都在上升,而老黃要接的人,正是來自全國各地,而且是在這麼小的空間內接觸,這換誰都得尋思尋思。

“也怕,但任務必須得完成啊,忙累了就忘了怕了……”為了保護自己,黃曉楠他們每次出車都必須全副武裝。由於開著暖風,上車不到1個小時,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再加上護目鏡上霜,視線不清,開車特別遭罪。但作為老司機,老黃慢速穩開,一趟一趟把人安全接了回來。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每次出車前後,黃曉楠都要把車裡裡外外消一遍毒。

黃曉楠今年57歲,是幾個人裡年齡最大的。這一個多月,老黃每天至少執行兩三趟任務,有時候早上出去,半夜11點多才回來,躺在床上都後半夜了,這對他的身體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他可以找十個藉口回去,但卻用一個理由留下:任務沒完成,不能當“逃兵”。

一個多月以來,黃曉楠去機場、車站的次數,比這幾年加起來都多。至於接了多少趟,接回多少人,老黃已經記不清了。但根據今天的調度統計,老黃已經安全接送66人返程,這個數字,仍在增加。

放下牽掛,“疫”路前行

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全程被隔離,不能回家。黃曉楠跟單位說,女兒在外地工作,家裡沒什麼負擔;但他沒說的是87歲的老母親一個人住在新村,93歲的岳母只有他愛人在照顧。

“誰家裡沒困難啊?我自己能克服的,就不算困難。”工作這麼多年,老黃辦事兒有一個先後順序:工作,家庭,最後才是自己。

而相比自己的安全,老黃更惦記的,是一個人扛起一個家的妻子。“特殊時期,也只能是辛苦她了。”老黃愧疚地說。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黃曉楠和妻子。

黃曉楠執行任務的時候,家裡的暖氣漏了兩次,水淌了一屋子。妻子一個人弄不了,老黃只好託徒弟去幫忙堵漏,換暖氣片。徒弟說:“師父任務艱鉅,不能讓他再為家裡的事兒操心,我幫點兒忙,也是間接為抗疫做貢獻。”

自從2月7日出來,老黃一個多月沒回家了。前兩天,妻子怕他總吃盒飯沒胃口,特地燉了兩條魚,給他送去了。雖然見面還是那幾句叮囑,但老黃能看出來,妻子的擔心分明寫在臉上,只是老夫老妻了,想說的話,都在心裡。

至於老人和女兒,老黃怕他們擔心,壓根就沒告訴。母親自己能照顧自己,家裡還裝了監控,在手機就能看見。只是年邁的岳母總是叨咕:這孩子怎麼還不下班……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黃曉楠一有空,就會在視頻監控裡看看母親。

其實單位想過給老黃找個“替補”,讓他隔離完了就“下班”回家。但老黃卻說,換一個人就多一份風險,就可我們“軲轆”吧!

是啊,誰都知道在家裡安全,但疫情沒結束,哪有真正意義的“下班”?如今,項目組人員已經悉數返回,老黃又接到了新的任務——接“大煉油”項目返慶人員回隔離點。這隻方向盤,老黃會一直握著,為即將到來的黎明開路。

石化家園,“疫”同守護

如果說前線的醫護人員是在跟死神搶人,那黃曉楠這一個多月就是在疫情裡艱難“逆行”。當領導問他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時,老黃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這臺接送車快要到換證期限了,特殊時期,怎麼辦理是個問題。

這種時期,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老黃對這份職業是有多麼尊重。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多年來,黃曉楠一直敬業愛崗,不是在出車,就是為車擦拭保養。(攝於疫情發生前)

“剛上班就分到了車隊,那時候誰會開車?是公司給培訓才學會的,往後就再也沒離開方向盤……”他說,企業給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對得起這份工作比啥都重要。

火线“接单”的老司机,34天的“逆行”路...

老黃(右二)早年與接送過的外賓合影。

大慶石化是黃曉楠的家,這裡有他的家人和朋友,他們的鼓勵,是老黃一直堅持的力量。這一個多月,很多朋友同事都給他打電話、發微信,告訴他一定要小心,保護好自己,等“解放”了好好喝一頓。有這麼多人關心,老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我愛人最早在讓胡路上班,是單位幫忙調過來,我倆才團聚的……這兒就是我的家。”歲月靜好時依靠家,困難來臨時守護家,這是老黃最樸實的人生哲學。

再過幾年,老黃就要退休了。退休以後,他打算搬到女兒附近的城市,貸款買個不大不小的房子,過安安穩穩的生活。為了這樣美好的未來,老黃有的是力量去跟疫情鬥爭。

恐懼是一種天性,而勇敢是一種選擇,人非生而勇敢,是責任讓堅強的人不肯低頭。未來還要堅守多少天,老黃並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只要走在路上,就會更接近黎明。

文圖:孫艾平 連雪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