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對於每輛汽車有3萬多個零部件的汽車行業而言,龐大複雜的零配件產業鏈令人歎為觀止。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中,自主品牌汽車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並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有些關鍵性零部件卻始終無法繞開如德國博世、法國法雷奧、德爾福、日本愛信、大陸集團等汽車零部件巨頭。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據統計,外資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佔60%的份額。其中在轎車零部件行業的專家估計達到80%,而在汽車電子等高新技術產品以及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外資控制的市場份額則高達90%。

雖然外資獨權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但跨國公司不會僅僅滿足於在高端市場呼風喚雨,還將觸角延伸至低端市場,使得自主零部件企業的處境變得岌岌可危。由於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基本是依靠較為單一的產品及少量客戶發展起來的,發展初期單車配套價值量較低,市場份額比較分散,因此,在關鍵零部件製造領域難以達到國內合資整車製造商的直接配套標準。由於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自主零部件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方面,尤其是在科技含量較高的汽車電子產品和電控機械零部件新產品的研發、創新方面嚴重不足。而外資零部件企業在資金、技術、規模上佔有明顯優勢,因此不斷開發出滿足國內車企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進一步壓縮了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生存空間。

憑藉其擁有的先進設計和研發技術、與整車製造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等先行優勢,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我國關鍵汽車零部件製造領域起到了主導作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日,隨著汽車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高新技術在供應商業務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一場技術革命的浪潮隨之而來,自主品牌的發展怎麼才可以不受制於人,擁有自己的產品水準、高新科技、高端人才成為當代汽車零部件企業謀求發展的重中之重。

美中不足的自主零部件車企

目前全球比較大的零部件企業主要有兩類,一類以整車集團為前身,而後剝離出來,諸如德爾福、偉世通,在此前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相互之間的配合上,他們有足夠的經驗;另一類則是本身技術研發實力很強,如博世、麥格納和大陸集團。細數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再到全球百強零部件企業,中國還是多以內外飾設計見長,而國外的企業是結合控制領域的機械系統,如變速箱、電控抓向或是底盤控制系統等。因此,技術差距顯而易見。

技術創新

由於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對產業認識不足、缺乏戰略規劃、實際投入不夠,加之在研發、生產、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缺失等,造成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與外資企業發展差距較大。隨著汽車消費結構的改變,汽車零部件產業必須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才不會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的落後是我國品牌零部件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低的重要因素。當前,精益生產方式已在世界各大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廣泛應用。而部分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缺乏對生產全過程的有效管控和持續改進,過程控制能力不足,難以生產出高性能、高質量的產品。

產品質量

長期以來,質量不高、一致性不足、耐久性較差是中國自主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多年來行業對原材料、元器件的重視不夠,上下游企業的協作不暢等綜合因素,零部件原材料、元器件相對落後,導致零部件質量穩定性不足、產品可靠性不盡人意。

進入全球零部件百強的中國企業

在世界百強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以往的排名中,中國無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上榜,這與我國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的稱號大相徑庭。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的零部件企業並非沒有春天。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據外媒數據顯示,基於各廠商2017年汽車配套營收,2018年度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Top 100 global OEM parts suppliers)入圍的企業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含香港地區)有六家企業入圍,其中延鋒位列第16位,以及海納川汽車部件、中信戴卡、德昌電機、五菱工業和敏實集團。

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於1994年成立的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業務領域覆蓋 汽車內飾系統、外飾系統、座椅系統、 電子系統和安全系統等。作為獨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公司在全國各主要汽車製造商集聚區建立工廠,為客戶提供零距離的即時化供貨與服務。同時,公司也已進入眾多跨國汽車企業的全球採購體系,為國際客戶提供超越期望的產品與服務。

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工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而成,註冊資本近19.68億元人民幣。公司旗下共有36家企業,其中全資企業4家,與世界500強、國際知名零部件企業合作的12家,與國內知名零部件企業合資的14家,其他類型企業6家。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該公司所屬企業產品覆蓋“汽車內外飾系統、汽車座椅系統、汽車電子系統、汽車熱交換系統、汽車底盤及其他系統”五大系列,形成了技術領先和成本領先的產品組合,具備了與不同層次整車同步開發產品的能力。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成立於1988年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具有核心技術、自主品牌的輕量化、模塊化、大型綜合零部件企業集團。目前,該公司已從單一的鋁車輪製造開始逐步發展到汽車底盤、動力總成、車身鋁製部件製造以及裝備製造、模具製造、產品表面工程,開拓並主導著新的技術領域。

德昌電機集團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徳昌電機成立於1959年,並於1984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目前,徳昌電機在中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墨西哥及阿根廷等地設有製造工廠,在香港、臺灣、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德國、英國、美國、意大利、巴西等地設有研發、銷售、市場推廣和技術支援中心,在世界各地僱用員工三萬多人。

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是由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上市公司五菱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的大型中外合資企業,總資產達112億元。該公司專注於汽車零部件、發動機及專用汽車產品的設計與製造業務。目前在柳州、青島、重慶、貴陽及印尼設有大型汽車零部件和整車生產基地,主導產品及產能為:底盤、衝焊和內外飾三大類汽車零部件年配套能力達250萬臺套。

敏實集團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敏實集團(MINTH)集團是專業設計、生產、銷售汽車零部件的外資上市集團公司,已相繼在寧波、天津、廣州、重慶、嘉興、福州、海口、武漢、長春等地設立了二十餘家生產性工廠、兩家技術中心和兩家模具廠,集團現有員工7000餘人。


2018年在華汽車零部件國內外企業佈局

面對中國這個龐大的汽車銷售市場,許多整車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都競相來到這裡建廠,很多大咖們甚至籌謀已久,不惜耗重資擴大企業規模,開拓新的市場。自進入2018年以來,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佈局涵蓋範圍之廣也讓人瞠目結舌。


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國內如何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