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安家二三事

大家好,我是浩哥,曾在我們當地做房產中介工作五年。

由孫儷、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本週五即將上演大結局。這部劇從開播一直站在熱搜榜,吸引了很多人對“職業房產經紀人”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度。中國人口基數很大,最近幾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在劇中出現的某些情節或許讓人覺得會有些誇張,但可能真的存在過,同時大部分劇情還是比較符合邏輯和常理,反映了在房產經紀人這個行業的辛酸。

曾為安家二三事

《安家》劇照

城市在不斷的擴大,城市裡人員也必將隨著住房的位置,在這個城市裡流動。然而在城市中在買房人看來,每一個買房的人都有著自己的定位。有些買房人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需要很好的物業管理和人居環境;有些買房人是為了在某一個學區中,子女能順理成章的接受一個好的教育;有些人買房是為了能在房地產買賣中撈一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倒房,然而大部分在找到中介買房子的理由很簡單,只是為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居有定所,是為了能回屬於自己的家。

我所在的是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生活節奏沒有大城市那麼快,基本生活成本並不是很高,但是住房還是一個比較剛需的東西。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個掛著所謂全國連鎖的中介門店。我們一共有11個人,一個經理,還有1名辦公室行政人員,剩下的全部都是中介,也就是房產經紀人。我在這個行業耕耘了五年,也算是做的小有名氣,即使現在離開了這個行業,直至現在還有一些顧客在微信上保持著很好的聯繫,有時買賣房屋還是會諮詢一下我,就像一個朋友的建議。

五年前,我剛剛進入中介銷售行業,一竅不通,都是從最底層學起,當時的想法就是以為房子是個商品,得想盡辦法、花言巧語的對顧客介紹才能獲得出單。後來公司對新人都有具體的培訓,公司也一對一指派了熟悉業務的經理“傳幫帶”。實際上每個工作在你並不熟悉的前期,你認真的觀察其實都會有固定流程和規律,比如你要熟悉道路小區名稱以及和房子所在的商圈周圍環境,然後實地去看要賣的房子,學習房產知識和法律法規,瞭解國家對房地產的政策方面,稅費的計算,等等,除了這些基本的以外,更多的還是要多跟前輩們學習的就是溝通談判的技巧。

我自己也買了很多有關“話術”的書來看,學習吸收書中對談話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地方。但是要知道實際與人溝通過程中,書中所講真正能用的上的所謂“話術”寥寥無幾,更多的是自己情商以及智商的體現。帶我的經理,簽單率非常高,做成一單的時間非常短,簡單幾句話,客戶再次來到公司見面時差不多就到了可以簽單的階段了,他說,要學會催單,但是我剛入行,並不清楚,怎麼才能催促客戶,有一次,客戶跑掉了,在行業內叫“飛單”。

那次,客戶跟我看完房,跟房東聊得也很好,但是說要考慮考慮。我也是沒有在意,沒有催他。結果過了幾天,客人就私下聯繫上了房東,兩個人找了家小中介完成了過戶。

公司知道了這件事情,處罰讓我打掃辦公室一個月,那個月我也沒有出單,整天很沮喪,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並不適合這個職業,懷疑自己的能力遠遠大過了自己剛剛來的那種信心滿滿的感覺,那一個月讓我很難忘。

做銷售,你不能拉不下臉來,所以大家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會經常看到,房產中介、飯店、美容美髮店等等主要做銷售的公司,清晨都會喊口號,一起做操。除了要每天固定的打卡點名,振奮團隊的士氣,同樣也是提升個人的勇氣,讓每一個參與者的心中都感受到,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每天跑小區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你很在意臉面,單子的很難談成的。

我遇到過一對老夫妻,他們是為兒子考慮買個婚房,男的是在政府部門的一個單位領導,溫文爾雅,講話也很有禮貌,女的在當地一家國有銀行工作。他們想找一套濱臨河畔的一套房子,視野要好一些,可以看到濱河公園的景色。我帶著他們挨著城市河畔的小區,看了有十幾套房子,每次女士都會在手機上記錄下房間的基本信息,拍拍照片什麼的,作為中介當然會介紹一下房子的優點給客戶,男士都會回應著點點頭說“嗯,好的,還可以,挺不錯”一類的話,女士會說“這有什麼好的”,她會想一切措辭,說這個房子的缺點,挑出各種毛病,無非是想要壓低房價、壓低中介費。我說:“如果滿意,價格我們可以跟房東商量”。我問她的心理能夠承受的價位是多少呢,她支支吾吾說又說不出來。

