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弄懂“自我概念”:年齡定位法決定你在職場能有多自由。

嗨!你好呀,請先來提提神:將你的年齡默默地重複一遍,記在心裡,一會我們用得到。

  • 一、好故事帶來有用思考

最近因為工作,要和另一個單位對接,我打通一直對接的那個小妹妹的電話,有了如下對話:


我:“我們最近開展的項目,需要去你們那裡實地拍攝一小段視頻,請問我還是和你對接內容嗎?”

她:“啊?不知道耶,我們還沒有復工。”


我:“你們那裡都沒有復工嗎?有沒有通知什麼時候復工?”

她:“啊?我不知道耶。沒有人和我說。”


我:“好吧,那合作內容我可以找誰呢?你可以推薦一個人給我嗎?”

她:“不知道啊,姐,你今天這個電話,讓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退休的人啊,我已經過起了養老生活,哈哈哈。”

我:“……”

一個20歲出頭的女生,和我說她過起了退休生活。

後來輾轉聯繫到她的主管,工作交接完後,主管淡淡的帶出一個意思:和我通話的小姑娘,以後也就不準備用心培養了,負責的業務也準備讓她轉交給別人。

一個故事弄懂“自我概念”:年齡定位法決定你在職場能有多自由。

我有些唏噓,想再給你一個我的故事。

在職場摸爬滾打近10年,總結以往經驗回頭看的時候,我真的很想告訴你,在什麼年齡,就給自己什麼樣的職場定位。

23歲,那年我剛入職場,有一個非常好的外派學習機會,但是當時我只想著要離家很久,還要自己墊付培訓費用,所以最後放棄了。後來代替我前去的同事培訓後,立即接到一個交流展示的機會。直到現在,這個同事每個月的工資比我多近一千塊,我甚至覺得就是因為那一次的錯失,讓我用了很久的努力一點點往回追。

懶、畏懼、輕易放棄,這是25歲以下的職場人的死穴。就像上個故事裡的小妹妹,在大好的年齡,卻不知道應該如給自己定位,就像一輛加滿了油的汽車,固執的停在停車場,等著報廢。

一個故事弄懂“自我概念”:年齡定位法決定你在職場能有多自由。

  • 二、職場定好位你必須要知道這個概念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身在職場,你必須弄懂“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什麼玩意兒?我用一個比喻來幫你理解。


想象一下,現在你駕駛著一輛汽車,奔馳在道路上。那麼問題來了,你駕駛的是一輛什麼車?又行駛在什麼樣的路上,要去哪裡?

在這裡停一下,想想你的答案。

其實這所有的答案背後,就是自我概念: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你是如何期待自己的?

心理學家舒伯認為,我們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就是:“一個自我概念形成和實現的過程。”


現在又回到了23歲,我的23歲以及很多人的23歲,我們在那樣一個真正屬於自我的年紀,卻從未意識到:自我概念,會關係到我未來的價值定位。

最近我結識了一些不同年齡段的新朋友,其中很大一部分在21—26歲,在逐漸深入瞭解的過程中,我發現,凡是現在看起來已經有一定成就的年輕人,他們毫無意外有非常強的自我概念。他們能夠非常清楚地規劃到自己的十年後,在職業、家庭、肉體、靈魂等多個維度的自己。

簡單說,就是:知道自己是誰,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做。

一個故事弄懂“自我概念”:年齡定位法決定你在職場能有多自由。

  • 三、能夠決定你職場自由度的模型和方法論
  1. 模型:車、路、目的地模型就是我們常說的自我、路徑、目標。
  2. 方法論: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自我-目標-路徑三者的統一。我們有三條道路可以選擇。

還記得一開始讓你熟記的自己的年齡嗎?這裡用到了。


如果你的年齡在25歲之前——開始升級車

這個年齡段的定位應該是: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獲得快速並持續的成長,從自身出發,死磕自己。升級裝備,增加動力,是基礎性必做的事情。建議你可以尋找一個榜樣,從學開始。記住,這個時候,不斷學習就是硬道理。

我在興趣群裡認識的一個女孩子,法國尼斯的留學生,平時也帶一些法語課,收入很不錯,有時間就去旅行,朋友圈裡都是美景和正能量的感悟,按說起點已經要比同年齡段的人好很多,應該有驕傲的資本。但她偏偏不是,學習攝影和設計,還組建了一個法語練習社群,免費給大家送自己設計的帆布購物袋,唯一條件是,社群裡的人都要交換自己的階段學習所得和最近的見聞。這個社群現在有了很不錯的運營結果,她帶領一群人野蠻生長。

最近再翻她的朋友圈,裡面的每一張照片都美的讓人離不開眼睛,她的攝影技術又進步了。


如果你的年齡在25—40歲——選擇路

無論如何,不要停滯不前。這一階段重在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是管理型,還是知識性?行業前景與你的匹配度?職位和頭銜帶給你約束還是自由?

只要路對了,持續強化自己的裝備和駕駛技術,只要車不停,總會到目的地。

學習生涯規劃,讓我認識了區域總代理萍姐,萍姐原來是大學老師,但是在經過思考後,果斷的選擇了辭職。用萍姐的話來說,她馬上要40歲了,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想要去嘗試行業前景更好、自己更喜歡的知識交流行業,對她來說,別人羨慕的大學老師的工作不是她要的自由。

現在萍姐負責的課程已經正常運轉,雖然很辛苦,但是萍姐覺得這就是她要的職場和自由。


如果你的年齡在40—55歲——暢快活

論語說:“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相信是你在行業內資源與閱歷同時最佳時期,那麼不用再不停地向前趕路。遵從自己的內心,做想做的事,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認識一個小學的校長,53歲,預料中應該兩年後退休,什麼職稱評定都一邊去,近一年她每天想著的都是怎麼給學校添磚加瓦,公益的環保課程也安排給學生學習。最近在為學校的改擴建到處奔走,想著退休前能把學校建的更好一點,孩子們跑的更歡,她就開心了,


一個故事弄懂“自我概念”:年齡定位法決定你在職場能有多自由。

20幾歲定好位,50幾歲不崩潰,職場生涯,本就是一脈相承,環環相扣。弄懂“自我概念”,不同年齡段選擇好定位,做該做的事,決定你在職場能夠過得多自由。


我想大多數和我一樣處於第二階段的你,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知識焦慮與恐慌。或許車不夠好,或許路不夠坦,或許漫無目的。不過不要緊,先坐在你的駕駛位置,踩住油門,讓車開出車庫吧。不為追趕誰,只為欣賞更多的風景。


你是哪個年齡段呢?職場生涯有什麼難解的困惑嗎?歡迎留言和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在熱愛的職場領域,勇敢的玩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