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辛棄疾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文武雙全的文人,他是中國文壇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人稱"詞中之龍"。

辛棄疾擅長以文為詞,其詞藝術風格多樣,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他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既能抒寫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辛棄疾將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負,全都寫在了筆下,讀他的詞,有一種"大丈夫生當如此"的感覺,他的"狂",有著與李白蘇軾不同的意慨。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辛棄疾的詞正是因為表現了這種民族氣節,多次被編選進教材當中,因此便有了家喻戶曉的: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一個個寂寥的夜晚,他不止一次拿出心愛的寶劍把玩,回顧著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他的一腔熱血無處安放,一顆忠心永在: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也有登臨懷古,借古意以抒今情,英雄惜英雄: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在辛棄疾眾多佳作中,還有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這首詞十分悲涼,但卻感人至深,讀之,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這首詞作於淳熙元年(1174年),辛棄疾當時任江東安撫使參議官。當時正是辛棄疾南歸後的第十二年,他曾多次向朝廷提出很多有見識的建議,但均未被採納。鬱郁不得志的詞人登上賞心亭,不禁百感交集:想到山河破碎,統治者猶醉生夢死,他留下了悲憤的淚!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上片先寫景,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最後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治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音。下片抒情,詞人雖然思念故鄉,但不會像張翰、許汜一樣貪圖安逸,憂懼的只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願不能實現了。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這是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悲歌",八百多年之後催生了當代流行歌手王傑的《英雄淚》。

其中的兩句"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更是千古流傳,成為古今大家抒發不得志感慨的經典名句。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每讀辛詞,熱血沸騰,愛國豪情倍增

即使離開課堂多年,時至今日,每當提起辛公的詞依舊郎朗上口,隨手拈來。再次回味,心中已有一腔熱血,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個有著鋼鐵志、繞指柔與家國夢的錚錚男兒!

不如讀一讀這本《辛棄疾詞傳》,瞭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壯志豪情。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辛棄疾詞傳》中選取了辛棄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辛公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此外,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蘇軾也是一個十分豁達的人,他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都說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本書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辛棄疾最悲憤的一首詞,氣勢冠絕古今,還被王傑改成歌曲傳唱

兩本書,僅需45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兩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