曾為安家二三事

《安家》劇照

房產經紀人立足的是服務,但是很多人之所以拼命找毛病、挑刺,質疑你提供服務的價值,主要還是因為費用。他們想要買到價格合適的房子,使勁壓價,最不想花的就是中介費。特別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結婚、老夫妻的積蓄都要投資在房產上的時候,就會更加謹慎。

銷售人員與客戶溝通,慢慢成為朋友,每次的見面也就沒有那麼的尷尬了,我很享受整個從初次見面到噓寒問暖的這個過程。我們出單提成有2%左右,在為客戶分析完房子的優缺點以及升值空間後,會盡量幫助他們減少中介費用,有可能的話也會給公司提出更高優惠的申請。幾乎全天,全身心的都會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客戶任何時間有了問題,我都會在手機上一一回復客戶,解決問題。生活離不開工作,工作也離不開生活,在這當中,我結識了許多行業的新朋友。

有一個“靦腆大哥”,是我一天中午在公司值班時接觸到的。

那天,我不認識的以前從公司離職的同事家有喜事,公司人員也都去參加了,中午就我一人在公司坐著吃著外賣。有人走進來,看著公司宣傳欄上的房源信息,有時點著頭,有時候撇撇嘴,我停下手中的碗筷,走上前去,瞭解後,大哥48歲,說話很靦腆,不太健談,有想買房子的意願。簡單的聊天后,我留下了大哥的電話並加上了大哥的微信。要知道,一般做我們這個行業,打電話是最常見的溝通方式,簡單直接,但是有時還是給對方的生活造成一些小的影響,我就給他發微信。每當遇到好的房源信息,我就給他發過去,剛開始是沒有什麼回應的,大概有一個多月的時候,他自己主動了解起來房源內的一些事情。慢慢的大哥有時候,路過公司,還會走進來看我在不在,坐下來喝杯水有的沒的和我聊兩句。

去年的年前,我和大哥去看房,那棟樓有26層,我們要看的房子是在19層,剛好那天電梯在檢修。

我和大哥說:“哥,電梯不開,要不咱們再約時間過來看吧”。

大哥說不用,這不是有樓梯麼,來都來了,走上去看看吧。我們倆人哼哧哼哧的差不多半個小時,從一樓爬到19樓,大哥體力總是不如年輕人了,一直喘著粗氣。

後來,他通過我買到了合意的房子,我們也成為了朋友。大哥是個熱心腸,有時候,他會問我一些房子相關的問題,有自己的朋友要買房,也會推薦給我,其實我們這個行業人脈就是慢慢相處當中積累下的,在大哥推薦者中,我又成功的出了2套房子。

還有一個客戶,我應該是叫阿姨了,在本地有住房是5層,年紀大了上下樓很不方便,打算在再買一套帶電梯的房子。我們先是在手機,後來她找了一天和我一起去看房。小區房子造型是一個蓮花結構,阿姨看了覺得很好。

其實,花型結構的小區,房子有很多的問題,阿姨人很好,也很信任我,我給阿姨說,這種結構的小區,房子的朝向是個問題。朝西有西曬,朝北一年四季沒有陽光,房子最好的還是坐北朝南、南北通透。阿姨覺得我說得很有道理。因為她也不懂,平時還要照顧老伴,老兩口上下樓又不是很方便,所以不能經常出來跑動看房子,就請我幫忙留意。後來,有一套房子特別符合他的要求,我就打電話告訴她。一個星期之後,阿姨來公司辦好了手續,簽完合同,還叫我一起去他的老房子看看,說打算置辦好了新家,這個房子如果沒有人住,要交給我辦理租賃或者再賣掉。

曾為安家二三事

阿姨家老房子,有時候換了租客我還會去幫忙打掃一下

後來,我幫助這位阿姨先是找到幾個很好的租客,大概兩年以後,阿姨委託我又把這個房子在我的手上賣掉了,現在阿姨逢節日的時候,還會專門給我發個信息,小浩,祝你幸福快樂一類的小視頻或者圖片。

後來我也成長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五年裡在房產中介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我覺得一個好的房產中介應該有房似錦的專業素養,有潘貴雨的做事認真和勤奮,有王子健的服務意識,當然這也同樣適用其他的行業。

我覺得在這五年裡,因為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學到了很多很多,你把工作投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你並不會覺得很辛苦,你把生活也融進你的工作,你也會覺得快樂,並不是所有的工作和生活不能共存。

在工作中發現生活的快樂,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